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21-01-21徐静
徐静
【摘要】想象力是创作的法宝,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以评促学的美术课堂评价,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激励;评价;审美;创新;思维
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已有三十个年头了,这份工作带给我诸多欢乐与思考: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程是发展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对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学中我大胆尝试“以评促学”的教学模式,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利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论科学》一文中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想象力是创作的法宝。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保护,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学习《点的魅力》一课,为了让学生对“点”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理解“点”有大小之分,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联想”游戏,让学生观察屏幕中的“点”,联想它像什么?我先来个抛砖引玉:小小的“点”像沙粒,大家想一想,小小的“点”还像什么呢?这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脑洞大开:他们想到了芝麻、瓜子、豆粒、甲壳虫等。接着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课件中“变大”的点,问学生这个变大的“点”又让你们联想到什么?孩子们的思维再次被打开,他们想到了:花心、纽扣、轮胎、山洞、气球等等,这时候我将课件中的点变得“更大”,让他们继续猜想“点”像什么?令我惊奇的是有个孩子站起来说:“点”像地球、像太阳。我高兴地为他竖起了大拇指,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啦!趁热打铁,我抛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点一定是小的吗?地球那么大,它是不是一个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点”有大小之分,相对于宇宙而言,地球就是一个小小的点。通过“点”的趣味联想,学生的想象思维被拓宽,他们对“点”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想象力是创作的法宝,以丰富的想象做铺垫,学生创作的作品是千变万化的。面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作品,我是这样评价的:你们的想象力有多丰富,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有多精彩!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孩子们太开心了,他们的想象创作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学习的投入和思维的碰撞带来的内在奖赏,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二、运用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鼓励是最好的评价,也是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问我:“老师,我可以画得和书上不一样吗?”“我可以自己想着画吗?”每当听到孩子们这样问的时候,我都会微笑着告诉他们“老师最希望看到大家把自己不同的想法画出来,一定很美。”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他们潜藏的创新精神的一种凸显,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能够为学生的畅想与创作搭建一个自由释放的平台,为他们的探索与创作提供良好的机遇。
以往我们在评价学生作品时,经常用到“你真棒”、“真了不起”、“画得真好”等词语,这种笼统的评价会让学生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仅仅会驻足于表面化的满足。如果我们上梯度,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扩张,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会更全面。比如,在学生作业展评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生生互评:“在这些作品中,哪一张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请用恰当的美术语言说出理由。”这样学生在相互评价同伴的作品时,就会以欣赏的眼光发掘作品的创意美、材料美、做工美、构图美等,多元化的评价的方式以鼓励为主,注重发掘作品的闪光点,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素养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如何评价看起来“糟糕”的作品呢?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孩子的作品看起来平淡无奇,但是作品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深思。记得在学习《小鸟的家》一课,有个孩子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实物展台上,引得孩子们的嘲笑。因为他画的鸟儿造型简单,色彩也很单调,只有一种蓝色。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每幅画都是一个小故事,你们想知道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吗?请小作者给大家讲一讲吧!”这时候,画小鸟的孩子说:“我画的是小鸟的一家,鸟宝宝刚出壳,一定很想看到自己的妈妈,他们排著队飞向妈妈的怀抱,妈妈展开翅膀正要拥抱他们呢。”他的话语简单却很感人。于是我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是的,妈妈的怀抱是最温暖的,也是最安全的。这是一幅最能表达“爱”的优秀作品,大家把掌声送给他。”通过这些评价引导,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而不是光给人家挑刺儿,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情感表达、审美判断和创新能力均能得到较好发展。
三、把握评价的尺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我们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尊重和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把握好评价中的“度”,既不能一味地表扬,也不可贬低学生的独特思维。我们不仅要注意评价的灵活性、多样性,还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会游的玩具》一课,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制作“动力装置”让自己的玩具船游动起来,孩子们对于自己的创作很满意,这时候我提出了更高的评价要求:大家想一想,小船为什么会“游”动起来?怎样改造会让“小船”游得更快一些?这时候孩子们想尽办法改变制作材料(把纸板换成木板)、改造动力装置(利用两个螺旋桨同时工作),不断的尝试伴随着不断的思考!我惊奇地发现:孩子们会思考、会学习了,他们脑袋里的知识“活”起来了!他们在探索奥秘的过程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看到学生的创意作品,我这样鼓励评价他们:有了你们的想象与创造,我们中国未来的船舶会领先于世界各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美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真分析判断,不仅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深度挖掘美术的育人功能,还要在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前提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让美术学习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源动力。
参考文献:
[1]《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