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科技与金融融合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1-01-20熊坤易秋香

北方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科技金融对策研究安徽省

熊坤 易秋香

摘  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在揭示了“十三五”以来,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科技金融市场环境欠佳等问题,提出促进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针对性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健全科技金融支持体系、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树立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理念、改善科技金融市场环境,仍然是安徽省今后发展科技金融的工作重心所在。

关键词:安徽省     科技金融     对策研究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动力,同时科技成果的正确应用对金融创新也起到推动作用,两者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近些年,安徽省作为经济大省和科技强省,立足于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出台多项举措打造长三角金融新坐标和科技创新策源地,并逐步建立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但是,相比较沿海发达省份,安徽省金融信贷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较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总体上,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本文就当前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现状

(一)科技金融政策不断完善

“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围绕深化科技金融工作,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7年5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和资本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大力发展科技信贷,鼓励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及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科技资源聚集地区建立银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开展科技企业信贷试点,并建立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企业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创投机构对接。2019年,安徽省成立了首支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落户滨湖金融小镇,汇集社会资本投入技术转移早期项目,并出台《滨湖金融小镇促进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试行)》文件,设立科技金融创新奖,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入驻,打造“长三角金融新坐标”。2021年4月,安徽省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银行业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通知》,旨在加大有效信贷投入,优化投入结构,并提出了“首貸银行”概念,鼓励银行对初创期、成长期科创企业积极给予首次贷款支持。

(二)科技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十三五”以来,安徽省金融业高质量稳健发展已跻身为支柱产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一是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全省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98家,证券营业部290家,保险市场主体128家,商业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金融组织1102家,全省种类齐全、覆盖城乡的金融组织体系健全。二是金融资产规模增幅明显。截至2020年底,全省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总资产分别为7.61万亿元、1469.1亿元和2372.65亿元,相比较于2015年底,涨幅分别为68.4%、43.2%和78.51%,金融资产规模扩张速度十分明显。三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提高。“十三五”期间,金融业信贷投放年均增速高达14.64%,其中,根据安徽省政府网站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0月底,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获贷金额分别为1273亿元和1.74万亿元,相较于2015年底,分别增长105%和114.76%,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改善。

(三)科技金融融合成效明显

近些年安徽省在空间布局上,正初步建立起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形成以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以创新型城市为主体,以创新型园区为载体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共建立3个国家创新型城市,20个省级以上高新区,55个各类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8559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在合肥高新区成立了“科技金融示范区”,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内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发展,充分发挥制造强省、科教大省优势,汇聚和培育高级科技金融人才。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共成立6支子基金、11个投资项目,投资额高达2.66亿元。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累计服务企业461户,科技担保金额高达23.75亿元。此外,截至2020年末,全省共成立109个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20个众创空间,总面积达5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4%。

二、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

首先,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效率低。安徽省政府在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过程中,财政资金投入持续性不强、资金支持有限、流程繁琐、操作性差,且存在同一成熟行业重复设立基金的情况,相比较以初创期公司为投资目标的天使投资基金数量较少。其次,缺少科技金融服务相关激励政策。安徽省金融市场尚不存在科技企业信贷税收减免政策,政府财政投入方式单一,补贴倾向严重,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难以获得补助。此外,虽然近些年安徽省政府发布了相关文件,探索金融服务科技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但从时间上比较,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从政策实践效果看,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进步不是很理想,尤其对于资金如何循环使用、滚动投资的方式运用尚不成熟,总体上,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目前正处在初级阶段。

(二)科技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

近些年来,安徽省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得到了丰富,但是金融信贷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贡献较小,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对接平台,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产生了融资信息壁垒,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资源错配、供求错配情况,造成了金融服务链条的断裂和低效。一方面,科技企业的科技成果难以科学化计量、披露程度低、资金监管困难、缺少担保抵押物,使得金融机构不愿贷、不会贷、不敢贷;另一方面,安徽省针对科技企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缺乏,从而在衡量和筛选优质科技企业时面临信息失真,产生逆向选择,也提高了科技企业借贷门槛。未来,需要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有效信息传递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实现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精准对接。

