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2021-01-21阮慈荣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阅读写作读写结合高中语文

阮慈荣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黄金期,教师在为学生讲授语文知识过程中,要注重从阅读以及写作教学互动环节加强重视,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分离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就要注重创新教学观念。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写作;策略

高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下,阅读属于基础,写作则是一种扩展和延伸。教师可以把文本当成基础载体,合理设置写作内容,促进两者有机融合,如此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双赢目标。

一、加强阅读引导,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结构意识和整合意识

1.强化学生的主题意识。这里的“主题”是指作者的写作目的。无论是群文阅读还是单篇阅读,教师都应介绍有关背景信息,引导学生融入文本情境中,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探寻文本的深层价值。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是一篇新闻通讯稿,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该文时,需要还原这篇新闻稿的写作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新闻稿,并带领其探索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为其之后的写作做好思想方面的准备。

2.强化学生的结构意识。美国阅读与语言研究中心主任玛丽安娜·沃尔夫曾对阅读者进行了萌芽级阅读者、初级阅读者、解码级阅读者、流畅级阅读者、专家级阅读者的分级,分级的标准主要是思维的活跃度。其中,“专家级阅读者”的思维最活跃,他们能够从“怎么写成”的角度去阅读文本,他们能看到文本的内部结构。从这一点出发,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内部结构、思考作者的写作思路,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或问题指引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调用理解、分析、解释、评鉴、创造等关键阅读能力,对文本进行拆分与重组,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理解。

3.强化学生的整合意识。“统编版”新教材的单元文本选取存在一定规律,基于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整合单元文本信息,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单元内的文本进行整合讨论,并让其从写作方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角度进行汇报。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为思辨阅读单元,写作任务是“如何阐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写作任务切入,对该单元的文本进行解析与整合,同时让学生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中的思辨性阅读文本,从立论方式、说理方法以及整体布局等方面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思辨类文本的写作特点,从而生成该类文本的言语模板和文章框架。

二、加强写作训练,注重创意写作、模板迁移、素养内化

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和运用,也是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为了促使学生将在文本阅读阶段所掌握的写作技能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注重创意写作。创意写作兴于西方,其核心观念是每个人都可以写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其认为人人都有自由创作的潜能,这种理念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素养要求相契合。学生一般通过阅读来收集和理解知识,再通过写作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这个构建的过程正是教师激发其创作潜能的切入点。教师可从文本中寻找刺激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并对其作品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说“木叶”》一文时,笔者通过分析“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来表明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暗示性之美,并在讲授完文章后,要求学生在字典里随机选择一个字,并尝试用其创作一两句短诗。这样的创意写作不仅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魅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2.注重模板迁移。茅盾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因此,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可尝试对所读文本中的典型写法进行模仿、迁移,这些典型写法可以是行文结构与思路,也可以是对写作要素的处理方法。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去实践,这个目标的设定可以是在学生阅读完文本之前,也可以是在之后,但无论目标的设定是什么时候,教师都要确保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就能够解读文本的写作模板与写作框架,进而能够将其运用于写作实践中。在初期训练过程中,教师在制订写作任务时,需要设置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凸显模仿点。比如,在教授议论文的写法时,教师可以借助“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中的《拿来主义》一文讓学生学习迁移。该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先破再立”,先驳斥“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再突出“拿来主义”,这种清晰的论证思路有助于学生开展议论文写作。

3.注重素养内化。读写结合最大的意义是让学生对写作不再恐惧,甚至让其爱上写作。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是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教师教授的读写技法只有在学生理解并愿意去用时才会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成了关键。教师应启发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反复推敲与操练,让他们在自我监控、自我调节与自我鉴定中获取读写热情与写作信心。比如,“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的第二单元介绍了中外戏剧文化,在教学该单元时,教师可通过分角色朗读与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戏剧文化学习兴趣。具体落实到写的实践环节时,教师可让学生在阅读、观看的基础上,从故事情节、角色安排、演出形式、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与认识,以此提升学生语言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能力素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人们对各学科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同时语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同样占据重要地位,而写作和阅读同样也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促进高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全面融合,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写作技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秦建军.读写整合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3):38-40.

[2]陈际深.高中语文“读写一体化”教学:概念、价值与实施策略[J].江苏教育,2020(43):31-34.

[3]蒲白珍.如何实现高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4):103.

猜你喜欢

阅读写作读写结合高中语文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