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的有效实施

2021-01-21张菊秀

红豆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张菊秀

【摘要】问题导学作为当前最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如果运用多种方法落实于小学数学学科课堂中,则能打破诸多教学束缚,带给小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故而,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此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与学习。在这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及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各项能力,发散其思维,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够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导学;实施策略

一、有效实施问题导学,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

由于数学学科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且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同时加上繁琐的计算公式,致使数学学习更显枯燥,极易让小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效果达不到理想标准,这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有重大影响。故而,数学教师应运用当下最新颖高效的问题导学法开展课程,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以提问方式让小学生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促使其能主动积极的融入课堂,进行探究与思考。不但能让小学生发散得到有效思维,透彻的理解与掌握本课知识,还能提高小学生的各项能力与学习质量。而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正确答案,就能使其感受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则会变的轻松愉悦,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率能够不断提升。

比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此内容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教师可利用问题导学法开展教学,根据知识点提出课堂问题,让小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探究。如:条形统计图是用来表达什么的?若想画出清晰完整的条形统计图,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提出以上问题能让小学生的求知欲望被充分激发,使其主动进行探究、分析与思考,在这过程中小学生就能联想到之前所学过的知识“数据收集整理”。并能以不同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在整理后开始绘制条形统计图。如此一来,就能让小学生通过探究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还能动手实践,体会成功的喜悦,而小学生也会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将知识牢固掌握,显著提高小学生各项能力与课堂教学效果。

二、善于利用問题导学,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包含代数与几何类型知识,虽然在形式上大不相同,但两者却又联系紧密,且都极为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若想将知识完全理解与掌握难度较大,而小学生往往学习兴趣并不高,因此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教师应试着去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比如运用问题导学进行授课,让小学生能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根据教师提出的课堂问题进行共同交流探讨,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解题方法分享给更多小学生。如此一来,能极大程度将小学生学习兴趣充分激发,推动其快速、积极的融入课堂,使其通过探究、分析与思考将知识理解透彻,并能牢固掌握。同时小学生的思维也会得到有效发散,课堂氛围则会更加热烈,最终实现小学生学习质量、各项能力及数学学科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此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讲解模式,利用问题导学方法进行授课,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如:从四边形特点来看,可以分成几类?符合哪些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表示四边形的关系?针对以上问题,让小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交流探讨互相分享自己的见解,一部分小学生用集合圈的方法分类,另一部分小学生用思维导图进行分类。如此利用问题导学开展课程,能让小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并自主进行探究与思考,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交流探讨,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在扎实掌握的同时加深记忆,从根本上提高其学习质量与各项能力。

三、借助问题导学授课,让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出

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各个学科教学都要求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让他们能够主动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年龄小,学习缺乏自主性,再加上数学理论知识逻辑性极强,不但理解起来难度大,且极易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这对教师教学也是一大阻力。因此,还需积极改变教学模式,教师可将问题导学落实于课程开展过程中。根据教学知识点提出高效问题,让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被调动起来,使其从被动听讲转化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只有如此才能让小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将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达到突出小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确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更具有效性。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此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小学生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内角和、概念及特点等知识。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好问题导学法,避免让小学生以听讲的方式学习,可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三角形都能分为哪几类?如何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一样?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一部分小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另一部分小学生用剪纸或折纸的方式表达,通过动手实践能将三角形如何分类以及内角和等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并可牢固记忆。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思维发展,突出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而教师教学效率也得以显著提升。

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重要学习内容,但由于其知识较为复杂抽象,教师应改变小学生听讲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导学,以此将小学生求知欲望充分激发,并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从而突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得以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唯有如此才可实现提高小学生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促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效率得以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波.试论问题导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280-28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实施策略小学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