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的临床疗效

2021-01-21郭继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4期
关键词:痔核环状肛门

郭继香

(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北京 100195)

在肛肠科痔十分常见,其受检人群占50.00%左右,环状混合痔属于肛肠学科治疗的难点,一般3度、4度环状混合痔属于不可恢复的病理性肛垫,实施保守治疗不能改善临床症状[1]。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称为临床治疗混合痔的标准,但针对环状混合痔,因痔核间分界不明显,如需对皮桥黏膜桥予以保留,就会对痔手术的彻底性造成影响,使肛缘垂形成,使用V形切口极易使肛管皮肤黏膜切除创面增大,进而使愈合时间增长,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狭窄,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缺陷[2]。肛门狭窄属于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使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

1 基线数据与方法

1.1 基线数据

2018年7 月至2019年7月为纳入研究对象的时间,并在此期间选取50例来我院就诊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依照掷色子方法分组,各25例。实验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67岁,中位年龄为(43.21±2.18)岁;参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最小为21岁,年龄最大为66岁,中位年龄为(43.52±2.31)岁;以上数据充分录入到统计学软件中,并进行详细检验,差异性不明显(P>0.05)。

1.2 方法

辅助全部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针对年龄在40岁之上、病程在3年之上的患者,需使用电子结肠镜诊断,实施常规肠道准备、备皮、禁食禁水等。

对全部患者均使用分段外剥内扎术治疗,实施骶管内麻醉,取右侧卧位,实施常规消毒、铺巾,进行扩肛至4指。钳夹外痔顶部向外轻轻牵拉,使内痔暴露,使用手术剪将外痔两侧皮肤剪切成“V”形,在皮下静脉团、结缔组织增生、括约肌间剥离向上直至齿线上0.2~0.5cm部位,使用弯血管钳钳夹内痔痔核基底部为,使用7-0丝线对其进行结扎,将钳上痔体切除,使用相同方法对其他痔核进行处理,重视结扎核部位,不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各痔核之间需保留足够的黏膜。手术后放置凡士林纱条,外边使用塔型纱布进行加压固定包扎。

参照组为实施扩肛干预,实验组在术后1周实施早期扩肛干预,如疑似肛门狭窄发生,需对其实施轻柔扩肛干预,依照实际情况每隔3~7进行一次扩肛,术后1个月停止。

1.3 判定指标

检验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使用(%)表示肛门狭窄发生率,行卡方计算;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创面愈合时间,行t计算;如P值<0.05,证实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验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相比于参照组较短,但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狭窄发生率为4.00%(1/25),参照组患者肛门狭窄发生率为32.00%(8/2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检验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发生率

3 讨 论

环状混合痔主要治疗难点为痔核分界不清晰,使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其肛管皮肤黏膜切除较多,会使创面愈合时间延长,对肛垫和齿状线功能造成破坏,进而使肛门控便能力受影响,术后在短期内对患者影响较大的为肛门不同程度狭窄。在术后积极进行早期扩肛干预,可使瘢痕组织松解,使肛管口径变大,使内括约肌痉挛情况予以改善,有利于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肛门狭窄情况。

综上所述,对环状混合痔患者实施早期扩肛干预,使肛门狭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接受度较高。

猜你喜欢

痔核环状肛门
肛门瘙痒如何治疗
改良肛门镜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效果评价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第78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2015)
“S”型断桥式缝合术在环状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三角网格曲面等残留环状刀轨生成算法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