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高校体育俱乐部情况研究

2021-01-22苏文阳林昊融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动机俱乐部

苏文阳 林昊融

1.大连理工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辽宁 盘锦 114221;

2.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

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指出: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及大中小学运动队及俱乐部建设。[1]大学生群体在全民健身中具有特殊地位,高校体育参与度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导和带动作用。[2]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存在与发展可反映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经历与运动参与方式关系、大学生参与运动时间及体育场馆需求进行调查研究,揭示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的影响为大学生体育参与性别差异、参与形式、高校体育场馆使用建议的研究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结合的抽样方法,根据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大区域抽取北京师范大学261人;大连理工大学372人;新疆医科大学172人;山东师范大学120人;中南大学341人;贵州大学125人及其他各高校593人,以高校体育俱乐部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情况为研究对象,在校学生共计1984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为获取最新实证数据,本研究问卷发放采用电子问卷将问卷发布在专业在线问卷调查平台“问卷星”获得填写链接,收集上述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情况以及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共计发放和回收“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情况调查”问卷2000份,有效问卷1984份,其中男生990份,女生994份,有效率99.2%。调查初期,拟发放大学生问卷共200份,其中男女问卷各100 份。通过对问卷进行内在信度分析,问卷量表题目可得科隆巴赫系数α=0.750,α系数介于0.7-0.8之间。通过对问卷进行效度分析,得出KMO值=0.642,大于0.6,因而说明数据研究数据信效度在可接受范围。

1.2.2 统计分析法

在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的基础上,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for Windows 17.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分析

如表1所示,“体验体育运动乐趣”“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和“健美自身体魄”占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的前三位,其中“体验体育运动乐趣”占比最高,可见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是今后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的关键。此外,约23%的同学认为“完成学校(院)要求”及“其他(不明确)”是自身参与体育俱乐部的主要动机。高校体育俱乐部应以“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运动乐趣”作为俱乐部今后发展和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重点思考问题。

表1 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

表2 男女不同大学生对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分析

如表2所示,男女不同大学生对参与体育俱乐部主要动机存在一定差异性,“体验体育运动乐趣”在男女不同大学生中均排名首位,除首要动机“体验运动乐趣”之外,男大学生认为“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为次要动机,而女大学生认为“完成学校(院)要求”为次要动机。可能是由于我国长时间的父系继嗣家庭制度也许使得大多数男性自幼就具有主动尝试组织和管理事物的思想,故部分男大学生喜好通过参与俱乐部的形式提高个人组织、管理能力。相对于男性,女大学生更易受到性别因素影响而导致对体育参与情况降低,并且更易遵从学校(院)被动参与,从而非主动参与体育俱乐部。

2.2 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经历与运动参与方式分析

表3 大学生参与体育俱乐部经历与运动参与方式

在所调查的1984名大学生中,大学期间参加过体育俱乐部的学生占56.60%,占半数以上。表明现高校体育俱乐部学生参与度良好,但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大学生俱乐部是大学生活跃思想、展现自我、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俱乐部的重要作用,就要提升参与水平,在体育俱乐部参与中,不仅仅要付出时间和行动,还要付出认知和情感。

如表3所示,在大学期间具有参加体育俱乐部经历的同学运动参与方式中“与同学一起”占比超过六成,其次是以“个人”方式参与运动约占18%,“自由组合”约占17%;在大学期间无参加体育俱乐部经历的同学运动参与方式中“与同学一起”不足五成,以“个人”方式参与运动约占近三成。

2.3 大学生对体育类社团项目需求分析

在所调查的1984名大学生中,篮球项目占比首位,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选择篮球项目,成为大学生最需求的社团项目;其次为羽毛球和游泳,均超过12%。就不同性别大学生而言,女大学生更偏爱羽毛球和游泳,近五分之一女大学生选择最需求羽毛球项目。从相关调查中可知,武术在调查对象中项目需求占比较小,仅为3.23%。此外,电子竞技超越了2017年度排名第一的足球,成为全球体育行业人士一致看好的最具创收潜力的体育项目,[3]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电子竞技项目今后的发展应受到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2.4 大学生参与运动时间和体育场馆需求分析

表4 大学生运动参与时间

如表4所示,通常情况下,大学生运动时间最集中于晚上(18时后)时段,下午(14-18时)次之,早上(8时前)、上午(8-11时)和中午(11-14时)较少,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当代大学生入睡时间较晚,且入睡时间有持续移后的倾向,随着年级的增加睡眠延迟盛行率也越高,[4]为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大学生早起人群较少,故晨练人群较少。上午(8-11时)和中午(11-14时)普遍为上课和午休时间,故运动人群同样较少。

高校体育场馆首先应保证在正常教学秩序前提下,多整合符合本校学生需求的集体性项目场馆资源以保证大学生体育参与度,例如,篮球场、羽毛球场;并竭力满足本校学生需求的项目以培养提高大学生运动乐趣,如游泳馆、健身房。并且要根据学生运动参与时间,确定运动高峰期,非高峰期可适当节约体育场馆资源,如上午和中午时间段可适时适量关闭或半关闭体育场馆。

3 讨论及建议

3.1 正视并消解大学生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平等体育参与情况

建议高校应广泛采用性别敏感体育参与模式。注重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共性和差异,考虑男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认识和实践,规避因性别观念引起的不平等体育参与情况,在体育参与中注融入敏感教育,促使男女大学生在体育参与中成为共性和差异相统一的参与者。加强性别平等宣传,定期交流研讨及存档备案,并及时给予回馈,不断完善大学生体育参与性别平等体系,促进高校大学生在体育参与中获得性别平等的诉求。在大学生体育参与中,先积极促使小部分男女大学生成为共性和差异相统一的体育参与者,之后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小部分影响大部分,大部分带动乃至更多大学生成为共性和差异相统一的体育参与者。

3.2 建议大学生体育参与应以集体形式主动参与为主

集体行动是社会行为的先行者,[5]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俱乐部、具有体育俱乐部经历,并且更多的以集体形式参与运动,在体育参与时间和强度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以集体形式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综合能力有更积极显著的影响。同时,为了完成学校(院)要求而进行的体育参与往往是非自主性的,故认识和培养的社会行为能力就会相对降低,但以集体形式参与的项目都有一个重要共性:以参与、合作后再竞争的方式进行。这促进了个体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默契行为,且这种行为往往是多维度的,这也是大学生社会性的一种体现,以集体形式主动参与的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接受到了社会性行为的历练,获得了参与社会交际和竞争的机会,因而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3.3 规划高校体育场馆使用方案保证学生体育参与度

院校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如师范类院校女生偏多,工科类院校则男生居多,充分及时调研学生对于俱乐部项目需求,了解学生需要,并根据院校自身情况而合理设定项目。明确本校学生运动参与高峰期时间段,保证运动高峰期时间段体育场馆开放程度和使用率,高峰期建议多开放学生需求的集体性项目场馆,保证大多数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同时在非高峰期开放受学生需求项目,通过满足学生需求,以培养提高大学生运动乐趣。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动机俱乐部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地方立法保障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