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随堂微写作训练策略浅析

2021-01-21陈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陈卓

摘要:微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动进行课堂微写作训练,能有效地改变目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分离,促进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构建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框架,丰富写作技能的学习和运用,同时确保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呼应,练习阅读思维,深化阅读理解,达到阅读与写作共生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小学语文课堂微写作的形成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随堂微写作;读写共生

一、寻找微写点

微写作的立足点是教材。课上,我们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寻找教材中文本写作内容与学生微写作能力发展之间的连接点,通过捕捉多样的微写作点,发展语言,用微写作文字写风景,为学生微写作挖掘管道,学习微写作。

(一)挖掘语言生长点

小学语文微写作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微写的基础,深入探讨教材语言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围绕文本语言进行多样化的鉴赏等活动,发挥文本手架的作用。

例如《秋天的雨》一课,第一段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微写作活动。其中一个重要的就是动词的使用。在描写秋天的景象的时候,使用了四个动词“扇”、“飘”、“挤”和“碰”,使秋天的画面栩栩如生。本文将语言训练扩写到两个方面:一是语篇的形成,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正确地运用语篇,从而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第二,词语的排列方式。在这里,动词的使用打破了奇点,利用这一现象,把三个动词结合起来,既体现了秋天的美丽,又体现了春秋季的过程。动词赋予读者静态状态之美,使景观呈现动态性变化之美。以赏析为基础,通过改变段落中的用词方式,引导学生在用一段文字表达景象时,使用动词并用来表达景象的特点,在词汇精炼的基础上,语言增长点还需要深入解读句子的语言特点,并根据其语言特点,选择当地情况的语言增长点。

(二)捕捉文本风景点

所以,文章的风景物指文章的亮点,包括内容亮点、结构亮点、材料亮点、情节亮点等。这种文本情景反映出作者独特的创作创意,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个性。在文章中,当你捕捉到生动的点子时,不要再盲目追求了。其设计必须以系列化的课堂写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抓住课堂写作的重点,发挥微写作的优势。

根据文章结构亮点,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微写作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文章的主体部分模仿课文中心句子的连接方式,每个段落都是中心句。在课堂上进行写作,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结构,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二、提炼微主题

(一)因循阅读主题

微写作训练过程中,根据题目的不同,在课堂上开展微写作活动,从而打破微写作的随机性,充分发挥微写作在微写作中的主导作用,使微写作与课堂阅读教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对微写作主题“写简单解释性文章”的完善,不仅能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解释性文章,也能增强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文体感,使学生对阅读说明文的一般方法进行归纳,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学会独立阅读说明文。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微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解释性阅读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解释性阅读教学为微写作提供了一个框架,为微写作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对接技能训练

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写作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课文阅读的特点出发,探索微写技能的研习点,把微写训练与文本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火烧云》这篇课文,课文中,课文中第四、五、六自然段对火烧云的形态作了具体描写,而课文的最后一段也有描写火烧云形态的句子,却简简单单,一笔带过,这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的写法,按照火烧云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写下来,要写上变化快的词语。这样,学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空中遨游。除了进行句式的仿写外,还自然段的段式结构有好几种,例如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总分段式,学生对这种结构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所以在练笔前要先对这种结构方式向学生进行分析讲述。

三、创新微形式

教育实践表明,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疲劳。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微写作形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微写作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微写作经验,激发他们的热情,使学生在模仿、拓展、延续等活动中,提高微写作训练的有效性。

(一)仿写

仿写是微写训练的一种常见形式。以文本为支撑,通过对文本内容、语言和写作技巧的模仿,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创造一个框架。作文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写作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文本支持的作用,降低了学生写作文的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秋天的雨》一课微写作,它采取模仿的形式,既有对词的模仿,也有对文本结构的模仿。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仿写模仿对象的特点上下功夫。比如,在句子仿写中,有必要分析句子写作的特点,包括句子中所用的修辞技巧、句子结构、所用词的特点等。本文通过对仿物特征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其优点,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使学生在仿写的辅助下独立写作。

(二)扩写

扩写是一种微写作形式,它根据文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的体验而展开文本内容。扩写必须是有效的预定义,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浓缩,从而恢复文本内涵,恢复文本的空白内容,丰富文章的意义。就像《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扩写第一段,让学生用特定的短语将其复述,使学生在扩写过程中掌握文字优美的艺术情景。对于扩写,教师要引导必要的学生,不仅要忠实于文本,而且要发展文章的内容。

这一环节的微写作训练活动既忠实于文本,又优于文本。利用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丰富了文本的意义;同时打破了场景描述的单一视角,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帮助学生进行情景描述。

(三)续写

续写以文本为基础,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由发挥,整合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创造性地写作。续写既以教材课文为基础,又不限于课文,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自由创造的可能。

就像《爬天都峰》一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围绕“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这一句,来续写故事,在续写这一过程中,注意对这个过程的描述,并展示角色形象,使角色更加丰富。通过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还可以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上,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结束语:

总之,微写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范式,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要充分认识微写作的“微”力。老师要根据所教教材的内容合理地进行微写训练,让微写作开出灿烂的花朵,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何迪伟.小学语文微写作的训练策略研究.21世纪北京图文出版社.2020.(14).145-14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