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武术课程同向教学设计

2021-01-22

武术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武术教学内容思政

邱 斌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重庆 400065

课程思政就是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是当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高校体育《武术课程》为例,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探讨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与教学评价等环节如何挖掘武术教育的思政元素。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团队与教学评价等环节的课程设计,促进教学要素、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构建高校体育《武术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新模式。

1 武德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

武术最首要的教育就是“为武之道,以德为本”,武德教育是武术最重要的教育。武德内容“仁、义、礼、信、智、孝、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融合。武德当代具体释义是:把习武同发扬祖国灿烂文化,热爱祖国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有宽广的心胸,对人民要以礼待人,不恃武伤人,不以强凌弱;对危害祖国、人民利益的坏人坏事要敢说敢管,见义勇为,疾恶如仇,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持不盗名、不夺利、不保守,热于助人的美德;尊老爱幼,尊师重道,对前人和长辈的著作和经验要虚心学习,认真专研,努力学习技术,刻苦练功,磨练出慈、勇、智、恒的坚强意志,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文武双全,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2]武德教育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同向同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武术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2.1 明确思政目的,确定教学目标

表1 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高校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武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见表1)除了确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外,还要重点确立与思政目的同向的思政育人目标。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观融入课教学中。

2.2 注重思政格局,编制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武术课程教学指导性文件的武术教学大纲,编制时首先树立思政大格局,围绕课程思政目的,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方式设计高校武术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等。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图1)

图1 大纲体现思政目标图

2.3 围绕思政目的,设计教学内容

表2 武术课思政教育主题及思政效果

根据武术课程特点,归纳武术教学内容,设计武术发展概论、武术基本功、武术套路、武术体验、身体训练等五个思政主题。围绕思政目的,在武术教学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自信、自强、正义、仁爱、礼仪、忠诚、勇敢等个人积极品德。合理的将思政案例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而实现武术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见表2)

2.4 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

表3 创新教学方法与思政内容切入

围绕武术教学内容,遵循武术教学过程规律,结合武术课程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在武术教学中创新使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分享式教学等方法,以及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满足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和兴趣。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切入思政内容,把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各教学方法应用中,在传授运动技能和培养运动能力的同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见表3)

2.5 以思政为引领,打造德才兼优的教师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自律要严,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3]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与教师有直接的关系。武术课教师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知识扎实,思想过硬,且具有宽广人文视野和深厚道德素养,在知识传授的同时,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者。以教育部2018年11月发布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基本要求选拔教师进入教学团队。加强团队教师师德与思政培养,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继续提高思想政治的学习不断增强自身的德才能力,邀请思政课程专家对武术教学内容中的思政育人素材进行凝练,并对任课老师进行指导。教师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着力培育学生的行为道德、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

2.6 融合思政元素,设计教学评价方案

设计过程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案,充分融合思政元素。方案中有老师的考评,有学生自己的评价,有专业评价,也有思政内容的反映。在学生的成绩表中处处可以体现武术课程思政的内容,这样能让学生在思想意识时时注意思政内容,把思政内容融化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养分,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表4 武术课程教学评价方案

3 结语

在课程思政视角下,《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挖掘提炼武术文化中“武德”所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武术课教学全过程。建立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方式,形成武术课教学与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努力将《武术课程》打造为一门课程思政的金课。

猜你喜欢

武术教学内容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华武术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武术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