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静脉注射双膦酸盐预防2 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

2021-01-20李红梅严红柱通讯作者路会侠段芃嫄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丙组骨量大理

李红梅 严红柱(通讯作者) 路会侠 段芃嫄

(1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 云南 大理 671000)

(2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密度室 云南 大理 671000)

(3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教科 云南 大理 671000)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T2DM 患者可能合并多种骨骼疾病,包括骨量低下、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和骨折等,其中OP 是最重要的一种代谢性骨病。T2DM 患者的骨和矿物质异常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和抵抗、高血糖对骨骼微环境的直接影响、骨基质蛋白糖基化终产物、细胞因子异常等因素对成骨细胞产生了有害影响[1]。随着T2DM 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合并OP和伴发骨折病例也越来越多。为了预防OP 和骨折,提高T2DM 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有效地预防OP 是非常必要的。BPs 是治疗OP 最常用的药物,在使用BPs 治疗3 ~5 年后可明显降低骨折风险[2]。考虑到BPs 在治疗OP 中的疗效及其对成骨的有利作用,本研究对我院临床证实的145 例T2DM 合并骨量低下患者进行了有关注射BPs 预防OP 的最佳时机的相关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 年8 月—2019 年12 月间经我院检查证实的145 例T2DM 合并骨量低下患者,入组前给予测定骨密度,其t值均<-1,已将除胰腺外各内分泌腺体原发性疾病予以排除,所有患者均未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原发疾病,尚未达到OP 诊断标准,体重指数(BMI)18.5 ~30.0kg/m2之间。145 例患者按照T2DM 病程可分成3 组:甲组49 例,其中男23 例、女26 例;T2DM 病程1 ~5 年,平均(2.41±1.57)年;平均年龄(54.19±6.35)岁。乙组48 例,其中男21 例、女27 例;T2DM病程6 ~10 年,平均(7.82±2.16)年;平均年龄(54.84±6.73)岁。丙组48 例,其中男22 例、女26 例;T2DM 病程≥11 年,平均(13.16±4.43)年;平均年龄(55.06±7.29)岁。3 组患者除T2DM 病程外,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3 组病例,均在入组后及时使用X 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Ward’s 三角、L1 ~3 椎体骨密度,并于测定骨密度后2d 之内,给予静脉注射唑来膦酸注射液100ml/5mg(以输液管匀速滴注,时间不少于15min),并于1 年后再次进行骨密度测定。

1.3 诊断标准

本研究对于骨量低下和OP 的诊断参考WHO 相关诊断标准,即t值>1.0SD 为骨量正常;有≥1 个受检部位t值≤-2.5SD为OP;t值在-2.5SD ~-1.0SD 之间为骨量低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各组间计量数据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乙组与丙组在静脉注射BPs 后的骨密度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在静脉注射BPs 后的骨密度变化值优于乙组和丙组(P<0.01)。详见表1。甲、乙、丙组在静脉注射BPs后1 年达到OP 诊断标准人数分别为:甲组5 例(10.2%)、乙组13例(27.1%)、丙组15 例(31.3%),甲组与乙、丙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与丙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三组患者静脉注射BPs 前后骨密度变化对比(±s,SD)

表1 三组患者静脉注射BPs 前后骨密度变化对比(±s,SD)

注:各组间比较,①②t=3.4669,P=0.0008;①③t=4.5245,P=0.0000;②③t=1.2069,P=0.2305;④⑤t=3.1457,P=0.0022;④⑥t=4.0522,P=0.0001;⑤⑥t=0.6987,P=0.4865。

组别 例数 Ward’s 三角 L1 ~3 椎体注射前平均骨密度 注射后1 年平均骨密度 t 值差 注射前平均骨密度 注射后1 年平均骨密度 t 值差甲组 49 -2.05±0.69 -1.04±0.64 1.01±0.36① -2.07±0.71 -1.07±0.69 1.00±0.35④乙组 48 -2.11±0.70 -1.35±0.72 0.76±0.35② -2.18±0.73 -1.41±0.71 0.77±0.37⑤丙组 48 -2.24±0.68 -1.57±0.70 0.67±0.38③ -2.23±0.62 -1.51±0.67 0.72±0.33⑥

表2 注射BPs 后1 年三组诊断OP 例数对比

3.讨论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是指糖尿病患者在除外其他病因下明确诊断患有OP 者,DM 以及DM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可从多个方面影响到骨代谢,进而引起代谢性骨病。现已公认T2DM 可促进OP 的发生和发展,其影响原因包括:①T2DM 患者的严格控制饮食可使钙摄入量大大减低,并且由于大量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了钙在肠道内的吸收;②T2DM 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可引起骨量的丢失,例如发生糖尿病肾病时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减少,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1,25(OH)2D3 生成变少;神经及微血管并发症可影响局部组织灌注,加速骨转换,加速骨量丢失;脑梗死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活动能力下降,使骨骼应力作用减低,也加快了骨量丢失等。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3]表明,1/5 以上的T2DM 患者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其危害巨大,是老年T2DM 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在发生髋部骨折后1 年以内的患者约有1/5 将死于骨折的各种并发症,有近一半的患者致残,其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在我国,约1/2 ~2/3 的T2DM 患者存在骨密度降低现象,其中的1/3 达到OP 诊断标准[4-5]。BPs 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OP 药物之一,其特点是包含P-C-P 基团,对骨骼羟基磷灰石有很高的亲和力,能特异性地与骨重建活跃的骨表面相结合,对破骨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减少骨的吸收,从而降低骨量丢失。当前,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OP 的BPs 主要有唑来膦酸、依托膦酸钠等等,而唑来膦酸一方面其安全性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另一方面疗效突出被广泛应用,因此成为OP 的一线治疗用药。该药作为T2DM 患者预防OP 的常规用药,已被患者所广泛接受。

本研究主通过观察BPs(唑来膦酸)作为抗OP 药物在不同病程T2DM 合并骨量减低患者中的疗效,结果说明,早期(T2DM病程≤5 年)静脉注射BPs 预防T2DM 合并OP 可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丙组骨量大理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军队离退休干部1231例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婴儿低骨量与粗大运动落后的相关性研究
想念大理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意义探析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武术运动员退役前后骨量丢失的身体部位及年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