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2021-01-21王严
王 严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于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种病因所致,患病后,症状复杂且程度不一,病程持久,进展较缓[1]。有研究指出,若治疗时机不对、治疗方案不当,则必然会阻碍其临床治疗,加剧病情恶化[2]。缬沙坦常用于此疾病临床治疗,其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患者需长期服药时,其潜在的不良反应逐渐凸显出来,可降低疗效[3]。随着传统医学理论对其临床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医学提出,临床治疗应依据病因病机、个体实际等,在此基础上准确辨证、灵活组方,可获佳效[4]。补阳还五汤是活血逐瘀的效验方剂,与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相契合,内外兼治[5]。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了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甘肃医学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共分成2组,对照组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6.12±5.08)岁,病程 0.5~4.9 年,平均病程(1.53±0.46)年;研究组 49 例,男 31 例,女 18 例,年龄 26~59 岁,平均年龄(36.15±5.11)岁,病程 0.6~5.0年,平均病程(1.56±0.48)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专辑(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证,症见尿频、面黄、疲倦无力、食量减少等,舌脉象见舌色暗紫,脉细涩。
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非过敏体质,且证实对本研究涉及药物均不过敏;③患者知情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患有心肺系统疾患;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仅服用缬沙坦(生产厂家: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53,规格:80mg),160mg/次,1 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服补阳还五汤,组方:120g黄芪,6g当归尾,5g赤芍,3g地龙,3g川穹,3g红花,3g桃仁。随症加减:①见下肢水肿症状,增加茯苓与防己各10g;②见大便干结症状,增加郁李仁与火麻仁各10g;③见头痛症状,增加钩藤与菊花各5g。1剂/d,加水煎熬,300mL汤汁分2次服用。疗程:8周。
1.4 观察指标
1)疗效比较。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尿沉渣、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消失,肾功能、尿沉渣、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并未消失,肾功能、尿沉渣、尿常规检查结果提示异常;计算各组总有效率。
2)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于治疗前、治疗后各测定1次,血肌酐与尿素氮水平测定方法:碱性苦味酸法。
3)不良反应比较。记录2组有无出现口干症状、嗜睡症状、皮疹症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3.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疗效比较 例(%)
2.2 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 (±s)
表2 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血肌酐(μmol/L) 尿素氮(m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9 157.57±31.18 128.67±23.24# 11.74±3.46 8.58±2.71#研究组 49 158.13±31.05 106.75±19.26# 11.78±3.52 6.27±2.06#t-0.089 5.084 0.057 4.750 P-0.929 0.000 0.955 0.000
2.3 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共3例出现口干症状,2例出现嗜睡症状,2例出现皮疹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29%,研究组共1例出现嗜睡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4%,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27)。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即慢性肾炎,其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患病后,可见氮质血症、蛋白尿等症状表现,病变进展较缓[6]。现阶段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案并不多,治疗时机不当、治疗方案不当等均会加剧病情恶化,增加慢性肾衰竭风险。行西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症状、消除症状,但现有西医治疗方案往往治标不治本,易反复发作,错失治疗时机。缬沙坦是已被证实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药物,其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服药后,起效和缓,吸收快而好,对肾血管产生扩张作用,可显著减少蛋白尿排出。诸多研究表明,用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此药物可直接干扰血管紧张素Ⅱ,对其生物效应产生确切拮抗,以防血管收缩,降低肾小球内压过高情况的发生,另外,还有益于调节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肾小球滤过状态,以保护肾功能[7]。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后,病程持久,进展较缓,故而,其临床治疗周期较长,随着缬沙坦服用时间延长,其不良反应随之增多,对病情控制/减缓均不利。诸多研究均表明,仅行西医治疗有其弊端,可联合中医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更安全。
祖国医学将慢性肾小球肾炎归为 “水肿”、“腰痛”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包括内因与外因,内因即脾肾虚弱,外因即外邪侵袭,且有虚实并见之特点。正气与病邪二者此消彼长,故而,传统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应依据病因病机、个体实际等,在此基础上准确辨证、灵活组方,方可获佳效[7]。《诸病源候论·水病诸候》论述:“水病者……脾肾俱虚故也……”可见,气血不畅,长此以往,遂使机体血瘀、气滞、脾虚、肾虚而发病[8]。依据“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等中医学理论观点,其临床治疗应兼顾补气与活血双重治则。补阳还五汤是活血逐瘀的效验方剂,出自《医林改错》,此方由多种药材科学配伍而成,可活血逐瘀,方中配伍黄芪,以补元气、逐诸邪、通气血;配伍当归尾,以活血散瘀,且不伤血;配伍赤芍、川穹、红花、桃仁,以逐瘀通络,兼能畅通气血;配伍地龙,以通达经络。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益元气、畅通气血之功效,主治气虚血瘀证,在此基础上,随证化裁,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方证对应,能消除症状,更显佳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类药物能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功能,对受损肾小球细胞的修复可产生积极作用,中断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黄芪其化学成分包括黄芪多糖、皂苷类、黄酮类等,具有广泛药理作用,可恢复免疫系统、双向调节血压、保护肝脏、保护肾脏等;赤芍其化学成分包括鞣质类、挥发油类、微量元素等,能够发挥保护肝脏、抗氧化等在内的多种药理作用;川穹其化学成分包括川芎嗪、阿魏酸等,具有扩张血管、肾脏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川芎嗪能抑制血管收缩,且对泌尿系统能形成确切保护机制;红花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有机酸类等,具有广泛药理活性,抗氧化作用与抗炎镇痛作用俱佳;地龙其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等,具有优异的降压、创伤修复作用,另外,可产生肾脏保护作用,大幅降低蛋白尿,消除水肿症状,恢复肾功能。
本研究联合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显示:(1)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与汪明亮[9]研究结果相符,补阳还五汤适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效果更佳。(2)治疗后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改善显著,对肾功能形成强有力保护。与李二敏[10]研究结果相符,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显著改善血肌酐与尿素氮两项指标水平。(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安全性高[10]。
综上所述,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补阳还五汤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同时能提高疗效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