APP下载

福·讯 Information

2021-01-22

福利中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残疾人养老机构

世界卫生组织:大多数人易感新冠 优先给医生老人接种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世界各地已经进行了数百项研究,这些研究的质量、方法和所用的测试类型各不相同,尽管有局限性,但结果还是相当一致的,结论是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仍然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为高感染风险的卫生工作者接种疫苗将有助于保护身体健康和卫生系统的运作,因年龄增长而患严重疾病或死亡风险最高的人也是一个需要优先接种的群体,因为保护他们将减少严重疾病和死亡的概率,并减轻卫生系统的负担。(据2020年12月8日网易新闻)

联合国:举行活动纪念国际残疾人日

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土耳其、澳大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近日举行线上活动,通过残疾人知识问答、残疾人艺术品展示和残疾人乐团表演等形式纪念国际残疾人日。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博兹克尔发表视频讲话表示:各国在从新冠疫情恢复的过程中,应考虑残疾人的需求。新冠疫情影响到每一个人,但对于全球超过10亿的残疾人来说,疫情使业已存在的不平等和边缘化更加严重。世界各国在疫情恢复过程中必须考虑残疾人的需求。他呼吁各国政府、联合国系统、各利益攸关方确保将残疾人列为新冠恢复计划的要素。(据2020年12月2日人民网)

法国:政府为老年人新设1万个公民服务岗位

据学生网站近日报道,法国政府宣布新设超过1万个公民服务岗位,以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和脆弱性。报道称,疫情一方面加剧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和脆弱性,另一方面增加了年轻人就业的难度。公民服务岗位志愿者可通过参与老年人休闲活动、协助使用视频聊天或上网等新技术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16~25岁的年轻人或30岁以下的残疾人可申请公民服务岗位,无文凭限制,可根据自愿原则提供6-12个月的服务。志愿者将获得每月473.04欧元(约合人民币3752元)的补助及107.58欧元(约合人民币853元)的实物或现金福利。(据2020年12月9日光明网)

哈萨克斯坦:2021年哈萨克斯坦养老金预算支出增长7%

根据哈萨克斯坦政府公布的《2021—2023年国家预算法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哈养老金预算支出将上调7%。根据新的三年预算法案,自2021年1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最低月工资标准调整为42 500坚戈(约合人民币663元),国家支付基本养老金标准调整为18 524坚戈(约合人民币289元),最低养老金标准调整为43 272坚戈(约合人民币675元),月核算基数调整为2 917坚戈(约合人民币45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34 302坚戈(约合人民币535元)。国家财政用于支付养老金和养老年金的预算支出2021年1月1日起增长7%。(据2020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韩国:"一人家庭"超600万户 经济能力能否持续成苦恼

韩国KB金融集团近日发行的《2020年韩国一人家庭报告书》显示,2020年韩国一人家庭数约为617万户,每100人中就有12人过着一人生活。未来五年韩国一人家庭每年约增加15万户,预计到2047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一人家庭比率将超过30%。一人家庭最大的苦恼是经济能力能否持续。一人家庭平均62岁退休,女性比男性早2.3年退休。一人家庭为了退休养老,每月需要123万韩元(约合人民币7 375元)的投资储蓄,而调查显示实际投资储蓄额约为74万韩元(约合人民币4 437元),仅占60%左右。(据2020年1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荷兰:戴口罩法律生效 违者罚款95欧元

为遏制新冠疫情,荷兰室内公共场所强制戴口罩的法律2020年12月1日生效,违反者将面临95欧元(约合人民币753元)罚款处罚。据法新社报道,这项法律涉及的室内公共场所包括商店、政府建筑的公共区域、学校、博物馆。理发师和驾驶汽车教练等近距离接触顾客的从业者工作时必须戴口罩。违反这项法律的人如果不满16岁,罚金为38欧元(约合人民币301元)。荷兰首相马克·吕特10月要求13岁以上公民在室内公共场所戴口罩,但由于法律起草及获议会批准等程序,直到现在才生效。(据2020年12月3日新华社)

日本:疫情影响学业 预计会出现更多退学或休学学生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朝日新闻社与日本课外教育机构“河合塾”共同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日本国内至少有190所私立、国立和公立大学预计在本年度末“学生因经济理由退学、休学”的情况会恶化,这是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学生的家庭收入减少所致。其中有80%的受访者表示,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学陷入经营困境”。该调查于9月25日至11月24日期间以767所私立、国立和公立大学为对象,就“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调查,最终得到631所大学的回复,回复率为82%。(据2020年12月1日人民网)

阿根廷:总统表示"不让退休老人败给通货膨胀"

