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0钟安丽耿德勤李金梅张伟伟韩洪乐
王 慧,钟安丽,耿德勤,李金梅,张伟伟,岳 琼,韩洪乐*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脑卒中患者集中发病于中老年人,由于脑卒中幸存者多存在部分功能障碍或者是大脑区域损伤等原因,大多脑卒中幸存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如果不注意缓解、开导,更容易引发抑郁症[1]。在医院、社区、家庭等三者中建立一定的联系,可以提升医院的后期服务水平、社区的服务水平、家庭的护理认知,从而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2]。为进一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本院做了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方式与效果的研究。主要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选择合适的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研究组50人,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41-66岁,平均年龄为(53.01±9.32)岁;对照组50人,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为42-65岁,平均年龄为(52.86±9.1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确诊脑卒中后抑郁,且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53分;排除了存在沟通障碍以及已服用过抑郁治疗药物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如下:相关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药物服用指导,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生活作息及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确定复诊的时间与相关流程,以及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
研究组进行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联动管理小组;小组内设有组长、副组长、组员等类别,其中,组长应为经验较为丰富的主任医师,副组长为科室主任,小组成员为普通医生。组长以及副组长应根据相关医务人员的个人特长,分配以下工作内容:微视频方案设计、微视频拍摄、互联网沟通交流、情绪及身体情况调查、宣讲内容设计及培训、工作分配及资料统计等。
(2)小组内部培训;主讲师为小组组长,宣讲方式为微信群、讲座等,宣讲对象为联动管理小组内的人员,宣讲内容为脑卒中后抑郁相关的理论知识、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管理的意义及方式等,以便于小组内所有人能熟悉掌握相关管理方式的运行模式,熟悉对应治疗方案。组内培训能较好的提高小组成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开展相关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建立小组有利于组内成员发现管理以及患者治疗等问题时能及时反馈给大家,集思广益,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护理质量,促进其康复。
(3)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具体步骤:患者于住院期间,医院积极跟进患者病情发展,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与护理,并告知患者及其亲属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的优点及内容;医院与社区应借助互联网工具进行患者的基础信息以及病理资源的共享,推动远程会诊工作的开展,社区根据医院提供的合理康复计划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跟踪记录,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社区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且熟料了解医院的指导方案,并依照相关嘱咐监督患者合理进行治疗。
1.3 指标判定
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使用抑郁自评量表的方式进行判定,其中,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抑郁情况越良好;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则使用焦虑自评量表的方式进行判定,其中,分数越好表示患者的焦虑情绪越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进行计量资料(±s)检验。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焦虑情况可以发现,研究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及焦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即研究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与焦虑情况(x±s)
3 讨 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疾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病情严重时会对患者的神明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其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情感障碍性疾病。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存在40%-50%脑卒中病人会在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情况,且大多出现与发生脑卒中后的2个月到1年的范围内[3]。一方面,抑郁反应较为隐蔽;另一方面,部分病人存在语言障碍,所以脑卒中后抑郁难以被医生及患者亲属察觉,当有所察觉时,往往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情况或者出现了意外事件。实际上,如果医护人员及患者亲属对抑郁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及时关注患者身体及心理情况,便能极大程度上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
常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主要内容集中于医院,但大多患者由于医疗负担以及医院床位资源等问题不能在医院进行完全康复治疗,切大多患者亲属对相关康复干预的方法不了解,缺少专业护理技能,使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不能得到较好的改善。近年来,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家庭医生主要是通过微信平台及时的、准确的获取医疗资讯与患者病情资料,从而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与治疗,而现目前还没有明确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的专业微信平台。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是基于家庭医生的基础上的医院对患者后期干预手段的创新,其能够联合医院、社区、家庭等三方面的资源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其中,患者为该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管理方案的执行者;社区是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桥梁,可以及时收集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并反馈给医院,也能接收到医院解决问题的方案传达给患者及其亲属,并监督患者执行;医院通过社区收到患者病情资料,及时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以便于促进患者康复。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合理运用了医院的医疗资源,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了医院及社区的服务水平,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除此之外,医院与社区可以利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安排对应医务人员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抑郁状态复评工作,复评频率最好设置为1次/月,以便于更为准确、及时的掌握患者情绪状态变化。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及焦虑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即研究组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行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管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