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2021-01-21郑左红聂顺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帕罗西焦虑症实验组

郑左红,聂顺桃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自贡 643020)

由于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一般压力都比较大,而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释放就容易转化形成焦虑症,焦虑症就是长期的负面性情绪所导致的,焦虑症还会伴随身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记忆减退、颈背酸痛、大便出血、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1]。临床大多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通过选择共计120例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和用药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共计120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7岁、年龄最大56岁,平均年龄(34.32±2.13)岁,平均病程(2.42±0.23)年;实验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18岁、年龄最大57岁,平均年龄(34.67±2.09)岁,平均病程(2.46±0.13)年。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CCMD对于焦虑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配合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无丁螺环酮和帕罗西汀的用药史;不存在药物依赖[2];本次研究经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过度饮酒患者。本次研究两组焦虑症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焦虑症患者给予丁螺环酮(国药准字H19991024)治疗,口服,开始一次5mg,一日2~3次。第二周可加至一次10mg,一日2~3次。常用治疗剂量一日20mg~40mg。连续治疗八周。实验组焦虑症患者给予丁螺环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即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加用帕罗西汀(国药准字H20031106)进行治疗,一般剂量为每日40mg,初始剂量为每日20mg,每周以10mg量递增。根据国外经验每日最大剂量可达60mg。连续治疗八周。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通过打分的方法评判患者治疗两周、四周和八周后的焦虑程度[3],分数<7分为正常无焦虑; 分数在7-14分为可能存在焦虑症状;分数在14-29分之间为存在焦虑症状;分数>29分为严重焦虑;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以百分比进行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算,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评分比较

由表1可知治疗前实验组焦虑症患者的HAMA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焦虑症患者HAMA评分比较(%)

2.2 两组焦虑症患者治疗后不良影响率比较

由表2可知治疗后实验组焦虑症患者的不良影响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影响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焦虑症学名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疾病这一大类疾病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精神疾病,它的主要特征为焦虑情绪严重。它还可分为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呼吸急促、心跳过快、坐立不安、发慌手抖、胡思乱想、出汗尿频等症状。目前, 焦虑症是现代社会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中的一种,失眠,难以入睡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长期失眠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的疾病、猝死等多种危险疾病的发生,长此以往下去,不但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死亡率。利用药物控制患者病情是临床常用的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4]。临床大多采用丁螺环酮、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其中丁螺环酮药物最为常见,该药物属于非苯二氮卓类焦虑药物,药理作用中对于患者体内的5-HTIA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抵抗激动受体的活动,从而抑制焦虑症状的产生。丁螺环酮的临床效果比较突出且稳定,但是也有相关文献报告结果显示,利用丁螺环酮药物进行治疗后,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效果不佳。故临床探讨针对焦虑症的治疗方案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帕罗西汀本身是一种新药,是一种5-HT再摄取抑制剂。该药和丁螺环酮药物不同,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即该药物在抑制患者焦虑的过程中,发挥药物本身的特异性,从而制约脑神经5-HT再摄取,达到抵抗焦虑的效果。帕罗西汀不仅仅对于患者体内的乙酰胆碱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对于其他焦虑无关受体无亲和力,因此治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在用药过程中能够很好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较为不错的抗焦虑新药。因此,联合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用药发挥的君臣佐使作用能够最终提高焦虑疾病治疗的效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焦虑症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症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焦虑症患者不良影响率比较(%)

综上所述,在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丁螺环酮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HAMA评分,降低患者的焦虑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帕罗西焦虑症实验组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