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排螺旋CT应用于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1-22田文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4期
关键词:认可度正确率肿块

田文飞

(江苏省灌云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江苏 连云港 222200)

肺癌这一恶性肿瘤在临床中存在较高的发病率,其致死率和发病率均较高。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不十分明显,所以当确诊该病时,大多数患者已经为中晚期[1]。近年来,在不断提高医学诊疗技术的影响作用下,临床上出现了诸多的方法用于检查早期肺癌[2],例如多排螺旋CT、普通CT检查等,在临床诊断中上述检查手段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于肺癌诊断中运用64排螺旋CT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28±8.18)岁;对照组男18例、女21例,平均年龄(66.39±7.4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纳入标准:(1)与WHO规定的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2)患者可以耐受上述检查;(3)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将相关诊断和检查工作完成。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胸部X线诊断,选择合适型号的X光机,对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一般情况下,80~85kV为电压大小,10~20mA为正位电流大小,180cm为焦距,检查过程中协助患者采取正侧位,根据常规方法实施X线扫描,仔细观察病变的位置和形态。

运用64排螺旋CT诊断观察组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64排螺旋CT扫描机,对参数进行合理调整,0.75mm×16mm为准直器的宽度,0.56s为旋转时间,1.1mm为螺距大小,1.19mm为层间距,5.1mm为扫描厚度,25mA为扫描电流,120kV为管电压,检查过程中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指导患者正确屏气,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重建肺部的支气管图像,同时需要仔细记录病变的位置和形态。

1.3 观察项目

(1)对比两组诊断正确率情况;(2)比较两组诊断认可度。通过医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诊断正确率比较,见表1。

表1 对比诊断正确率[n(%)]

2.2 对比两组诊断认可度

观察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各方面评分分别为(93.66±6.05)分、(90.21±5.23)分、(92.25±6.14)分、(91.24±6.05)分,对照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各方面评分分别为(75.24±5.14)分、(76.25±6.16)分、(75.32±4.16)分、(73.25±5.14)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

2.3 分析肺癌病灶的声像图特点

(1)中央型肺癌。肺门部位有软组织病变存在,病变主要为团块样和结节状,部分病变有钙化的特征存在,病变边界的特点主要呈现为“毛刺状”,肿块中部存在不明显的强化,通过进行增强扫描,能够发现淋巴结的边缘强化比较明显,且肺门肿大;(2)周围型肺癌。纵膈和瘤体紧密贴合,且呈现为分叶状,肿块具有毛糙的边界,然而少部分患者呈现为“毛刺征”,肿块内部的钙化特征比较明显,部分肿块会对支气管产生影响,导致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

3 讨论

在临床中,肺癌属于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中老年男性是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在疾病早期,由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十分明显,因此容易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该病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为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促进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加强对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相比于小细胞癌,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慢的细胞分裂速度,转移扩散比较晚,前期不容易被发现,就诊时大部分患者都已经发展至晚期,错失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所以早期必须加强对肺癌患者的有效诊断。现阶段,临床上有诸多的方法可以用于诊断肺癌,其中常用的诊疗手段包括64排螺旋CT,相比于常规CT,对肺癌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检查能够使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降低[4]。64排螺旋CT的优势之处十分显著,包括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扫描迅速、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等,能够一次性完成扫描工作,在检查过程中患者不需要对体位进行更换[5]。并且,64排螺旋CT能够实现多平片重建,同时运动、呼吸等相关因素不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64排螺旋CT可以使呼吸的伪影减少,使图像的清晰度有效提高。除了具备速度快、扫描时间短等优势特点以外,64排螺旋CT还可以缩短CT球管的过热时间,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筛查肺癌的成本。在保证最优化辐射防护的情况下,通过低剂量CT扫描可以使辐射的剂量减少,使其对人体的损伤减轻,从而促进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提高。除此之外,64排螺旋CT检查的敏感性较高,通过检查可以将较早期的胸痛样病变检测出来,防止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通过64排螺旋CT能够多角度、多平面、多方位的后处理横断面的原始数据,扫描层越薄越可以获得更多的原始数据,能够适用于全身各大系统组织器官的扫描,尤其是颅底、颈部、肺门、纵膈及动静脉血管等病变。多平面重建图像可以直接观察病变,能够将横轴面上图像的不足弥补,从而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可见,该诊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6]。

本文通过探究于肺癌诊断中运用64排螺旋CT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正确率90.0%高于对照组66.7%(P<0.05),表明运用64排螺旋CT诊断能够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同时,观察组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舒适性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患者对64排螺旋CT这种诊断方法的认可度更高。综上所述,与胸部X线诊断相比,于肺癌诊断中运用64排螺旋CT,可以使诊断的准确性提高,同时,该诊断方法的认可度也较高。所以可以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认可度正确率肿块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支持度的调查研究
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
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技能训练系统的有效运用分析
生意
生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实践与启示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