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明在中西方海洋文学中的呈现
2021-01-20李爽
李爽
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文明”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海洋印象”在中西方存在着差异,长时间以来,西方文明仿佛成了海洋文明的代名词,而中国文明则成了大陆文明的代名词,这样的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使中西方文明多样性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文学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各种文明的重要方式。中西方因为文明的不同,产生的海洋文学也有很大差异。本文将从海洋文明在中西方文学中如何呈现和海洋文学对海洋文明的促进作用来进行分析。
从古至今,海洋除了是浩瀚、浪漫和冒险的代名词,还是人类心中的神秘之地。1911年的《大英百科全书》定义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相连的水域,覆盖着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海洋文明是以海洋为背景,以海洋上的活动为生存手段的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种文学,即海洋文学,借此来宣扬海洋文化,使未曾见过海洋的一些大陆人对神秘的海洋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想象空间。
一、海洋文明在西方文学中的体现
在西方世界,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人与海洋密切相关,捕鱼、海上贸易等都是西方人重要的生存方式,虽然这些活动在变幻莫测的大海上充满危险,但正因如此,培养了西方人敢于冒险、不甘于平凡的勇气和与困难相搏斗的智慧。这种精神逐渐演变成一种海洋精神文明,文学则是传承这种文明最重要的方式,通过文字的记载将先辈的精神传承下来。大海的苍茫和辽阔是文学作品绕不开的背景,从内容到精神都被大海的元素所围绕。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英国作家笛福于18世纪初期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现代海洋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大海是贯穿整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没有大海,这个故事也无法展开,主人公的经历是在海洋中产生的,他那种勇于冒险、不怕困难的精神也是在与大海作斗争中逐渐历练出来的。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事件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由于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生活了四年四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船长所救。笛福便以此事件为蓝本,将自己在海上多年来的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主人公鲁滨逊身上,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创作。故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一生志在遨游大海,遇上风暴被困荒岛,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努力,在岛上生存二十八年两个月零十九天,最终被救。这部小说展现了典型的西方人性格,即勇于冒险、意志顽强和充满智慧,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追捧。
海洋对人们来说除了象征着冒险,还象征着自由与突破,年轻的鲁滨逊受过良好的教育,衣食无忧,但生活平淡,他不愿像父亲一样安于现状,于是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走向了未知的海洋,想要实现自我突破,证明自我价值。然而,海洋并不像他所想的那么安全,刚出海不久就遭遇风暴,这时他开始怀念家中安稳幸福的生活,但在可以选择放弃的时候海洋的神秘力量又促使他不断向前,为了寻找自由,体验未知,探索生命的意义,他选择勇往直前。一次又一次的出行使他自身得到了成长,最后被困孤岛,仿佛失去自由,却也有了靠着自己的智慧来自由改造孤岛的条件。他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利用岛上现有的资源和船上仅有的物资建造了一个简陋的家,还驯养了一些牲畜,凭着顽强的意志在孤岛上生存了二十八年。在岛上的经历使得他出行大海的主题得到升华。
海洋文明的最明显展示便是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不安于现状的鲁滨逊共出海五次,尽管出海充满危险,但每次从不幸中回来的他又会不甘于平静生活而再次出发,海上经商赚取的金钱更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投入辽阔的海洋之中。从这几次航海中可以看出鲁滨逊那种摆脱束缚、崇尚自由、敢于冒险的性格,这便是西方航海国家所推崇的海洋性格。这种精神通过文字的书写流传到广大民众手中,不断地鼓励着年轻一代去勇敢奋斗。
二、海洋文明在中国文明中的体现
与西方相比,中国对海洋的依赖要弱一些,对大陆的依赖更强,因此中国文明往往被称为大陆文明或农业文明。在历史上,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船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前后共七次,历经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过东非和红海,但自此之后海上航行并没有延续下来,相关的航海故事、历史记载相对于西方来说也较少。在《西游记》中,海洋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其中最为明显的体现便是出生于海洋的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取真经的时候,经常光顾大海寻求各方神仙帮助,例如在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中黑水河鼍龙捉住唐僧想要吃唐僧肉,孙悟空便去西洋找敖顺问罪,敖顺唤太子摩昂随行者擒获鼍龙;在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中,到达万寿山五庄观,孙行者偷吃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又打倒了人参果树,去三岛十洲,访仙翁圣老,又到南海求助观音,求起死回生之法,观音用甘露水医治好了人参果树。除此之外,与海洋有关的例子比比皆是,浓厚的海洋情结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游记》的原本玄奘取经是发生于内陆地区的故事,随着南宋时期文化中心的迁移,这一传奇开始在沿海地区传播,渐渐开始了海洋化的过程,到了明代,吴承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造和发展了两个重要的海洋形象—南海观音和东海龙王,这两个形象不但在小说中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还使这部小说笼罩了浓厚的海洋气息。
居住在南海的观音菩萨在小说中被作者塑造成一个为民众排除疾苦、及时救苦救难的形象,慈祥仁爱、和蔼可亲。在读者的心目中,相比如来,观音更加亲切、随和,更有“普渡众生”的感觉,这一切除了人物本身的魅力,还少不了海洋的熏陶和浸染,一方面,观音的形象让海洋在中国人心中变得更加神圣;另一方面,海洋也使观音这一形象变得更加亲民。
随着造船与航海技术的发达,海上贸易变得频繁,航运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海洋有关的地理或志怪神仙小说也随之发展起来,根据航海人员的讲述和一些作者的想象创造,将海上光怪陆离的仙境和海外异域的风情一一记录,航海行程中遇到的惊险经历一一描述,从而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对海洋世界的探究和追求的心理,也形成了一种对海洋魅力的崇拜心理。
三、海洋文学对海洋文明的促进作用
对于人类而言,海洋一直都是最遥远、最神奇的存在,一方面它诱惑人,向人发出召唤,另一方面又引发人的恐惧。早期除了因为生存所需渔村不得不搭建在海边,稍微大一些的城镇,一般都会建立在距离大海十几公里的地方,人们觉得只有與大海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安全。文学是承载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正是因为海洋文学的发展,才使得海洋文明逐渐被人们熟知。到了现代,在西方文明和海洋文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懂得在海边生活的便利,例如气候温润,植被好,通过航海可以获取大量的生活材料,于是港口和城市变得不可分割,往往港口城市相比内陆城市发展得更好。
在文学作品中会描写海岸上和海洋上的故事,海岸上的事情对于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比较容易接近,也比较亲切,多多少少可以满足内陆人们对大海的好奇心。还有很多海洋上的故事,赶海和拉网捕鱼以及在海洋上航行所遇到的风浪等,居住在海岸上的人和长期漂泊在海洋上的人对于大海内部的知识比内陆人要知道的多,所以很多善于描写海洋的杰出作家,无一不是拥有大海般浩渺、辽阔的胸怀,而欧洲大陆的史诗如果不讲海上的英雄事迹,几乎无话可讲,即使有的作品对大海的描述比较少,但也有辽阔的气息在作品中,这正是对海洋国家灵魂的传承。海洋代表着自由和冒险,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它的精神通过一代一代人的继承和弘扬流传下来,又通过文学这种形式永久地保存下来,从而让更多的人对大海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