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促进冠心病心脏支架患者心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20张永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9期
关键词:出院心功能心脏

张永丽

(长春市双阳区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冠心病患者因为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坏死,引起心脏功能障碍[1]。心脏支架治疗是最有效的冠心病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患者心理及情绪上会存在很大波动,且术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才能确保心功能有效恢复[2]。在整个围手术期乃至术后出院均需辅以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确保心脏支架治疗术的顺利开展和术后心功能恢复,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没有心功能不全情况,在知情同意后入组。排除伴有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0~82岁,平均(53.8±3.7)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心理干预:冠心病患者负面情绪是非常明显的,护理人员要及时的进行心理沟通和负面情绪疏导,从患者的角度看待病情和理解其心情,帮助其建立心理支持系统;②饮食干预:让患者遵循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低脂、低盐、低热量、易消化、清淡饮食的原则,每天计算总热量及营养成分。同时注意食物合理搭配,蔬菜、水果、主食等要合理搭配,避免饮用咖啡、浓茶等;③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让患者意识到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耐心的解释各种药物的有效作用及其不良反应;④运动指导:在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下可以让患者适度运动,以游泳、骑自行车、慢跑、步行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为主,每次半小时,每周5次。长期坚持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质,对心脏有益。⑤出院后护理: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周电话随访一次,保证患者能随时咨询、随时获得解答,了解患者病情改善、用药情况,提醒患者按时复诊。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前后心脏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心脏功能指标包括LVEF(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事件发生率(心衰、心绞痛、心肌梗塞、再狭窄等)。护理满意度使用百分制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得分高者满意度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LVEF(51.2±1.9)%、护理满意度(92.2±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事件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n(%)]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n(%)]

组别护理满意度(分)护理前 护理后LVEF(%) 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 40.5±1.6 51.2±1.9 1(5.00) 92.2±2.2对照组 40.8±1.3 45.8±2.1 6(30.00) 88.7±1.7 t/χ2 0.6508 8.5275 4.3290 5.6298 P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其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率较高,还可引起心脏缺血、心绞痛,甚至是猝死性心脏事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减少突发性心脏事件才能减少死亡[4]。目前临床上主要选择心脏支架治疗术,其具有安全高效、微创、并发症少、术后容易止血等优势,治疗效果比较理想[5]。在围手术期积极的护理干预对手术疗效、术后心功能恢复都非常重要,大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短时间内能执行医嘱,但随着时间延长,用药依从性降低,也极易导致心脏事件发生[6]。所以在住院期间、出院后都需要对患者保持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发生急性心脏事件导致死亡[7]。护理干预一方面有助于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为术后心功能恢复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8]。我院护理干预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着手,贯穿治疗前、出院后整个过程,确保患者按照理想的治疗路线进行,并取得预期的心功能恢复效果。本组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心功能恢复效果更佳。所以说,护理干预是有助于促进冠心病患者术后心功能恢复的,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出院心功能心脏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心脏
关于心脏
心功能如何分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