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1-20侯慰芳万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吉安343800

吉林医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臂丛上肢B超

侯慰芳 (万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吉安 343800)

上肢骨折是骨科手术常见病症,臂丛神经是从胸神经前纤维及5~8节颈部神经发出,能够调配整个上肢活动及感觉[1]。目前,临床通过臂丛进行神经阻滞的手术治疗方法较为有效,通过对机体体表进行标志定位后,通过仪器确定神经的方位,进行穿刺治疗[2]。大量文献表示麻醉在上肢手术发挥重要作用,臂丛麻醉对患者毒性作用较小,有利于加快好转[3]。

传统麻醉方式在臂丛神经阻滞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恢复其功能,但是大量研究发现,传统麻醉方式存在麻醉过程中由于注射位置不合理,导致药物无法对神经丰富区域发挥麻醉作用,与上臂结构复杂等特点会加重麻醉难度,疗效一般[4]。B型超声随着时代发展,B超引导下麻醉方式逐渐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准确对神经结构进行定位,清晰观察麻醉穿刺部位及麻醉药物注射后的分布情况,有研究发现B超引导下的麻醉方式能够减少麻醉剂量,增加患者麻醉成功率[5]。所以本文通过传统麻醉剂B超引导下的麻醉方式对下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4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骨科进行上肢骨折切开术的92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B超组,入院单号患者为传统组,双号患者为B超组,各46例,所有患者不违背我院伦理规定,传统组和B超组性别、骨折种类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实施上肢骨折切开术;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凝血功能损伤;外周神经缺损;认知精神疾病;中途不能坚持者。

1.3方法:传统组及B超组患者麻醉前均检测生命体征。

1.3.1传统组:采用盲探麻醉,进行仰卧位,放松身体,对患者肌间沟进行标记,常规消毒。开通静脉通路,连接无创多功能监护仪,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采用22G静脉套管针45°角进针,以感受有刺破鞘膜突破感停止,抽取针芯,将针套与延长管相连,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共30 ml。

1.3.2B超组:B型超声频率调制为8 MHz,患者取仰卧位,行B超扫描,部位包含喉面、颈动脉、颈内静脉等。观察臂丛神经的多个分支,超声引导下找部位,进行穿刺,注射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B超下药物浸润覆盖后停止注射。

1.4观察指标

1.4.1麻醉效果观察:优秀:患者意识清晰,术中无疼痛;良好:术中无疼痛感,但是肌肉放松程度不佳;失败:术中疼痛感强,改为其他麻醉方式。麻醉有效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2神经阻滞相关指标:观察传统组和B超组患者起效时间、连续镇痛时间及麻醉术中剂量比较。

1.4.3不良反应:观察传统组和B超组麻醉期间出现的毒性反应,包含红肿、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疗效比较:B超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传统组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疗效比较[例(%)]

2.2两组患者神经阻滞相关指标比较:B超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麻醉使用剂量减少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神经阻滞相关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B超组患者出现的毒性反应包含局部麻醉中毒及血肿等发生率为6.52%,少于传统组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用于临床骨折、断肢等消耗时间长对麻醉要求较高的手术,麻醉过程中需要减少期间出现的毒性作用,对麻醉要求复杂,传统盲探麻醉对神经阻滞区域较难定位,麻醉药物通常不能注射到理想部位,麻醉失败率较大,转为其他类似全身麻醉方式会加重患者疼痛及经济压力,毒性反应的发生概率加大[6-7]。

本文研究发现B超组患者麻醉效果好于传统组。传统组患者采用盲探臂丛神经阻滞穿刺,对麻醉医师临床经验较高,患者解剖结构存在差异,同时因上臂神经分布及结缔组织包绕而产生分离,对麻醉药物的浸润和分散产生阻碍,降低麻醉效果[8]。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穿刺,麻醉医师能够详细观察穿刺部位及精确穿刺操作,减少反复穿刺,提高穿刺效率[9]。陆志强研究[10-11]认为麻醉师能够对患者神经及周围结缔组织进行观察,详细观察患者麻醉药物浸润及扩散情况,提高麻醉效率。本文研究表明B超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镇痛时间长及麻醉剂量少,与传统组相比,B超引导下麻醉节约穿刺时间,能够保证手术质量及速度,麻醉药物起效时间加快。陶蕾等研究[12]发现采用B超引导下对小儿桡骨骨折进行臂丛麻醉,患者穿刺准确,安全性较好,麻醉药物分布全面,镇痛连续时间长与传统盲探麻醉方式相比。本文研究发现B超组患者毒性反应少于传统组,这与B超引导下麻醉能够减少神经组织带来的血管障碍,减少局部麻醉中毒现象有关[13]。李静等研究[14]发现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麻醉操作可视化,减少风险发生,值得推广,这与祁富伟等研究[15]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好于盲探操作麻醉方法,起效快,疼痛时间长,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臂丛上肢B超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写字的尴尬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