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浸式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21周杰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50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周杰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合理应用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和普通高中的学生大有不同,他们因为学习主动性差、性格孤僻等众多因素,导致他们的学习素养、学习能力和高中生相比存在一定的不足。在进行语文知识教授时,教师更应该找到适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颇具趣味的沉浸式教学让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变得更为生动。教师利用沉浸式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讲授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提升意义,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得到提升。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沉浸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大多数还是将自己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基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一直都是机械式的讲解,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对语文知识渐渐失去了兴趣,课堂氛围也随之变得较为低沉。

另外,中职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知识。由于学生自身意识的影响,使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不够强烈,无法在语文教学中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沉浸式教学的合理应用

(一)建立语文课外学习活动,积累语文知识素养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兴趣是中职学生好好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兴趣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这便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地将沉浸式教学融入教学活动中。中职教育往往不同于普通的高中教育,学生学习意识的缺乏、教师重视程度的缺失都是中职语文教学活力丧失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及时结合学生兴趣进行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语文专业知识,进而强化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

例如,《沁园春 长沙》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听取学生意见,利用朗诵比赛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习,通过朗诵比赛这个活动将学生兴趣有效调动起来。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演示诗歌的正确朗诵方法,让学生进行朗诵学习。然后,将学生群体分成几个小组,在朗诵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后续的学生充分准备自身的朗诵展示。最后,采用打分制进行结果评比,让学生在朗诵比赛活动中感受作者那份满腔热血的革命情怀以及对祖国未来美好发展的祝愿。深化学生沉浸式学习,利用活动拓展学生语文的知识面,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优化沉浸式教学的开展。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建生活情景

生活实际和知识的有效结合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完善自身知识储备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沉浸式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创建生活情景,提高学生内心有关语文学习的认同。这便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情节进行合理设计,优化课堂结构,将课堂环节变得更加适合学生发展。

例如,在教师在进行《荆轲刺秦王》一课教学时,就可以设置教学情景,找寻几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再结合生活实际情况,对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语言进行规范化处理,帮助学生在台上进行历史情景的真实还原,使学生对表演的真实感产生信任。教师可以在一旁进行旁白讲解,对学生的表演起到辅助作用,使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情景表演中。通过对文中人物“荆轲”“秦王”等角色的代入,使沉浸式教学真实的存在于语文教学的课堂中。

(三)利用沉浸式教学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

中职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很难对写作产生良好的兴趣,这让中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脑海中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所以,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增加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在阅读的同时,让学生用笔将好词好句记录在案,做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积累方式,使学生充分沉浸在阅读素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育中学生的特殊性与普通高中学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应及时抓住相关的特点,将语文课堂变得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沉浸式教学的展开,教师能够更好地将知识深入学生脑海中。结合实际情景对语文学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完美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幼妹.中職语文诗词“沉浸式”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006):315.

[2] 宋娇.浅谈传统文化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9(25):-0167.

[3] 孟继勇.快乐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2):42.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中职教育语文教学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谈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以及管理措施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