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1-01-20吴双

格言 2021年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双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实施,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规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保证所实施的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模式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面性以及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以及写作练习,但是效率却较为低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以指令性的教学任务来鞭策学生进行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较低,缺乏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并从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出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的方法进行改进优化,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存在滞后性

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所实施的阅读教学需要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语言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在这种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大大削弱。同时,教师的教学安排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意愿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根据教学的目标来安排教学的任务,因此,学生在完成相应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性不强,无法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没有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课堂提问

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以及认知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就导致了同一教学手段、同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环节,对于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提问的方式以及对于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直接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阅读的文本内容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但是目前来看,教师的提问方式相对机械。只是就文本的内容进行直接的提问,相关的问题较为直白,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课堂提问环节的有效性不强。

(三)阅读教学的内容较为枯燥

阅读的文本素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体验,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直白地对文本内容的进行讲解,主要就是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文章结构等知识点进行讲述,在完成文章知识点讲解之后,紧接着就安排学生进行课后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比较枯燥,还与生活脱离,不利于学生理解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高。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问题情境阅读导入法

提出问题是对逻辑思维进行引导的最好方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问题的设立能帮助学生进行思考,更高效地投入到阅读氛围当中,使得阅读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质量。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上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些关于猎豹跑步的动画,展示猎豹迅猛的速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提出一些关于猎豹的问题:什么东西要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什么猎豹跑远距离不厉害呢?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课文的阅读,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者,问题的答案要让学生自行去探索。学生遇到困难或阻碍时,教师再针对性地给予帮助,让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读写并进式阅读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的促进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但要重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还要引导学生形成在阅读的同时有效收集素材的良好习惯。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四季之美》一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标记一些自己喜欢的词、句,并让学生带有感情进行朗读,之后大家积极讨论哪些句子更优美,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描绘对四季的印象。在课后,让学生们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有效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强化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利用多媒體技术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过小,其生活经历、思想认知尚浅。所以,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思想情感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养成。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工作当中得到了高效的发挥。所以语文教师也应当积极利用起这一优势,帮助学生更高效的产生学习兴趣、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章所想要传达的情感。例如:在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关于狼牙山五壮士、抗战岁月的视频,使得学生能够直观体会到革命先辈们抗战的不易、烈士们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带着这样的情感带领学生们进行课文的阅读,学生的感触会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让学生们深刻体会那分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刘日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6-7.

[2]李占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研究,2021(2):56-57.

[3]任丽娟.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J].考试周刊,2020(A4):41-42.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