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改革整体论
2021-01-21田慧霞
田慧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时代越发展,教育、教师的作用就越凸显。 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 为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 党和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为了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2013 年8 月15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申请教师职业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2015 年,教师资格统一考试在全国正式全面实施, 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就可直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时代结束; 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 年10 月26 日,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决定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分级分类开展专业认证。 这一系列变革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倒逼” 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改革。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专科层次小学教育(综合文科) 专业最能体现师范特色的一门核心课程,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教育发展、 教师教育改革都强调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反思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专业核心课程, 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设置与设计。“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一方面要根据专业标准加强课程建设,体现高校专业课程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满足专业认证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做到有的放矢,帮助专科层次的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从而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入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定位课程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如何将知识、能力、素养融为一体,实现“课证融合”,成为本课程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以政策标准为依据定位课程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教育的重要力量, 其专业发展目标就是要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人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和依据;《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是国家对教师行业实施的职业准入许可制度, 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准则和基本标准;《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则是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准则和规范。 两个“办法”和两个“标准”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 前者重在强调教师准入的底线,即新入职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后者为了让更多的师范生更顺利地同时获得专业学历证书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他们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国教师教育的标准系统。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是国家教育目的和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在课程上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1](56)。 课程目标要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育人为先、实践取向、终身学习”基本理念,体现《教师专业标准》倡导的“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精神,支撑《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第二、三级对师范生“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的毕业要求,满足《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对“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要求。因此,我们需要依据“标准”和“办法”,重新建构以提升准教师专业素养为靶向的课程目标, 既要体现社会对师范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也要满足专科层次的师范生职业准入、考取教师资格的现实需要。课程目标在表述上要突出对“教育教学能力”的预期性,定位于培养能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师资;同时,目标表述要突出多维度、实践性,包含知识型目标、能力型目标、素养类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根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特点和学生岗位职业实际需要,可以对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做出如下表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在小学语文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方面获得发展,基本达到小学语文教师的条件。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策略; 在反复实践训练中,具备较强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创新能力;能够站稳讲台,成为一名能力较强、理念较新、 素质较高的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2](57)。 各维度目标表述见表 1。
二、以教学能力为重点实施课程内容
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直接决定教学质量和效率; 而职前教师教学能力的养成主要以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内容为载体。 一方面, 在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能力为重”“实践取向”的基本理念已成为教师教育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 从教师资格证考试考核的模块看, 教学设计、教育实施、教学评价等内容占到很大比例,考试要求师范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内容在选择上,应该围绕课程目标,既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又要考虑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以及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专业发展的衔接与联系,将知识与能力、素质融为一体。
表1 小学语文与课程论课程维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 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目的篇、内容篇、方法篇三个模块。 课程与教学论是新课程理念根植于师范生思想中的重要媒介, 目的篇解决为什么教语文的问题, 侧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概念和理念。内容篇解决教什么样语文的问题,着重阐述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综合性学习教学等。这一板块,既要从理论上深入浅出地阐述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又要对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技能训练,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各板块内容进行实践训练。方法篇,解决怎样教语文的问题,主要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常规,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的专业技能。 第一板块的基本理论和第二板块的实践操作交相辉映, 第三板块是前两个板块的扩展延伸。三个板块浑然一体,构造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结构系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本门课程不应是纯理论的,也不应是技术化的,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侧重教学能力的训练。 根据专科层次师范生培养需要,理论讲解以“够用”为原则,重在“能用”“会用”。因此,在课时安排上,应压缩理论讲授课时,理论讲授占总课时比重不超过1/3;加大实践课时比重,实践课时应占总课时的2/3 以上。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可参看表 2。
表2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以任务和案例为载体优化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确定之后, 灵活高效的教学方法成为课改实施的关键。在传统教学中,灌输式的讲授法运用较为普遍, 但这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专科生学习实际和课程特点, 教学方法以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以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模拟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备课、说课、模拟课堂训练,鼓励学生登台试讲,其他同学既是接受者,也是评价和反馈者。这种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又可以使学生尽快体验教师角色。 任务驱动法的具体运用可参看表3。
四、以混合式教学为依托整合教学资源
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教师还应具有信息处理的能力。为了促进有效教学,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依托,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在促进师范生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发展的同时, 提升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线上可借助中国大学MOOC、老百晓在线、人教网小学语文网站、 云集备课网等资源, 拓展学生视野,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动态;可利用微信、云班课app 建立班课平台,便利师生沟通与联系, 教师可便捷地掌握学生各项学习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存在的问题,便于充分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表3 任务驱动法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离不开线下资源的有力支撑。教材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获取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资源。 有条件的院校和专业可以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开发可操作、实践性强的自编教材,以自编教材为基本教材,同时有计划地选用“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等作为辅助性教材,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和把握语文教育的真谛。此外,围绕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还可以建立媒体资源库,如小学语文教学的音像资料、 优秀师范生技能大赛历年获奖选手作品视频资料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观摩分析、学习训练非常直观、形象的学习资源。
五、以校地合作为抓手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高校师范类专业对基础教育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基础教育的需求和改革又推动高师院校的发展,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一种互动发展的关系。 高校和小学的“校——校对接”是培养和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3](107)。
为加强与小学的联系, 了解小学文科教学的最新动态,担任“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可以到小学进行实践锻炼,深入小学课堂听课、参加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共同对小学文科教学进行研究。这种“走出去”到小学听课的做法,弥补了高校任课教师缺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不足, 同时又可以让高校教师了解到一线教学动态,获取鲜活的教学案例,为培养职前小学教师积累宝贵素材[4](40)。
在“走出去”的同时,还可以“请进来”。一线小学教学名师、 教学管理人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真实面貌最有发言权,对小学语文教学、教研的动向捕捉最及时。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状况,熟悉课堂教学,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培养教学科研素养,可以聘请一线小学教学名师、教学管理人员来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讲课、作报告,让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共同研讨典型教育教学案例。
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传统上,大部分专科师范院校习惯把教育实习放在第五、第六学期,以便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 但是,在新的政策环境和就业形势下, 这种实习安排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为了使教育教学能力与应试能力共同发展,可以将传统上“2.5+0.5”(前两年半在校学习,最后半年教育实习)的培养模式改为“1.5+0.5+1”(前三个学期在校学习,第四学期教育实习, 第五第六学期专业学习与考证辅导齐头并进)。 调整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安排在第三学期和第五学期, 第三学期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 为第四学期的教学实习做好铺垫; 第五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教育实习后的拓展与延伸,重在让学生结合实习情况,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能力。 同时, 也为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好教学指导。这种调整,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更有效地提升从教能力,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学会育人,学会教学。
六、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态度有很大影响。“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在应用的课程,仅凭期末一纸书面试卷很难全面考出学生课程掌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结合师范生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必需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应改变以往单一的结果性考核方式, 推行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同时改革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多元化。一是考评内容的多元化。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考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前预习、课堂表现、教学设计、教学研讨、试讲等。 二是考评主体的多元化。除了任课教师之外,学生也是评价主体,尤其是在试讲环节,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最终确定试讲成绩。这样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出具体的指导,真正做到“学生中心”,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实际工作技能。
课程改革是为了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教师教育专业的特色、核心课程,直接影响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也将持续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立足基础教育需要,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探索,在实践中总结思考、进步、提高,为基础教育培养更多合格的、优秀的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