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对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恢复期躁动的影响
2021-01-20何燕娜邱志勇惠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惠州516300
李 娜,何燕娜,邱志勇 (惠东县人民医院麻醉科,广东 惠州 516300)
麻醉是手术过程一项重要的工作,麻醉主要可起到稳定心率、血压,缓解疼痛及其他应激的作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1]。常规麻醉上通常是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麻醉方式,然而这种复合麻醉方案却会对患者术后恢复期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躁动、心血管等不良情况,所以探讨一种更有效的麻醉方案也成为临床中研究的重点[2]。近年来,我院对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患者,联合使用地佐辛,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无吸毒史或精神系统疾病[3];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在Ⅰ~Ⅱ级;③术前24 h内患者均未使用镇静或者镇痛药物;④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的患者也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②精神障碍疾病的患者;③术前使用镇静或者镇痛药物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以下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1~72岁,平均(58.5±2.2)岁;ASA分级:Ⅰ级23例,Ⅱ级17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40~71岁,平均(59.1±2.3)岁;ASA分级:Ⅰ级24例,Ⅱ级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麻醉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方式,患者进到手术室后,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及呼吸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采取如下麻醉诱导方式:静脉依次注射0.30 mg/kg依托咪酯+5.0 μg/kg芬太尼+0.15 mg/kg维库溴铵,诱导成功后气管插管并予以机械通气。手术过程持续吸入七氟醚直到肺泡有效浓度达0.6%~1.0%,并静脉输注0.05~0.20 μg/kg瑞芬太尼。手术过程持续监测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保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
对照组手术结束前20 min注射5.0 g 0.9% NaCl溶液,观察组手术结束前20 min静脉注射5.0 g地佐辛。两组在手术结束前5 min均停止使用七氟醚与瑞芬太尼,控制氧流量在2 L/min,待术后完全清醒需控制自主呼吸频率在12次/min,潮气量≥8.0 ml/kg,呼气时脉搏氧饱和度≥95.0%,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0 mm Hg(1 mm Hg=0.1333 kPa),若出现呛咳需及时拔除气管插管。
1.3观察指标:①在两组手术结束时、拔管时与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监测两组心率、血压;②对比两组术后拔管躁动评分、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及拔管时间。其中躁动评分为0~3分,若保持安静且积极配合各项操作为0分;刺激时出现轻微肢体躁动为1分;不刺激时也出现轻微肢体躁动,但无需对躁动进行制动处理为2分;不刺激时出现明显制动,需进行制动处理为3分。镇静评分为1~6分,出现明显烦躁不安并需镇静为1分;相对安静但可积极配合各项操作为2分;轻度嗜睡,可以响应相关操作与指令,然而发音模糊为3分;中度嗜睡需要较大声音唤醒为4分;重度嗜睡需要较长时间的呼叫方可唤醒为5分;深度睡眠,对医护人员的呼叫无反应为6分。
2 结果
2.1不同时间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手术结束时两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均手术时刻提高,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均较拔管时降低,而观察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10 min、30 min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指标水平比较
2.2恢复期躁动、镇静及拔管时间:拔管时的躁动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后5 min镇静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管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恢复期躁动镇静评分、术后拔管时间比较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各种危重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手术操作毕竟属于一种创伤操作,且多数患者对手术认知不佳及疼痛反应,常使得患者存在恐惧心理,因此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就需要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4]。其中瑞芬太尼与七氟醚就是临床中常用的麻醉方式,该方式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然而术后患者在恢复期却容易出现明显的躁动,这对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影响,因此,做好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干预也是临床中关注的重点[5]。
针对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患者,临床中提倡采用在手术结束前注射地佐辛的干预方式[6]。地佐辛属于新型的镇痛药物,主要通过激动κ受体达到镇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激动μ受体,且地佐辛很少产生依赖性,还不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及恶心、呕吐症状,如此可以避免术后躁动发生[7]。此外地佐辛还可对使用瑞芬太尼术后出现疼痛的患者起到一定的疼痛缓解作用,这样也可以有效避免恢复期躁动反应[8]。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拔管时与拔管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上,两组指标虽说较手术结束时提高,但是对照组指标提高更明显;而恢复期躁动评分上则是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镇静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瑞芬太尼对麻醉患者术后恢复期躁动的干预价值理想。
综上所述,针对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前20 min静注地佐辛,可以调节患者拔管不同时间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同时有效抑制术后拔管躁动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