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战略构想

2021-01-20《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路对策研究》课题组

北方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区域发展内蒙古

《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路对策研究》课题组

摘  要:充分发挥生态功能重要、能源资源富集、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对外开放合作等优势,深度融入国内区域发展大局,加快形成统筹有力、竞争有序、优势互补、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内蒙古     区域发展     战略构想

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肩负起、履行好服务国家经略周边和对外开放战略是内蒙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重大责任,而持续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认真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决策部署,对于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一、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落实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立足“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主线,以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为目标,着力做好“融入、协同、优化、合作”四篇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文章,实现不同类型地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融入”:更好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把握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要求,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联防联控、污染协同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协调合作。更好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邻近北京的盟市为重点,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全面合作,形成北京对内蒙古多点带动新格局。完善京蒙协作机制,吸引北京企业在内蒙古设立区域总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推动园区共建合作。加强与天津、河北港口资源使用和内陆港合作,共同打造陆港群。更好融入东北全面振兴。携手东三省共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锡林郭勒-赤峰-朝阳-锦州、四平-辽源-铁岭-通辽、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呼伦贝尔协同创新。更好融入西部大开发。在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建设美丽西部等方面加强合作。

“协同”:加强与毗邻省区对标对接、合作共进,形成核心引领、板块联动、多点支撑、特色鲜明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以战略统筹、政策调控、发展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为着力点,不断优化区域间互助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继续深化医疗、文化、教育、体育、康养、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合力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呼包银榆经济区建设,合作共建园区,权益分享、税收分成,推动全要素高度融合、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阿拉善、乌海等盟市加强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毗邻省区高层次、高频度的联系对接,深化全方位、全领域的交流融合,实现一体化、共生化的聚力发展。

“优化”: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立足自治区东、中、西部地区各自优势,激发发展活力和效率,增强发展协调性,优化差异化协调发展格局。东部盟市落实好东北全面振兴、西部大开发部署要求,保护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湖、大湿地,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柱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发展泛口岸经济,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中部地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部署要求,提升现代服务型经济、能源和战略资源、现代物流等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带动极。西部地区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部署要求,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和荒漠化治理,加快乌海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增加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供给,联合发展特色旅游业、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增强区域发展整体竞争力。

“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在农畜产品加工、资源开发利用、文化旅游、金融、会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大数据、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交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探索发展“飞地经济”,用好发达地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设立产业飞地、科创飞地,吸引企业总部和分部、研发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入驻,实现借力发展。

二、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处理好抢抓机遇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经验,一个地区或区域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对于资源丰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内蒙古来讲更是如此。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不断增强认识机遇的智慧、提升抢抓机遇的能力,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增创发展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发挥比较优势,呼包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兴安盟等生态功能强的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增强发展能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完善的区域合作协调互动机制,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尊重客觀规律。从国内外区域发展规律看,产业、人口加速向优势区域集中集聚,推动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的形成,进而会带动经济总体效率的提升。因此,内蒙古在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过程中,要着力破除桎梏劳动力、资金、信息等资源流动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向优势地区集中,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完善产业、投资、税收、金融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全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打破条块分割、地区界限,联合周边省区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促进区域间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最优配置。

处理好开放合作与合理竞争的关系。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加强区域开放合作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十四五”期间,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与相关省区开展各种形式的开放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调整,促进区域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促进各区域经济主体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各区域特色与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区域间合理竞争,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分工,促进各区域经济优势充分发挥,避免地方政府之间过度竞争所带来的资源浪费。

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区域协调发展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方面要与相关省区全面开展产业、科技、基础设施、人文、民生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围绕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绿色发展,优先推进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文明联合共建,重点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推动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等。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R].2021.

[2]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R].2021.

[3]2021年内蒙古政府工作报告.[R].2021.

(执笔:黄占兵(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区域发展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我国实体化电子商务的区域发展问题及策略探讨
沁源县区域发展方向研究
跳绳运动区域性发展策略研究
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