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串”,让高三数学复习更高效
2021-01-21谢建卿
谢建卿
【摘要】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要回归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梳理、建构知识框架,弄清疑点,突破难点,提升其综合能力.教师在复习课中使用“问题串”教学,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因此,“问题串”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问题串;高三数学;高效复习
笔者认为,“问题串”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结合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设计三个及以上的具有有效性、逻辑性的问题,通过问答方式进行高效教学.“问题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不断提高其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问题串”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下面笔者将结合“椭圆及其性质”一课的复习为例,谈谈高三复习课堂应该如何合理设计“问题串”,师生之间通过一问一答进行有效教学,进而落实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设计铺垫性问题串,完善其知识框架
在不同的数学课课型中,铺垫性问题串设计的侧重点不同.高三复习课在导入环节常常设计铺垫性问题串,是为了引领学生梳理、完善知识框架.圆锥曲线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的模块,因此,在复习圆锥曲线的起始课“椭圆及其性质”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有关椭圆定义、标准方程、性质等方面的铺垫性问题串,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为后面椭圆相关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做好铺垫,帮助他们树立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二、设计目标性问题串,突破课堂重难点
高三的数学复习课常常围绕某个专题进行复习,每一节课都有其重难点.因此,教师在例题讲解环节可以通过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串,去落实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破解知识的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问题串的引领下,能够掌握核心知识,使用椭圆的定义及其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综合性问题,从而提高高三一轮复习的课堂效率.
设计意图:例2的椭圆方程含有参数k,所设计的问题串能引导学生类比椭圆标准方程的结构特点解决问题.问题3,4是通过改变题目的条件进行变式,探究椭圆焦点在不同轴上时参数值的变化.笔者在设计问题串时,围绕椭圆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不断延伸式地提出问题,层层设疑.学生在目标性问题串的引领下,最终复习了椭圆的两种形式的标准方程,初步学会了灵活运用,很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的学习,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
设计意图: 例3通过设计目标性问题串,促使学生学会运用椭圆定义来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特别是求过焦点的弦长时,可以转化为使用椭圆的定义进行求解.教师在设计目标性问题串时,可先引领学生求出△ABF2的周长,然后求△AF1F2的面积,在求△AF1F2面积的过程中还运用了对比式问题串.问题3,4是引导学生使用两种不同的设法求解三角形△AF1F2的面积,让学生体会计算时把mn看成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可以大大降低运算量,整体的思想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印象深刻.问题5,6以高考题为载体,提高学生应用椭圆定义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等数学素养.
三、设计应用性问题串,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高三一輪的复习课,虽然是以复习基础知识为主,但是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后面的二轮、三轮复习做好准备.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可以以高考题或者模拟题为载体,通过设计一些应用性问题串,逐步引导学生明确高考的要求,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内化,从而很好地提升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提高高三复习课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
设计意图: 高三一轮复习课的练习巩固环节,笔者选取了2020年全国卷上的一道高考题的一个问,以问题串的形式不断向学生抛出问题.应用性问题串的设计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不断梳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四、教学感悟
巧妙地设计不同功能的问题串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四基、四能”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高三数学复习更高效.笔者在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反思和体会.
1.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问题教学法适用于所有年级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因此,在高三数学复习课中可以恰当地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复习课在导入、例题讲解、练习巩固等环节分别使用了铺垫性问题串、目标性问题串、应用性问题串等不同类型的问题串,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模式,还有利于教师把控教学的重难点.因此,“问题串”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求教师对教材、考试内容、考纲的把握要精准;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认知水平应非常了解, 设置的问题串不能过难,当然也不能过易,要把握好这个度;最后,教师在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思考、讨论、交流等教学环节,充分被问题串引领,感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因此,问题串设计质量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2.“问题串”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椭圆及其性质”这一节课在设计问题串时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出发,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导入环节,笔者通过问题2的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椭圆的焦点可能在x轴或y轴上,为问题3的顺利解决做了铺垫,问题1到问题5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为后面的学习做了准备.学生已经有了求椭圆方程的经验,故例2设计的问题1到问题4,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含参数的椭圆方程的求法.例3的问题1到问题6的设计,主要目的是强调一个模型:以过焦点的弦为边,以另一个焦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周长等于4a.围绕这个模型,引导学生解决椭圆相关的问题,问题设计层层递进,难度逐渐加大,学生越学越有动力,敢于接受挑战,丝毫没有懈怠.最后,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为了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笔者以2020年全国卷的一道高考题为载体,设计了应用性问题串,通过例4的问题1到问题5逐步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题目的难点,最终顺利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串教学过程,能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笔者在尊重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基础上,使得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完善自我的知识框架,使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最后在解决综合问题的过程中做到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运算、数学抽象等数学核心素养,使得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3.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问题串”设计时,要注意问题串“引导”“启发”的作用.特别是在高一、高二年级,概念课比较多,可以考虑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的导入环节更加精彩,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设计递进式问题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实现课堂目标,把问题串的“引”“启”作用发挥到极致.而在高三年级,通过问题串进行教学,可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慢慢领悟知识,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慢慢提升“四能”,同时,学生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获得了最基本的活动经验,落实了“四基”,并在此基本上逐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钟穗华.问题串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Z3):43-44.
[3]周跃佳.高中数学“问题串”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夏志辉.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17,36(10):36-38,41.
[5]柯琦.以数学基本思想为核心探寻问题串的设计方法[J].数学通讯,2018(02):13-16.
[6]施炜.高中数学“问题链”的设计策略[J].中学数学,2019(07):90-91.
[7]黄燕.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串”的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