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行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体会
2021-01-20张晓红
张晓红
(十堰市太和医院中医康复综合部,湖北 十堰 44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行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7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36例和临床组(临床护理路径)42例。常规组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0~75岁,平均(50.11±12.36)岁,病程4个月~30个月,平均(18.26±3.29)个月;临床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6岁,平均(51.16±12.03)岁,病程4~31个月,平均(18.64±3.1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2)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3)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存在全身性炎症疾病、慢性疾病等;(2)存在先天性骨关节畸形或存在严重创伤者;(3)2周内服用过非甾体类镇痛药者;(4)凝血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1.2.1 手术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患者选取仰卧位,在手术前对患者穿刺部位使用碘伏进行充分消毒,在无菌环境下选着合适穿刺点行关节腔穿刺术。对于有关节腔积液患者需要先将积液抽取干净,使用选准备好的PRP(4 mL),注入到患者膝关节内,注射完毕后需要患者做膝关节屈伸30次,有助于注射液均匀的分布,并使用无菌创可贴覆盖针眼,治疗完毕,1周/次,连续治疗6周。
1.2.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需要及时监测患生命体征变化,并需要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关注患者心理状况,有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第一步,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很重要的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可克服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其病情长期反反复复,且常会出现关节疼痛现象,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给予患者支持,带动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关爱患者。多主动和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获得患者信任。在饮食上需要告知患者进食易消化、维生素丰富且高蛋白的食物。
临床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临床护理途径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就诊时建立好个人档案,相关人员更快患者病因、诱发因素、临床症状等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途径并及时实施,首先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心理变化进行心理护理。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心理健康教育和患者的康复、健康教育质量有关键影响。如果在住院期间患者负面情绪严重,必要时需要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在入院后及时的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制定相应的计划表,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2)疼痛管理,在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对患者进行疼痛情况评估,全面的了解患者疼痛情况,并进行疼痛指导,导致患者及按技术进行有效的干预可缓解疼痛,无需过度担心。疼痛情况严重者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进行缓解,需要告知患者所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对于疼痛症状较轻者,可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3)分期功能锻炼: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也是评估患者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需要制定好锻炼计划,可有效巩固治疗并促进患者恢复。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临床效果[4]:显效: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肿胀、积液等)大部分好转,膝关节可自由运动;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好转,膝关节运动能力有所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或严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疼痛情况使用VAS评分[5],分数越高疼痛情况越明显,护理满意度为本院自制评价表,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不良反应情况:发热、皮肤红肿、皮疹、感染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5.00%(27/36),临床组总有效率为92.85%(39/42),临床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748,P=0.029)。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出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临床组其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分组 例数 疼痛评分 住院时间(d) 护理满意度(分)常规组 36 3.11±0.56 25.34±4.23 80.36±7.63临床组 42 1.26±0.18 22.13±1.32 91.23±3.26 t-20.243 4.664 12.114 P-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常规组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皮肤红肿,2例患者出现皮疹,发生率为8.33%(3/36)临床护理组有1例患者局部出现皮疹,发生率为2.38%(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2,P=0.235)。
3 讨 论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为目前新起的治疗方法,不需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并有助于其和软骨基质的合成,在临床研究中表明,骨性关节炎患者PRP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因此,通过外源性的补充PRP可有效提高患者关节液内PRP水平,有助于软骨表面屏障维持,减轻关节的摩擦,有助于其内环境稳定恢复,延缓了患者关节局部病变的恶性循环。且PRP有生物可溶性安全性高,临床治疗效果好。
对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治疗,可让患者清楚疾病的特点,了解积极治疗的重要,并重视科学的进行治疗,注重院外康复治疗,可减少复发情况。在本研究中临床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临床组其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早期行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者行临床路径干预治疗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加快恢复,对患者预后有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