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幼儿音乐教育中情感培养的现状及策略
2021-01-21王潇
王潇
摘要:幼儿教育是每一个个体启蒙的开端,音乐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幼儿教育中情感教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作为表达情感的艺术,音乐是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文主要以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作为切入点,阐述了目前音乐教育中情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情感的方法,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幼儿情感培养提供一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情感培养;发展现状;策略
前 言
音乐是一种借助各音乐符号要素表达人类情感和阐述思想的抽象化艺术,音乐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感官享受,还有情感上的共鸣。目前,音乐在很多领域中都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幼儿需要通过听觉感知音乐活动,从而认识了解音乐,欣赏喜欢音乐,甚至创造音乐。而音乐还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即促进幼儿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幼儿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培养的作用
音乐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变化的音符和旋律来展现其中的感情并且感动聆听音乐的人。因此,音乐教育的本质意义就是促进幼儿情感发展。学前期是幼儿个人感情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的个人感情正随着幼儿自身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从低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同时幼儿在情感方面的体验和感受也慢慢丰富细腻起来。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情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幼儿音乐教育目标存在着片面的认识
部分教师认为音乐教育就是简单的教学生唱唱跳跳,因此在其音乐教学中过于重视唱歌和跳舞技能以及技巧的传授,从而忽略了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以及让幼儿借助身体各个感觉器官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的能力。即使是部分重视幼儿艺术教育的学校,更大程度上是趋向于专业化、技能化以及工艺化的艺术教育。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音乐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误解
当前在我国,许多幼儿学习音乐或是乐器等更多是因为家长的从众心理,缺乏对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作用的正确认识。因此在幼儿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家長只扮演了提供音乐学习条件提供者的角色,为幼儿的学习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人士指导,但在其意识中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在幼儿音乐学习中还占据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2.3 音乐老师思想和行为的模式化,影响着幼儿情感的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孩子们通过动作表现“花”的样子,绝大多数的幼儿都是一样的动作,就好像他们在生活中见到的花儿品种是一样的,这就是模式化的产物。事实上,幼儿在接受教学之前,其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的花儿为什么开放、鸟儿怎么飞行都是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的,因此,一旦他们被教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其他样子的动作就会被教师纠正,这样幼儿心中的花也就永远是这样开放的了。
三、幼儿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在音乐教育中,情感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让人产生情绪上的体验,激发出心中高尚的情感,让思维活跃,从而慢慢地感受到美的存在,然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最终实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和音乐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更好地借助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的情感呢?
3.1在音乐活动中,以情感为核心,体验审美愉悦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体验对于美的感受。教师应选择符合幼儿心理年龄和生理特点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真正的动起来,帮助他们大胆的借助美来传递自己内心的声音。 首先,要让幼儿感受美。绝大多数的幼儿美感还处于直观感受的阶段,所以音乐活动的方式要符合这个阶段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让幼儿在优美的旋律、动感的节奏中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其次,要让幼儿发现美。幼儿在发现事物美的过程多数时候是需要教师的指引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有意识的帮助和引导幼儿发现美的存在。最后,要让幼儿参与创造美。幼儿在感受到美之后会情不自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且表现出很多富有个性的创新,而教师也要不断鼓励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实现通过美育“育人”的目的。
3.2 加强师幼互动,让幼儿体验成就感
随着逐渐的成长,幼儿喜欢展现自己通过大脑思考和双手创造的成果,在这个时候,幼儿感受的最大鼓励就是教师的接纳、赞许和分享。以幼儿为主体,师生互动。互动的过程中结合了幼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特征,并且将幼儿的主导地位凸显出来,转变角色变“演员”为“导演”。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音乐在展示的过程中极为看重视情感的表达,而音乐教师也应该是最擅长表达情感的教师,而教师要因人因作品选择不同情感的表达方式并且正确的恰当的在孩子们面前体现出来。
3.3 选择合理教材,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情感因素
选择合理的教材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其教育理论中指出,教材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合理并且要以实际的情境为出发点。一部优秀的教材既可以让老师更好的发挥,也能够让幼儿对于音乐教学产生更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生动且具有针对性的教材,配合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的音乐形象,让孩子们产生和音乐形象相符的情感,产生共鸣感。教师不仅要选择能让幼儿接受的易懂的音乐作品,而且还要认真分析教材的旋律、节奏、速度等特征,从而让幼儿把握作品表现的不同内涵,感受到其中展现出的美,并理解这种美,表达这种美。
结 语
幼儿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会因为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影响,个体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多变,学会因材施教。而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音乐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只有不断的提升自己,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实践,才能更好的从事进行音乐教育与课题研究。音乐能够借助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出现实生活。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培养要以幼儿为中心,立足于“意、境、情”基础之上,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健康、全面、协调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关于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讨论》,[M],刘枫主编,南方出版社,2007年1月.
[2]《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指导》,[M],沈建洲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