(三)科技金融协同作用有待发挥

纵观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现状,发现安徽省目前的发展路径侧重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科技发展的支持,淡漠了科技成果对金融创新的推动作用。然而科技金融体系的强大,需要两者间发挥出协同作用,即不仅要求金融机构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帮助,同时还要求金融机构善于利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金融安全性和竞争力。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短期效益低,一些企业在获得资金支持后,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市场垄断,破坏企业竞争机制,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下降;另一方面,安徽省金融市场资源大多流向偏成熟稳定的大型企业,对高风险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支持不足,此外金融市场竞争力弱,金融创新效率低,银行产品和服务同质化严重,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差异性需求。因此,安徽省科技与金融的协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科技金融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科技金融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一是科技金融市场监管缺位。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难以科学计量,科技金融基础数据的统计和监测相对缺乏,无法掌握安徽省科技金融市场整体运行情况;另一方面,安徽省针对科技金融监管大环境不完善,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定位不明晰,监管环节链接不紧密,容易产生监管套利和监管空白,时而久之也会造成各种金融乱象。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安徽省金融市场业务单一,专业化水平低,国际化程度不高,直接融资比重低,证券投资业务发展不足,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支撑力度弱。三是科技金融产业专业化人才匮乏。近些年安徽省科技金融业务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快速增长,传统金融机构对科技人员培训不够重视,又缺乏对接科技企业的专业人员,从而使科技金融业务发展受限。

三、促进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健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政府政策在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中起到重要引导作用,安徽省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更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科技金融行动方案,出台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发展。一是提高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效率。采取市场化运作,放大基金杠杆作用,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建立母基金,增加以安徽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中小企为目标的天使投资基金数量,并采取实施激励机制以及投后绩效管理等方式,提升基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质量。二是打造立体式、全覆盖政策扶持体系,提高科技金融企业创新创业动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方式,制定科技企业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对处于不同创业阶段、规模的科技企业采取差异化的补助策略,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制定科技金融政策评价制度。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科技企业实际需求,并动态跟踪监测、定期或不定期客观评价科技金融政策执行效果,及时对政府扶持科技金融项目进行评估和修正,确保科技金融政策稳定性和前瞻性。

(二)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由于安徽省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双方存在严峻信息不对称现象,加上现有一些地方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更新缓慢,使用效率不高,从而阻碍科技型中小企业良性稳步发展,对此,需要建立和充分利用由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首先,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和资金投入力度,举办常态化讲座、培训等公益活动,邀请大量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入平台。同时,建立平台信息实时发布机制,及时公开企业融资和金融投资需求信息,打破融资信息壁垒,坚持优质资源共用、信息同享,并进行有效匹配和精准对接,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其次,加强平台监管力度,针对违规发布的虚假信息,要及时采取删除、屏蔽和下架等措施,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加强市场风险识别预警工作,促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规范有序发展。

(三)树立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理念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金融资源助力科技创新,促使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应用,可直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而科技的进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速资本的形成,亦能促使金融发展提质增效。因此,要树立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理念,建立科技金融联动机制,在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还要注重科技成果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借助科技力量优化和改革金融产品、服务,提升金融监管技术水平,增加金融市场竞争力和安全性。在银企对接过程中,可实施“线上+线下”的方式,增加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双方互动。“线上”是指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投融资信息服务;“线下”是指开展金融与企业“面对面”洽谈活动,促进银企合作、协同发展。

(四)改善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一是强化科技金融市场监管。一方面,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智能技术对科技金融业务的基础数据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同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使科技技术和成果更好转化,提高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创新效率;另一方面,优化科技金融监管外部环境,制定更加细致严格的监管要求,明晰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权限,提升监管的专业性和前瞻性,治理金融乱象问题,维护市场长期稳定。二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坚持市场化取向,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种类,拓宽业务范围,强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大力发展证券投资业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发展规模的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三是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对科技人员培训的重视度,引进对接科技企业业务的急需人才,打造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优化企业内部创新环境,激活科技金融产业发展源动力。

參考文献:

[1]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十三五”金融业发展情况[EB/OL].http://ahjr.ah.gov.cn/zxhd/wdzsk/8460335.html.

[2]李环环.改革开放40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成果显著[J].安徽科技,2019,(1).

[3]安徽科学技术厅.“十三五”安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EB/OL].http://kjt.ah.gov.cn/kjzx/mtjj/119800281.htm.

[4]张俊芳.我国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的现状及问题调查 ——以成都科技金融工作为例[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7,(7).

[5]张林.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系统耦合机理及耦合协调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5,(11).

[6]袁靖.金融科技助力构建智能网络安全防护[J].中国信息安全,2019,(10).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对策研究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与体系界定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