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谈

2021-01-21许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班主任

许佳

摘要:德育是班主任老师工作的核心部分,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心理健康方向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建立健康的精神状态对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班主任老师工作繁琐,在某些德育工作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小学班主任老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探讨了解决小学班主任老师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德育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在尊重学生、照顾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所以必须绝对注意态度。在小学任课教师以往的德育工作中,经常忽视任课教师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小学班主任老师德育的效率,小学班主任老师要更加注重德育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把道德联系起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理论知识,并将系统的德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一、小学教师德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班主任老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领导者,引导学生的精神状态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进入健康的精神状态是所负责小学教师德育活动的核心。小学教师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存在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业务开发不够、德育工作的理论应用和实践不够等情况。例如: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重,往往会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德育培养,造成了现在大部分学生存在思想道德偏离等问题。

1.对德育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压力比较大,容易引起神经过敏和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的班主任老师的工作,特别是在照顾,德育工作的能源是有限的,进行德育的真正價值不能实现,代替一系列精神健康的问题发生了。比如,上课的时候不懂知识。现在这个时代小学的负担也变得很重,所以学生有时候感到不安,但越不安就越无法理解,这时候应该主动向教师寻求建议。假如老师没有在规定时间内与学生交流,学生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封闭自己。

2.对德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传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没有根据小学学生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指导。班主任在讲授德育思想的过程中,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德育工作重要性以及对自己的帮助,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接受程度,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例如,小学班主任使用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例如:大部分教师只会在班级例会时进行一小部分的德育教育,仅仅通过简短的几句话就一笔带过,以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课堂讲授的德育实例,学生没有真实地了解,从而对要讲的内容不是很感兴趣,造成班主任德育工作小学生不能主动配合的现象,小学生对于班主任德育的内容往往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最后导致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3.德育理论和实践应用不完善

德育是学生在所有研究和生活中进行的基本教育活动。小学教师的德育活动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形成了德育活动的特定理论系统。但是,小学教师在某些德育工作中,由于理论和实践的应用不够充分,对学生的德育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例如,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德育形成了优秀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小学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具体的理论指导,一般的德育的理论条件为基础的教育只进行了一小部分,因此理论条件没有达到高度的德育实践的效果。例如:教师仅仅是通过道德理论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却忽略掉了学生的德育的培养,造成了实践应用不完善等教育问题。

二、针对小学教师德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小学班主任老师的意识形态教育中,德育是重中之重,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态度和方法的应用不够充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经过仔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到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教师对德育的重视

要加强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德育的重视,班主任老师要把枯燥的工作合理化,加强对每个学生的关注,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班主任经常发现孩子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玩耍或者交流时,部分孩子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口头禅或是话语,这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及时制止或是针对类似的事件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一个专题德育教育,为各个阶段的德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现实有效的资料。例如,负责小学教师的具体德育的工作中,教师使学生的德育中注入足够的能量,各自的学生的心理变化因素需要注意学习阶段及主要因素,能准确地将它们区分。在关注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老师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

2.加强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

在发展小学教师德育活动中,要改进德育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其重要性。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例如,理论指导和生活层面的组合,加深学生心理的深刻理解,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与学习中,教师应该有意无意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尽量利用课内课外的任何机会,进行德育,比如课间看到操场飞奔的孩子,应该及时制止,并以此为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课间文明休息的德育。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加深学生敞开接受教育的心扉,这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3.加强教师道德思想的运用

德育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础,必须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如果你想做好小学教师的德育工作,就必须把德育思想朴素地应用到小学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将德育的思想渗透到学生的研究和生活细节中。例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有德育意识,通过课间活动或者班级活动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班级例会时间,带领学生进行学校操场的清扫活动,通过类似的活动培育学生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的道德意识。

三、通过互动交流,让德育渗透感恩

什么是感谢之情?“感恩”是一种回报,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一种美德。那么,小学生心中的感谢之情是什么呢?带着感谢的心情,在小组讨论中进行了讨论,交换了意见。以下是第一组讨论过程的记录。

第一个学生:我有一颗感恩的心。用这颗感恩的心,记录下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和心事。也许这些对一些人来说就像针、牛毛和灯丝一样……

第二个学生:衷心感谢,感谢班主任老师。我像一棵易碎的小苗。我从小身体就弱爱生病。班主任老师就像阳光和雨水一样,抚养着我健康成长。当我情绪波动导致成绩下滑时,班主任老师和我进行了长时间的对话,给予启蒙和鼓励,使我对人生充满了自信。

第三个学生: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你。并且,感谢所有的中国教师。我的中文成绩一直很好,而且我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他们在我年轻的心里种下了文学的幼苗。

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们明白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人要感谢,养育我们的家长,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带给我们友情的同学……

概括起来,无论是主题班的会议还是国旗下的演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还是社会…只要你善于总结,你就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德育。因此,班级的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了修改,善意的培养,继承传统美德,最终慢慢温和的德育可以在轨道上正确运行,德育活动,需要积极实行并且找到更好的方法。

总结

德育的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和价值观。德育是小学班级教师工作的核心。在某些业务实践中,由于操作方法的不科学,会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小学德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潘玉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探析[J].吉林教育,2018(24):39-40.

[2]朱莉群.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7-04-21.

[3]罗卓邦.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华少年,2015-05-25.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