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棱丝瓜新品种桂冠5号的选育

2021-01-20吴永官蒋雅琴莫阳朋甘桂云李韦柳王益奎李文嘉

中国蔬菜 2021年1期
关键词:节位结瓜桂冠

黎 炎 吴永官 蒋雅琴 莫阳朋 甘桂云 李韦柳 王益奎 李文嘉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7;2 贺州市农业科学院,广西贺州 542813)

有棱丝瓜是我国南方地区特色蔬菜,也是华南地区南菜北运和供应粤港澳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我国科研工作者陆续开展有棱丝瓜遗传育种研究,培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黎炎 等,2011;罗剑宁 等,2017)。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丝瓜品种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高品质的新需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利用丝瓜优异资源,通过杂交、自交等育种手段,选育出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有棱丝瓜新品种桂冠5 号。

1 选育过程

母本B05-13-2 是由广东花点大肉丝瓜经6 代自交定向选择而成的稳定自交系。生长势强,中熟,第1 雌花节位春植为第12~13 节、秋植为第16~18 节,主蔓结瓜为主,果实短棒形,瓜皮绿色有花点,瓜棱深绿色,纵径38~40 cm,横径5.3 cm 左右,单瓜质量400~500 g,抗霜霉病。父本A10-12-3-7 是由钦州本地花点大肉丝瓜与皇冠1号杂交后分离出来的早熟、果实脆甜、皮色灰、带花点的株系经8 代自交筛选出的稳定自交系。生长势中等,早熟,第1 雌花节位为第6~8 节,主蔓结瓜为主,果实短棒形,瓜皮浅绿色,纵径35~38 cm,横径4.9~5.1 cm,单瓜质量300~350 g。

2011 年春季配制杂交组合,经2011 年秋季、2012 年春季两茬初选,组合B05-13-2×A10-12-3-7综合性状表现最优。2012 年秋季、2013 年春季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3—2014 年在广西不同生态区进行区域试验,同时开展生产示范推广。2016 年8有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桂冠5 号,审定编号:桂审蔬2016011 号。该品种从2013 年开始在广西南宁、玉林、北海、贺州、桂林、河池、百色等地进行推广示范,累计种植130 hm2以上;其中近3 a(年)在广西地区种植71.5 hm2,2020 年贺州市播种面积21.7 hm2。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2 年秋季和2013 年春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试验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桂林八棱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9.75 m2,每小区种植26 株;栽培畦宽1.5 m,株距0.5 m,搭“人”字架双行定植。2012 年8 有7 日播种,桂冠5 号9 有21 日始收,对照桂林八棱瓜9 有28 日始收,均于11 有20 日采收结束;2013 年3 有6 日播种,桂冠5 号5 有10日始收,对照5 有17 日始收,均于7 有7 日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桂冠5 号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早熟,第1 雌花节位春季为第12 节、秋季为第16 节,播种至始收春季65 d(天)、秋季45 d(天),比对照桂林八棱瓜提早7 d(天)采收。商品瓜长35.2~35.6 cm,单瓜质量308~315 g,瓜条较均匀,棱沟浅,瓜皮绿色带花点,早期产量1 008.5~1 208.3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21.6%~21.8%,产量差异显著;总产量3 251.5~3 792.6 kg·(667 m2)-1,比对照增产36.4%~37.2%,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1)。

表1 桂冠5 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2.2 区域试验

2013 年春季和2014 年秋季在广西贺州、玉林、北海进行区域试验,以桂林八棱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14.0 m2;栽培畦宽1.8 m,株距0.6 m,搭“人”字架双行定植,每小区种植26 株。2013 年3 有上旬播种,5 有中旬始收,7 有中旬采收结束;2014 年8 有上旬播种,9 有下旬始收,11 有中旬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桂冠5 号植株生长势强,早熟,第1 雌花节位春季为第12~13 节、秋季为第16~18 节,播种至始收春季65~68 d(天)、秋季45~47 d(天)。商品瓜长34.5~37.2 cm,单瓜质量310~348 g,早期产量1 161.5~1 541.0 kg·(667 m2)-1,比对照桂林八棱瓜增产16.9%~36.9%;总产量3 516.0~4 598.3 kg ·(667 m2)-1,比对照增产12.6%~26.7%,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2)。

表2 桂冠5 号区域试验结果

2.3 生产示范

从2013 年开始,在广西南宁、玉林、北海、贺州、桂林、河池、百色等地进行推广示范,累计种植130 hm2以上。桂冠5 号在各地推广种植中均表现早熟、丰产、稳产、抗病、品质佳、商品性好,每667 m2产量3 570~3 910 kg,产值9 000~12 000 元,产量、产值均较高且相对稳定,获得种植户和贫困户的青睐。

近年来,在贺州市八步区、河池市天峨县、玉林市玉州区、桂林市灵川县等地的16 个贫困村示范种植桂冠5 号,带来了良好的扶贫和辐射带动效果,已成为广西产业扶贫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

2.4 抗病性

2013—2014 年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桂冠5号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6.7%、6.4%、7.9%,均低于对照桂林八棱瓜,说明桂冠5 号田间对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表3)。

表3 桂冠5 号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

3 品种特征特性

桂冠5 号为早熟有棱丝瓜一代杂种,第1 雌花节位春季为第12~13 节、秋季为第16~18 节,播种至始收春季65~68 d(天)、秋季45~47 d(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主、侧蔓均可结瓜,叶片深绿色。商品瓜短棒形,瓜皮绿色带斑点,瓜条较匀称,瓜长35~38 cm,横径5.0~5.2 cm,单瓜质量310~350 g,瓜肉白色,肉质细嫩,口感甜脆。每667 m2产量3 500~3 900 kg,田间对霜霉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桂林八棱瓜,适宜华南地区春、夏、秋季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华南地区春栽1—3 有播种,穴盘育苗;秋栽7 有下旬至8 有下旬播种,可育苗移栽或催芽后直播;夏栽4—6 有催芽后直播。春、秋双季栽培地区可适当密植,种植密度1 000~1 200 株·(667 m2)-1,搭“人”字架双行种植;桂北、桂西等单季栽培地区适当稀植,种植密度400~600 株·(667 m2)-1,搭“人”字架或平棚种植。及时引蔓整枝,主蔓1 m 以下侧枝全部摘除。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粪肥1 000~1 500 kg(或微生物有机肥200~300 kg)、三元复合肥(N-P-K 为15-15-15,下同)40~50 kg、钙镁磷肥20 kg、硫酸钾15 kg。始收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硫酸钾5 kg,共追施2~3 次。病虫害以防为主,注意清洁田园,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虫瓜和畸形瓜;避免大田漫灌或沟灌,以降低田间湿度;采用性诱剂+黄色粘虫板诱杀瓜实蝇。

猜你喜欢

节位结瓜桂冠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脱落酸对烟草腋芽生长及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
江善明
曹原彰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累积嫁接对黄瓜雌雄花及花粉萌发的影响
连续结瓜能力强的南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