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机理论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影响分析
2021-01-20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输液室江苏无锡214000
王 芳 (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输液室,江苏 无锡 214000)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亦是导致其死亡的常见病因[1]。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患儿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2],幼儿患病后病情往往进展较快,因此提高了临床治疗难度。我国目前主要采用抗感染、吸氧、祛痰等进行治疗,虽然对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长期疗效缺乏,患儿预后仍不容乐观[3]。有研究[4]表明,给予患儿高质量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其药物不良反应,并促进顺利治疗,同时在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有一定效果。保护动机理论通过评估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加以完善,以形成最终干预措施,患者产生适应性反应[5]。为探究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此类患儿53例进行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常规护理的患儿53例作为对照组,行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的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92±0.75)岁;病程1~15 d,平均(10.46±2.16)d;心力衰竭程度分级:Ⅰ级(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16例,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活动后会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23例,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9例,Ⅳ级(不能进行任何活动,休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6个月~6岁,平均(4.02±0.73)岁;病程1~16 d,平均(10.52±2.21)d;心力衰竭程度分级:Ⅰ级18例,Ⅱ级22例,Ⅲ级9例,Ⅳ级4例。本研究经本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肺炎者(伴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纹理增强,可见到双肺中下野有大小不等的点片状浸润,或融合成片状阴影);合并心力衰竭者;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伴有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患有严重心脑血管、 免疫、循环系统疾病者;精神障碍者。
1.3方法:两组均住院护理2周。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将病房温度调整至20℃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每天通风1 h,晚间进行消毒。②密切监测患儿体征,观察其瞳孔、精神、意识状态变化,同时做好急救准备,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可及时干预。③遵循低盐、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予以患儿营养高、易消化的食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3.1成立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组织6~7名资深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小组,组长由其担任。护士长主要负责管理、协调工作,其余护理人员负责落实护理。干预前由护士长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培训2 h,讲解包括保护动机理论目的、实施要点等,隔日考核,通过者参与研究干预,未通过者可选择继续考核,或由其他护理人员代替。
1.3.2提高疾病认知度:①患儿入院后统一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生命体征等检查,护理人员将其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个人档案,对于数值异常的项目予以红色水笔标注。②科室开展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讲解疾病产生原因、发病症状、治疗方法、症状处理等,组织患儿家属及相关护理人员参与学习,40 min/次,1次/周。
1.3.3减小风险:①护理人员指导患儿采取半卧位,对尚无自我意识的年幼患儿在其家属协助下采取半高卧位,预防静脉回流,以减小心脏负担;②对带有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的患儿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在其症状缓解后及时减少氧气量,避免出现氧中毒;③护理人员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对疾病恢复不利的不健康行为习惯,并及时告知家属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通过一对一的方式现场指导纠正,嘱家属在后续护理中密切关注并监督患儿行为。
1.3.4增强自我效能:年龄稍大的患儿容易对医院的陌生环境产生恐惧、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会对其护理依从性产生一定影响。对此,护理人员在与患儿交流时保持面带微笑、言语温和,并通过讲述一些童话故事使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叮嘱家属时刻陪伴在患儿身边,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并给予鼓励、安慰的话语,以稳定患儿树立起治疗疾病的信心。
1.3.5降低反应代价:护理人员向患儿家属说明以往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的危险因素,同时指明在此护理模式下的改进措施,使其明白因此避免的诸多不良事件以提高其满意度,并敦促患儿配合护理。出院后,护理人员常规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儿病情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以降低反应代价。
1.4观察指标
1.4.1症状恢复情况:护理人员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计算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1.4.2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6]于两组护理前、护理2周后进行评估。该量表共包含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6个维度,24个方面,共100项条目,权重依次计分,最大分值为5分,最低分值为1分。本研究以维度得分作为参考标准,得分越高说明患儿生活质量越高。
1.4.3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共包含25项条目,每项1~4分,“非常满意”计4分,“比较满意”计3分,“基本满意”计2分,“不满意”计1分。患儿出院前1 d由护理人员统一发给家属,填写完毕后回收统计数据。累积各条目得分即为总分,≥90分表示非常满意,≥80分表示比较满意,≥70分表示基本满意,<70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经检测该问卷Cronbach′s α=0.90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情况比较
2.2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护理前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3 两组家属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3.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可有效促进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分析结果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在此护理模式下,科室护理人员结成小组形式进行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个人的随意性,更具科学性[7]。且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均经培训并掌握了相关知识,保障了整体护理水平,从而促进患儿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的消失[8]。最为重要的是,对观察组患儿实施的减小风险环节护理,则有效避免了部分不良症状的出现,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因此可极大提升患儿预后质量,加快其病情恢复,以提早出院[9-10]。
3.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可有效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生活质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护理1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分析结果后,认为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此护理模式下的干预措施有效保证了患儿生理及心理方面的护理需求[11]。综上所述,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因此对患儿造成的生理负担小,满足了生活质量提高的第一要求[12]。此外,增强自我效能环节通过护理人员的友好交流及家属陪伴可有效减少患儿进入医院后的陌生感,从容极大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13-14]。因此,观察组患儿护理2周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3.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有效提高家属满意度。一般情况下,家属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患儿病情的恢复情况及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给其带来的生理负担。患儿病情恢复越快、造成的生理负担越小,家属满意度则越高[15]。观察组患儿因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普遍短于对照组,患儿承受的生理负担小,加之经评估后发现其生活质量亦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患儿生理、心理方面均得到了有效优化,因此,观察组家属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家属[16]。
综上所述,基于保护动机理论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