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承受如此之重

2021-01-21李永伟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林斯基苏霍姆教育

【摘要】班主任的成长是曲折的,从幼稚走向成熟需要积累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育教学专著中汲取营养,是班主任走向成功捷径。

【关键词】阅读;人;和谐

在我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时候,学生的表现让我不知所措,他们的行为击碎了我对好孩子的所有幻想,我对他们的教育屡屡受挫,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以至于我开始对自己的能力和选择产生了怀疑。那时候的我就像一个孤立无援的小丑,在心目中把学生美化了。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就是把学生抽象了,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统一成分数的高低,没有想方设法去点亮学生心中“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1]也没有好好爱护着这点火花。如果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算我加倍辛苦,学生的学习不会真实的发生,这对我和我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书不可避免的成为职业的时候,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了让工作迅速走上正规,我开始向同事们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甚至他们的行为和语气我都能学的惟妙惟肖,这种东施效颦模仿中,我迷失了自己,变得呆板而可笑。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可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创造,要移植的是他们的思想,把他们的信念播种到自己的领域中,使它们生根发芽。在学校里的教育活动是真正的创造性劳动,教育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即使最好最精密的教法,只有教师融入了自己的个性、加入了属于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才是有效的。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说:指望别人给你拿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阵痛中去生产出来的,这样的思想才宝贵。痛定思痛,我意识到我的那些目光短浅的教育行为,缺少教育实践作为沉淀。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成果,要经过若干年才能作出评价,这就要求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看待学生,看待教育。

步入中年的老师们,不时发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例举了一个数据:对500名有子女上大学的教师调查结果是,只有14人的孩子录取到师范院校,其他486人的回答是:教师工作太辛苦,没有自己的时间。事实的确如此,教师每天上课三四个小时,备课改作业三四个小时,至少还有两小时被课外工作所占用。教师也有自己的社会角色,也要做家务,教育自己的孩子,尽管每年有相当长的假期,可我们总觉得没有空闲时间。我们总看到别人似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2006年,我下乡支教,由于教学任务较少,肩上的担子突然减轻,一时间竟有点不知所措。我有相当充沛的时间去自由支配,终于有时间去干自己喜欢的事,可这样的日子我只坚持了两个月,我才发现劳动是人的本能,跟孩子们相处就是我喜欢干的事。人固然不能承受太重,也不能承受如此之轻,当你真的无所事事的时候,你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各位老师,如果不让我们教育孩子,我们还能干什么,我们的人生价值如何实现?

在讲台上的前五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很痛苦,学生很痛苦,师生双方都盼望下课;十年的时候,我在讲台上很陶醉,到了下课仍然能滔滔不绝,并自认为这是一种敬业,但学生依然很痛苦,他们更期待着下课的铃声而不是我在讲台上的表演;到了近几年,我发现学生有了变化,他们在课堂上不那么痛苦了,甚至有了一些愉悦的表情,看到这种变化,我没理由不愉悦,很多时候,上完课师生都觉得意犹未尽。我惊奇于这些变化,并找到了变化的原因:读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2]他语重心长的指出:教材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只能算沧海之一粟!那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他们持之以恒的阅读,学科教学的这一滴水,在教师知识海洋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从量变到质变,教师在课堂上就会更加自如的分配自己的注意,他就有了观察每个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的困难的时间,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游刃有余的给予学生以智力上的训练,课堂更加如行云流水。[2]教师知识的大河需要许多小溪来滋养,持之以恒的阅读像潺潺流水,使教育的大河充满活力,滔滔不绝!

真正的教育是和谐的教育。去年我的一个学生来看我,他已经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了,想起的他的中学时代,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他每天就像一滴水银一样在教室里四处流动,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到学校来捣乱,故作天真的笑脸和恶作剧经常惹得任课老师怒不可遏,当他辍学时,同事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请原谅我当时不怀好意的笑了。现在他对我有这样的评价:虽然我的成绩不好,但我喜欢老师您,您上课的场面一直在我心里,我感谢您陪伴了我两年,我现在不用您在担心了。看完他的评价,我满脸羞愧,有一个问题一直折磨着我,我作为他的老师,怎么会没有发觉在我认为无可救药的差生身上,蕴藏着一个我没要发现的大写的“人”字?!我意识到,我对孩子的认识是多么的狭隘与偏激,我多庆幸早早走上社会的他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而成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我想,我现在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我要做些什么,还有我的学生现在想要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他们首先要成长为和谐社会的一份子,可能是优秀的公民,诚实的劳动者,勤奋好学的科学家。我有义务也有责任为这些和谐因素细心的准备土壤,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这些天使在这个阶段端正航向,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3.

[2]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7.

作者简介:李永伟,男,陕西,西安市创新港中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理学学士,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猜你喜欢

林斯基苏霍姆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纪念苏霍姆林斯基让教育更美好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