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陶瓷艺术的装饰色彩

2021-01-21张梦竹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色彩艺术

【摘要】陶瓷作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最著名的艺术产品类型,因为自身具有极高的交易、文化与美学等价值,而成为古代贸易中的主要产品之一。陶瓷艺术产品不但代表着我国古代手工艺发展的水平,同时其中蕴含的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为世界各国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供了便利。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我国的现代陶瓷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色彩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陶瓷工艺美术制品中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陶瓷艺术美学价值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是就中国陶瓷艺术的装饰色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色彩;陶瓷設计;艺术

1、中国陶瓷设计艺术色彩装饰美感

色彩是人类最基础的感知能力,任何没有色彩的艺术品,不仅没有光辉和活力,而且也无法引发人们与艺术品之间的情感共鸣。由于色彩视觉美感在陶瓷设计中主要起到了装饰性作用,所以,设计人员在开展运用色彩视觉美感开展陶瓷艺术品的设计工作时,应该将色彩与视觉有机融合在一起,制造盛大的视觉盛宴,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陶瓷艺术审美需求,促进陶瓷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有效提升。不同色彩合理的搭配在一起产生的视觉效果也各不相同,比如,古典艺术气质特点突出的青花瓷,采用的钴蓝色色彩不但给人一种简单、大方的感觉,而且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雅之美。这种色彩表现形式与厚实的家具相比,为人们营造了宁静除尘且古风古韵气息浓郁的氛围。再比如,以粉古彩为代表的彩绘类陶瓷艺术品,主要是通过红、橙、黄、青、蓝、紫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色调之间的对比,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其所体现出的装饰性特点,突出了陶瓷艺术的装饰性特点,提高了室内空间的装饰效果。另外,釉色陶瓷艺术品中采用的红色郎红釉好似晚霞一般沁人心脾,这种色彩的应用,凸显出了室内空间具有的活力与张力特点。陶瓷艺术品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展示自身古朴、典雅、绚丽美的艺术作品,增强了室内空间装饰氛围的灵活性,满足了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所以,陶瓷艺术设计人员在开展陶瓷艺术作品的设计工作时,应该充分利用来自于自然的陶瓷艺术美学观感,才能满足陶瓷艺术品的实用性与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陶瓷艺术品。

2、中国陶瓷设计艺术色彩功能美感

如果站在宏观角度分析的话,色彩在陶瓷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在陶瓷烧制开始前,使用不同色彩描绘后,使陶瓷制品具备了色彩视觉没干的功能。心理倾向对人们色彩认知水平和能力的高低有着决定性影响,色彩的应用于心理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假如人们身处全红色环境时,人就会因为身体过于亢奋,导致身体出现脉搏加快、血压升高以及情绪激动等现象。如果人们身处蓝色环境时,就会表现的沉默而冷静。科研人员通过相关实验发现,各种颜色不同的杯子对于人们温度感知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比如,如果想冷暖两个颜色的杯子中倒入温度相同的水,冷色调的杯子往往会使人产生一种温度较大的感觉,而暖色调的杯子却恰恰相反,即便是杯子中水的温度已经降低,人们在一瞬间仍然会产生一种杯子温度很高的感觉。这就说明,由于色彩是促使人产生情感联想的关键所在,人们只有有效利用情感旋律,将陶瓷艺术作品的内在魅力完美的呈现出来。设计人员在设计陶瓷艺术作品时,应该将陶瓷艺术作品的外部设计与色彩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吸引人们探索和了解陶瓷艺术的注意力。正是因为陶瓷制品的设计对设计理念应用以及色彩的调配等各方面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为了保证陶瓷制品基调的鲜明性以及色调的统一性,设计人员在设计陶瓷制品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陶瓷色调处理主次分明。保证陶瓷色调处理的主次分明,才能凸显出陶瓷作品的艺术主体,将陶瓷作品的色彩准确无误的表达出来。(2)切实做好色调的变化,为观赏者营造轻松愉悦的审美体验环境。(3)单色调的应用也必须体现出不同的创意,充分利用华美的色调提高陶瓷制品的艺术感与档次感。(4)保证陶瓷艺术设计中冷暖色调感觉认知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中国陶瓷设计艺术色彩实用美感

色彩对比作为陶瓷制品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的应用增强了陶瓷烧制过程中,色料与色釉组合的和谐性。由于色相差别是不同比色效果形成的关键,只有在不同色相之间相互对比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色料与釉料两者应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陶瓷制品是,应该深刻认识到色彩视觉美感的实用性,通过陶瓷制品将色彩视觉美感呈现在观众面前。首先,陶瓷制品的灰度对比与无色差对比。陶瓷制品在设计和烧制过程中,并未就陶瓷制品的灰色对比提出明确要求。然而因为不同类型的陶瓷制品在设计和烧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色泽过渡或素净感观的情况。因此,在色相相同的情况下,即便是同一种颜色的陶瓷制品,不管是在表面纯度,还是明度等方面依然存在明显差异。其次,色彩使用面积的对比。陶瓷设计人员在进行多色陶瓷制品的设计工作时,应该深入分析色彩对比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以及各种不同颜色之间色彩对比的不同。因为陶瓷制品在烧制完成后期自身的色彩内容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陶瓷制品颜色表现与质感方面存在的差异,完全取决于陶瓷制品色彩使用面积的增大或减小。假如色彩不变,陶瓷制品色彩使用面积增加,陶瓷制品视觉刺激效果即可得到显著增强,对于博取观赏者眼球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最后,陶瓷制品色彩肌理与纹路具有强烈的对比特点。色彩在陶瓷制品设计中应用后,陶瓷制品在烧制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部分纹路,大多可以通过触觉感知到。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在陶瓷食品产生纹路的同时,比较和分析不同纹路实践存在的差异,探索和研究各种不同的纹路的特点,合理运用色彩肌理材料弥补色彩过于单一的缺点,才能达到丰富陶瓷制品变化性与表现力的目的。

结语

总之,工艺技术的迅速发展,丰富了陶瓷制品设计的内容,设计人员在开展现代陶瓷制品的设计工作时,必须准确把握色彩视觉美感变化的特点,才能在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促进陶瓷制品艺术价值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爽.传统彩陶色彩文化与中国现代陶艺[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03:133-135.

[2]项金礼.陶瓷艺术的装饰色彩浅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2404:102-103.

作者简介:

张梦竹,1989年7月,男,河南信阳,信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陶瓷,雕塑,非遗。

猜你喜欢

色彩艺术
可爱的艺术罐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纸的艺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