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效果对比

2021-01-20杨永涛崔利军郑冬瑞崔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艾司西舍曲林普兰

杨永涛 崔利军 郑冬瑞 崔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改变,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且该疾病无法根治,病程较长,需要长期通过药物控制[1]。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机体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导致神经激素反射,从而引发患者的情绪变化,甚至伴发抑郁[2-3]。但临床治疗一般主要为单纯降压,因此对缓解抑郁状态的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且有研究指出,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效果较好[4]。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可有效抑制5-羟色胺的分泌,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5]。为此笔者选取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患者112例进行观察研究,旨在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常规的降压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患者112例。纳入标准: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其未服用降压药及降压措施的情况下,在不同日的3次测量中收缩压≥140 mm Hg和 /或舒张压≥90 mm Hg,且均为轻中度高血压,即收缩压 <180 mm Hg和 /或舒张压 <110 mm Hg,患者近2个月有服用降压药,降压效果不佳,即血压未控制到正常水平;患者均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总分超过17分,但不超过24分,即为轻中度抑郁状态。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证;入组前3个月内服用过抗抑郁药物;治疗依从性差,中途脱落或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患者伴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障碍、血液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舍曲林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舍曲林组55例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1~76岁,平均(61.53±4.31)岁,高血压病程2~19年,平均(12.34±3.17)年,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9例,高中25例,初中及以下11例。艾司西酞普兰组57例患者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43~77岁,平均(62.02±5.15)岁,高血压病程1~17年,平均(12.06±3.48)年,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8例,高中26例,初中及以下13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本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交由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压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建议、戒烟酒、增加适当的有氧运动等,并继续遵医嘱规律服用原有的降压药物。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应用舍曲林(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1076,50 mg/片)50~150 mg/d,1次/d;艾司西酞普兰(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391,10 mg/片)10~20 mg/d,1 次 /d,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适当调整,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

1.3 观察指标

均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其中显效为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75%以上;有效为血压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未达到正常水平,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75%;无效为血压及HAMD评分变化未达到上述水平。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HAMD量表评分中包含17个项目,其分数>17分表示存在抑郁,分数越高,抑郁状况越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恶心、头晕头痛、疲劳、便秘等,记录并统计其发生频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抗抑郁治疗效果方面,舍曲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0.91%,艾司西酞普兰组为84.21%,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0,P=0.088),见表1;降血压治疗效果方面,舍曲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2.73%,明显低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94.74%(χ2=10.219,P=0.006),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HAMD评分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压及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后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舍曲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抗抑郁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降血压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HAMD评分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HAMD评分比较 (±s)

收缩压(mm Hg)组别 舒张压(mm Hg)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舍曲林组(n=55) 98.67±9.06 89.63±5.40 6.414 0.000 165.42±11.71 138.21±7.15 14.841 0.000艾司西酞普兰组(n=57) 100.21±8.52 75.32±5.08 18.777 0.000 167.26±10.36 129.54±6.28 23.300 0.000 t值 0.927 14.444 0.881 6.818 P值 0.356 0.000 0.380 0.000

表3 (续)

2.3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少,且较为轻微,未做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7,P=0.666),见表 4。

3 讨论

当前高血压患者群日益增多,其发病机制复杂,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功能紊乱、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及体液调节失衡等多种因素有关,且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心理因素与血压之间的关系也引起重视,高血压与抑郁症共病的情况在临床上也经常出现[6-9]。有研究指出,长期血压升高容易对心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损伤,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诱发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睡眠障碍等;而且抑郁、焦虑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也可导致机体的肾上腺素、5-HT等的改变,影响交感神经系统,导致血压升高[10-13]。目前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患病率也逐年升高,但在前期的治疗中会忽视伴发抑郁的问题,而没有针对抑郁情绪进行相应的治疗,临床治疗方案往往以单纯的降压药物为主,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表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双心治疗”的理念在临床上逐渐受到重视,对于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以降压药物联合抗抑郁药物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中所应用的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够通过抑制五羟色胺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五羟色胺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效果[14-15]。从本研究中结果可以看出,两种药物对于抑郁障碍的患者的抑郁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经两种药物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但从两者的疗效比较上,效果相当,在HAMD量表评分上也无明显差异。而从降血压效果上来看,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均有明显下降,其中艾斯西酞普兰组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要优于舍曲林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有研究指出,伴有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经过降压联合抗抑郁治疗后,加强了降压的效果,但具体机制不明,需进一步探究;此外个人的情绪状态也会影响血压,情绪获得改善后,血压波动减少,并且患者服药依从性增加,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16]。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较少,且无差异,主要以胃肠道反应为主。

综上所述,舍曲林及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抑郁的效果均较好,艾司西酞普兰组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抑郁状态,且联合用药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猜你喜欢

艾司西舍曲林普兰
艾司西酞普兰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Δ
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舍曲林在抑郁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分析Δ
浅谈阿里普兰“果孜”歌舞概念及起源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甜梦口服液对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抑郁症状的影响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神奇的“艾司”
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致血小板减少1例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躯体形式障碍80例临床观察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印度“大头男孩”被尊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