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2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4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例数神经功能

(昌图县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599)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1-2]。脑卒中是由于颅内缺血或出血后神经功能短暂或永久丧失,患者多表现为昏迷、口歪眼斜等症状。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及手术及时治疗以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但脑卒中患者治疗后恢复进程较慢,后期康复训练至关重要。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康复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受损状态,提高患者后期肢体功能恢复效果[3]。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5例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已实施的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72例,实施康复护理)。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范围37~77岁,平均年龄为(49.18±11.28)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30例。观察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范围41~79岁,平均年龄为(50.80±10.87)岁;脑梗死37例,脑出血3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脑卒中患者均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并排除有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介绍病房环境,保持患者居住环境清洁,每日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主要包括血压、脉搏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①健康宣教:住院后由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脑卒中表现及诱发加重因素,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②心理护理[4]: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建立信心;③肢体功能锻炼;肢体锻炼包含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被动锻炼包括康复技师及家属对障碍肢体进行按摩,每日不少于30 min;④饮食及并发症护理;避免暴饮暴食,加强营养,同时给予降压治疗,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如发现任何不适症状及时调整;⑤出院后护理;包含出院后按时锻炼,定期返院复查,坚持药物服用等[5]。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个月及护理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6]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内容包含意识水平、感觉、共济失调等9个方面,分数范围0~42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越轻。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7]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共226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②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依据神经功能减少程度均进行评估。基本痊愈:NIHSS评分减少91%以上;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5%~91%;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无效及恶化:NIHSS评分减少10%以内。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著进步例数+进步例数)/总例数×100%。③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静脉血栓、严重误吸、颅内高压、压疮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FMA评分、NIHS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MA、NIHSS评分比较 护理后1个月及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显著升高,N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5例,显著进步28例,进步22例,无效及恶化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3%(65/72);对照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7例,无效及恶化1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1.4%(45/63)(χ2=8.158,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1例,严重误吸2例,颅内高压1例,压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8.3%(6/72);对照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2例,严重误吸3例,颅内高压3例,压疮4例,并发症发生率19.0%(12/63)(χ2=10.834,P<0.05)。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FMA、NIHS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FMA、NIHS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护理前各指标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各指标比较,b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突发且进展快速的脑缺血或脑出血性疾病,在急性期应早期用药及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二级预防。该疾病在短时间内可致人死亡,且致残率较高,居于我国老年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8-9]。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诊断越来越快速,手术与药物的早期治疗可阻止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后期运动神经功能恢复慢。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专业的护理知识辅助患者进行后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提升预后效果。

系统且专业的护理是保证脑卒中患者后期良好恢复的关键[10]。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内容是手术与药物难以替代的。早期开始康复护理可显著促进患者神经营养细胞及正常神经元代偿,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状态,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是一套系统的护理内容,主要通过给予患者健康宣教与指导,使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了解该疾病,避免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不仅有利于患者早期神经元的修复,而且对于患者远期脑卒中再发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11-12]。康复护理的心理护理通过在患者治疗期间积极的沟通,减轻其治疗时的心理压力,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可保证治疗效果;另外,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了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引起的心血管状态变化过大,使患者治疗时更加放松。个体化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患者后期运动功能恢复的重要方式,早期辅助患者抬腿、行走等锻炼内容,可减少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尿路感染、肺炎等并发症[13-14]。早期适当锻炼还可刺激受损神经元恢复,使患者生活能够自理。此外,康复护理内容还包括患者饮食与出院后护理,通过对患者低盐、低脂饮食,防止血管病变导致再次复发脑卒中,出院后锻炼指导不仅保证了患者定期服药回访的质量,又可根据患者不同的功能状态调整锻炼内容,使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循序渐进恢复。本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后1个月及护理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FMA评分、NIHS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坏,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且未明显增加相关并发症。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例数神经功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