阿根廷总统阿尔贝托·费尔南德斯11月22日晚上提到了养老金相关的问题,并指出政府的目标是“不让退休老人败给通货膨胀”。费尔南德斯在和NetTv电视台通话的过程中表示:“退休老人必须能够获得维持生计的养老金,而我们(政府部门)已经采取措施,让退休老人能够在年底前打败通货膨胀。倘若没能击败通胀,那么我们将不得不修改现行条例。”总统称,因“在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抗疫相关费用增加了财政赤字”,阿根廷当前“最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可视化,这将有助于让通胀率下降”。(据2020年11月25日中国新闻社)

巴西: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患者

巴西11月23日举行了“全国儿童癌症日”宣传活动,该节日的创建是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癌症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重要性的认知。据统计,巴西每年记录的儿童和青少年癌症新增病例数量可达8 000例,引起了肿瘤学家们的注意。巴西国家通讯社报道,据调查,癌症已成为巴西0~19岁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死亡原因。肿瘤学家马科斯·萨拉马戈强调,让全家人和让孩子接受癌症诊断非常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全球范围内平均每年可确诊21.5万例15岁以下儿童癌症病例,以及8.5万例15~19岁青少年癌症病例。(据2020年11月25日中国新闻社)

国务院:印发实施方案 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国务院办公厅11月15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方案》要求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到2020年底前,抓紧出台实施一批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最迫切问题的有效措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到2021年底前,围绕老年人高频服务事项,推动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到2022年底前,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据2020年12月4日《法制日报》)

六部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要求推动和支持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着力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包括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推行“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丰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积极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监督管理和激励扶持五方面内容。(据2020年12月4日人民网)

央视《新闻联播》: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我国有一亿多农村老年人,农村养老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将养老扶持政策和资金向农村倾斜,构建起村、乡镇、县多层次的养老服务网络。“十三五”期间,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制度有序推进,“新农保”和“城居保”统一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五保”老人和城市“三无”老人救助供养统一为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截至目前,高龄津贴制度覆盖1 500多万8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1 335万经济困难老年人纳入农村低保,全国367万农村特困老年人纳入政府供养。(据2020年12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

北京:提高困难老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标准

北京市9月出台了《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入住养老机构,城乡特困服务对象将在给予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费基础上,按照每人每月2 000元予以补助;低保家庭服务对象将按照每人每月3 600元予以补助;低收入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服务对象将按照每人每月2 800元予以补助;其他重度残疾人将按照每人每月1 200元予以补助。该办法还规定“各街道(乡镇)有义务为困境家庭服务对象推荐合适的养老机构”,让困境家庭服务对象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开心、放心。(据2020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上海:为健康养老提供医疗支撑

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该意见明确,相关部门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统筹考虑医养结合发展,鼓励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签约合作,支持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强化社区居家健康服务,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病床服务能力。(据2020年11月2日《健康报》)

内蒙古:明年起将对养老机构进行评级

1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办法》。该办法明确,申请等级评定的养老机构,须具有《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在民政部门备案且运营满一年及以上,符合民政、消防救援、市场监督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管理要求,三年内无重大责任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分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评定结果作为运营补贴(等级评定补贴)资金的拨付依据。(据2020年11月23日《呼和浩特晚报》)

安徽:制定加快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作方案

10月29日,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安徽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印发了《安徽省加快老年护理服务发展工作工作方案》。该方案规定将进一步增加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和床位数量,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到2022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及以上。(据2020年11月10日《合肥晚报》)

青海:全面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

近日,青海省民政厅出台了《青海省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办法》,全面规范全省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该评估办法共有27条,详细规定了评估对象、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申请与受理、评估要求、评估时限等核心内容,对于接续评估、异议处理、结果应用、监督管理等事项进行了说明;根据老年人身体失能和认知失智程度,评定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轻度失能和能力完好4个等级,同时,评定出1级至8级八个照护需求等级。(据2020年11月24日《西海都市报》)

新疆: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11月中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民政厅正式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推动养老机构规范服务。今年,南疆四地州22个县完成了207个农村幸福大院的建设,独居、空巢、留守、高龄等困难老人生活照料问题基本解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初步构建起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据2020年11月19日新疆新闻在线网)

山东:出台办法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

为增强公办养老机构发展活力,盘活现有设施资源,规范委托运营行为,山东省民政厅11月11日出台《山东省公办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办法》从组织实施、运营权责、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委托运营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办法》提出,公办养老机构实施委托运营后,应当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确保服务用途不改变、国有资产不流失、业务监管不缺失、服务水平有提高。(据2020年11月29日《大众日报》)

猜你喜欢

残疾人养老机构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