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2021-01-20陈淑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9期
关键词:尿毒症高龄诱导

陈淑坤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尿毒症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在造成人类死亡的原因中排5~9位[1]。对人类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高龄尿毒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常年都比较高,因此我国尿毒症的死亡率也较高[2]。其中,造成高龄尿毒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的原因中较为突出的是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发生心血管并发症[3]。血液透析诱导期是指高龄尿毒症患者从保守治疗阶段过渡到规律透析阶段,一般这一阶段时间为2周,且发生的并发症种类较多,因此这一时期对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4-5]。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接收进行血液透析的高龄尿毒症患者80例进行探究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进行血液透析的高龄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1~8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诱导期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颈内静脉置管,但未对诱导期并发症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诱导期之前护理:(1)对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心理情况以及检查结果等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确保患者诱导期的护理和治疗能够顺利进行。(2)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年龄较高,可能会存在有较为不良的心理情绪,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了解,并帮助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患者多进行沟通,护理人员要有耐心,语言随和,对患者讲述高龄尿毒症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诱导期护理:(1)短时间多次数透析,高龄尿毒症患者在进行初次血液透析时时间不应超过2 h,1周对患者进行3次以上的血液透析,若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则应每天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2)逐渐增加血液透析血流量。为减轻患者的心脏压力,诱导期血流量应当控制在150 mL/min,患者对该血流量有一定的适应后再逐渐将血流量提高到250 mL/min左右。(3)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由于患者的高龄性,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的现象。在护理中每30分钟对患者的情况进行1次检查,确保患者的安全。

诱导后护理:(1)密切观察患者状况。对患者的血管流通情况、病情进行严密的监测。保证患者在后期不会发生失衡综合症的情况。(2)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监督。引导患者进行合适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患者对优质蛋白的摄入,少吃多盐、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诱导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对照QLQ-C30量表[6],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诱导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照组在诱导期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7例,实验组4例,在诱导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三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组别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物质功能实验组(n=40) 62.03±1.6862.28±2.0259.78±1.6056.66±1.81对照组(n=40) 55.80±0.82 54.17±2.0553.77±1.5652.65±1.51 t 21.08 17.82 17.01 10.76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高龄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血液透,高龄尿毒症患者多数会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进行血液透析诱导期容易出现心血管相关并发症[7]。相关研究表明,高龄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往往会出现血压过高或者过低、心理衰竭、心律失常等情况。因此诱导期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诱导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诱导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高龄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且没有出现患者死亡的病例。患者在研究中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失衡综合症,为降低患者在血液透析诱导期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本次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对患者进行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患者出现呕吐、头痛、恶心等症状时,采取了紧急的救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9]。血浆渗透压变化太快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通过短时间多次数的透析方法可以缓解该现象,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对呕吐、头痛等失衡现象的发生[10]。本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还采取了心理护理的措施,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多进行沟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有耐心,语言随和,对患者讲述高龄尿毒症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综上所述,对高龄尿毒症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能有效提高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尿毒症高龄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高龄女性助孕难在哪里
高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血运重建术的长期预后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人物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超高龄瘙痒症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