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应用

2021-01-21曾春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0期
关键词:分层体育课差异

曾春

摘要:小学阶段,由于不同学生认知水平、技能基础、身体素质、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学校体育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此种情况下,小学体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分层教育是指根据个体的差异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使其在运动技能和身心健康方面全面发展,进而使所有人全面发展。因此,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实践,对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实施“分层教学”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策略

前言

古语有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句谚语说明了个人之间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由于智力发展程度的不同,其对运动的理解速度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快记住所学内容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有的学生则要反复讲解、演示。由于不同的人精神发展水平不同,他们在体育方面的运动和学习成绩也不同。因此,要真正克服上述困难,就必须实施层次分明的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针对性教育。在实施层次分明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

在初等教育中采用分层的方法,应使每个学生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前提下获得新的发展与突破。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制定相同的教育目的时,体质弱的孩子很可能出现疲劳,从而影响他们的运动积极性,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中实施分级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设定分级教育目的。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分层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变化而不是始终不渝的,它要适应不同的学习情况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安排“立定三级跳远”练习时,教师要合理灵活地设定目标,使之符合学生体质和技能水平,分为A、B、C等,对于体育优质生来说,不仅要熟练规范,还要有优异的表现;对于中等生来说,其必须熟悉和运用基本的技术关键,保持良好的协调性和良好的锻炼习惯;而学困生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把握基础的重点,并在练习中积极引导他们协调四肢。

二、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机制

首先,分层教学是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建构和重组,要求教师能够运用教材的创造性,自由变化,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改变课程的顺序和内容。教育改革要以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实现教育目的为使命,确保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经得起各种理论的检验。

其次,分层教育是以学习者为本的,因此,在划分层次时,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个性心理和个性特征,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课堂测试等方式,提前摸排每个学生的“发展区域”,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划分不同层次,杜绝“一刀切”的教育模式,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最后是要适应时代发展,适时调整学校层次结构。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师生关系会发生变化,不同层次的教师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应保留和改进原有的优秀经验,积极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生硬地照搬照抄。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的教育理念也在逐步完善,小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实施分级课程改革,必须保证其科学性和与时俱进性。

三、分层教学方式多样化

根据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将体育教学分为若干层次。例如,“短跑训练”课程的教学阶段分为三个层次:入门阶段主要学习起跑要点,中间阶段要熟悉整个项目,最高层要在短跑阶段将运动要点应用到短距离中,提高其技术水平。

其次,根据学生运动成绩进行分组,为各队设置合格线、良好线、优秀线。由于课程设置的差异,学习的目的更容易达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不同能力水平进行组训,才能真正解决“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完”的问题。但是,这样做可能也会让“差生”失去自信,甚至有反抗的倾向,导致他们越来越落伍,因此,教师应防止和纠正小学生这一阶层的精神偏差是十分必要的。

注意男女生之间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层次结构。男女生生理结构差异较大,其生理发育程度差异较大,体育兴趣具有较大的性别倾向。然后,在项目开始前,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制定针对男女学生的培训指南和工作目标。

例如,在“投篮训练”课程中,女孩的投篮位置应更靠近篮筐。充分利用教师的亲自指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在老师完成示范和分组练习后,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所需的操作要旨。老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缩短与同学的关系。当然,互帮互助也很重要,就像在开展“基本跑、基本动技能”时,一些有一定基本功、技能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采取一对一、一对一的“小老师”模式,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提高认同度。

四、做好动态管理,及时调整优化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每天都在变化,如果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好了,他会不会有一些疾病,从而导致他的精神状态下降?所以老师在给他安排的时候,不能用以前的标准来衡量,而应该做一些适当的改变。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他们的恢复情况,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提供关爱。有生理变化,可能拒绝锻炼,这时教师应充分与其进行私人对话,尋求他们的支持,促进他们的感情。

比如,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单脚跳”时,由于孩子的情绪比较敏感,需要教师的表扬和认可,教师应强调“因材施教”的教育评价,让孩子真正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和认可。在教师评价中,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让“自我”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达到改进的目的。

另外,四季不同的气候也会影响学生的生理机能。同样的课程在夏季和冬季举行差别很大。在高温的情况下,学生的体力消耗会很大,运动员的体能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短跑练习中,可以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总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的。

五、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课后分层落实

通过在教室中使用各种投影仪,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演示,很快就抓住了学生们的兴趣。体育知识点压缩,可以快速缩短小学生体育理论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自己在教学中所学的技巧,如提前预习、提前熟悉动作,或者课后加强等。比如,老师“跨越式跳高”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一起看视频,然后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让他们进行影音环境中的“沉浸式”体验。然后,安排学生跟着视频进行模仿训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纠正他们的行为,以最大化强化他们的技术技能。

结语

总之,在小学的体育课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各种类型学生的需求,从而为学校的体育课注入了一种全新的活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建立分层教学的科学分层教学模式,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分层教学,提高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教学水平,以最大化提高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龙恭.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小学体育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23):111-112.

[2]丁世文.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58):111-112.

[3]向祖立.基于微课的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研究[J].读与写,2021,18(15):238.

[4]白乔林.分析小学体育教学"分层递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J].中外交流,2021,28(2):230-231.

猜你喜欢

分层体育课差异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体育课上的“意外”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讨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