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 激活酶2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2021-01-20赵伟
赵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膀胱癌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1]。p21 激活酶2(PAK2)是PAK 家族重要成员,PAK 家族在转录因子调控、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凋亡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AK2 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旨在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 年1 月—2020 年4 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68 例,均为尿路上皮癌。手术切除患者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分别作为膀胱癌组和癌旁组。详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68 例患者中,男性47 例,女性21 例;年龄52 ~78 岁,平均年龄(62.09±5.46)岁。
1.2 方法
1.2.1 PAK2 阳性率检测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PAK2 阳性率,取甲醛溶液固定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开展石蜡包埋和连续切片(厚度4mm),再实施常规二甲苯脱蜡和梯度酒精脱水处理,用3%过氧化氢封闭处理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并对标本实施常规脱蜡,再开展微波抗原修复,于10%山羊血清封闭组织内加入非特异性抗原开展操作,并加入适量兔抗人ER 和PR 抗体,抗体均购自南京福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4℃的冰箱内孵育24h,用PBS 缓冲溶液替代一抗作阴性对照;同时,于次日滴加适量的羊抗兔二抗(PAK2 蛋白二抗均经生物素标记),实施SP(免疫组化)染色及DAB 显色,用苏木素实施复染,选择中性树脂封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将已知的膀胱癌阳性切片视作阳性对照。于400 倍显微镜下随机选取视野5 个,观察视野内阳性细胞计数、总细胞计数,通过半定量积分法实施结果判定:①按每张切片内细胞染色强度进行评分,无显色计0 分,浅黄色染色计1 分,棕黄色染色计2 分,棕褐色染色计3 分。②按组织切片内阳性染色细胞数和总肿瘤细胞数的比值实施评分,若0 分:比值≤5%,1 分:>5%~25%,2分:>25%~50%,3 分:>50%~75%,4 分:比值>75%。将上述两项评分相乘获取总评分,总评分为0 分代表阴性(-),1 ~12 分代表阳性。
1.2.2 Transwell 实验测定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于低温条件下将无血清培养基调制为1mg/ml 的Matrigel 胶溶液,均匀铺于上室,每室为20μl,保存于温箱中。向下室加入500μl甘油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 培养基,用无牛清培养基将转染CD511B 或者PAK2 质粒的T24 细胞配制成为5×105/ml 细胞悬液,然后均匀覆盖于胶上,每室约200μl,放置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5%的培养箱,温度控制在37℃,时间为24h。将室内液体倾去,再放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30min,温度为室温,在风干之后取2%结晶紫进行染色,时间为30min,将聚碳脂膜内侧面的细胞擦去,于显微镜下对外侧面细胞进行观察,随机选取5 个高倍镜视野,对穿膜细胞数进行计数,每组各3 个复孔。迁移实验同上,无需放置Matrigel 胶,在细胞接种20h 之后进行固定及染色,同样各3 个复孔。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膀胱癌组及癌旁组PAK2 表达水平比较
膀胱癌组PAK2 阳性41 例(60.29%),显著高于癌旁组的12 例(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000,P<0.05)。见图1。
图1 A:PAK2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阴性表达;B:PAK2 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400)
2.2 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AK2 表达的关系
PAK2 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见表1。
表1 膀胱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PAK2 表达的关系[n(%)]
2.3 过表达PAK2 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过表达MTA2 稳转T24 细胞侵袭以及迁移数目均显著高于CD511B 稳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过表达PAK2 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s)
表2 过表达PAK2 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s)
组别 侵袭数目 迁移数目CD511B 稳转 30.89±4.06 32.00±2.09 MTA2 稳转 51.94±4.15 65.00±6.72 t 6.280 8.122 P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中,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病灶转移及侵袭,因而了解癌细胞侵袭及转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手段的不断发展进步,恶性肿瘤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PAK2 广泛存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PAK2 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通过活化细胞外调节激酶加快细胞生长,还可以在细胞凋亡信号作用下引起细胞凋亡[4]。
众多研究显示,在甲状腺癌、结肠癌、宫颈癌以及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PAK2 均呈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5-6]。本结果显示,膀胱癌组PAK2 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且与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说明PAK2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膀胱癌患者TNM 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评估的重要指标。
膀胱癌侵袭能力比较强,不过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下调PAK2 表达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增殖。本文中,在膀胱癌T24 细胞系中过表达MTA2 之后,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均显著增强[7]。其原因可能与通过PAK/MAPK/HSP27 信号通路活化、PAK2磷酸化等有关[8],进而发挥出促进癌细胞侵袭及转移,不过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膀胱癌组织中PAK2 阳性表达率较高,与膀胱癌的发展相关,且可以促进癌细胞的侵袭以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