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邦作品《冬风》的教学新解

2021-01-20陈永斌

轻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冬风织体小调

陈永斌

在教学中怎样能使学生快速地掌握肖邦冬风的弹奏方法,一直是钢琴老师关注的问题,下面从五个方面谈在教学中如何快速掌握冬风的弹奏方法。

一、复调之父巴赫对肖邦的影响

肖邦7岁以前就受到母亲和姐姐的影响,母亲经常弹唱波兰乡村歌曲和优美感伤的乐曲,他的大姐路德维卡更是他的钢琴老师,特别是他7岁以后父亲给他请的音乐老师阿达尔别尔克·瑞福尼是一位复调之父巴赫的崇拜者,他给予肖邦规范的古典主义音乐的训练,使肖邦认识和学习了很多巴赫的音乐,吸收了很多巴赫在作曲技巧和方法方面的养分,甚至影响了他一生的音乐创作。另外,肖邦还向优秀的音乐家贝多芬、舒伯特、菲尔德学习过,加之肖邦天生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所以在《冬风》的创作手法中处处体现了这几方面对他这首作品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这首作品处处体现了复调性的一个原因。[2]

二、《冬风》作品中隐藏的复调元素

如果我们把《冬风》中所有的6连音的强位音提炼出来改为3连音,就会发现一种奇妙的现象,首先产生了从5-8小节右手的一个很有规律的4遍不同音区的下行半音阶,见谱例1。

谱例1:

接下来是9-12小节右手出现了很有规律的以大二度为主的不同音区的环绕型音程重复[3],见谱例2。

谱例2:

13-22小节同5-8小节第一次这样的重复,23-30小节同9-12小节第二次这样的手法,从31-40小节同5-8小节第三次这样的手法,第4次从41-44小节把这种手法运用在了左手,出现下行音阶式,第5次从45-92小节也始终在重复这一手法,非常有规律可循,这样就显露出了复调作品的第一个声部,还有它大多数在左手出现的主题声部,开始在1-4小节左右手都有出现,见谱例3。

谱例3:

后面除了41-44小节在右手出现外,其他几乎全在左手出现,见谱例4。

谱例4:

最后结尾出现了4小节平行八度的主题收尾,主题前后呼应,见谱例5。

谱例5:

如果把乐曲中所有的6连音弱位上的音再连起来就呈现出了作品的第三个声部,同样非常有规律可循,而且每一个声部都体现了旋律线条的美,由于大量的半音阶下行音流以及变幻莫测的音域转换,给人一种借景抒情,心潮澎湃、热情奔放,又有流落他乡、家破人亡的悲哀无奈和悲愤呐喊之情,舒曼评价肖邦的音乐是“肖邦的乐曲乃是遮掩在花丛中的大炮”,“具有浓郁的诗意,永远那么精力充沛、雄浑而富有感染力”,“你永远可听到深沉的基音和柔和的上方声部”[4],封·彪罗评价这首乐曲说“本曲最特殊的功绩是,在你能想象的范围内具有丰富的音,而且不是多种乐器的管弦乐,而且是单纯完整的钢琴音乐。肖邦由此建立了钢琴音乐与管弦乐的界限。”[5],他的音乐让人从心灵上产生共鸣,产生美轮美奂立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调的美。

三、分层提炼复调乐谱,提高练习效率

在理解和把握了基本三个复调声部后,再进行有意识的练习,先单手练习右手的两个声部,把6连音的第一个强位声部突出强调弹奏出来,再把6连音的弱位声部弱下来弹奏出来进行练习,当能熟练把控右手两个声部后,再进行主题声部的单手练习,最后合起来进行二声部到三声部,到最后多声部的练习,弹奏时注意用耳朵来听辨和调整声部层次力度的变化,使之弹奏出复调作品多线条、多层次织体的美,从而达到降低复调作品弹奏难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从分析《冬风》的和声、调式、织体入手,加强对作品的理论认识

这首作品除了体现了复调多线条、多层次立体的美以外,还体现了它和声的美和调式调性转换、织体的美。

(一)在和声方面他还设计利用了各种原位、转位三和弦和七和弦以及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超过八度的和弦、等和弦及复音程等,如第9小节(见谱例6),第53、54小节用的大量的九和弦,第54小节最后一拍的十一和弦(见谱例7),第10小节用的十三和弦等(见谱例6),在60小节用了复音程,在51小节最后一拍用了等和弦,另外全曲还用了大量的变和弦[6],由于他把自然音和弦改变为变化音和弦,使调式调性中的和声功能随之改变,使调式调性色彩对比因素大大加强,旋律的离、转调得以轻松自如,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转到了另一个调,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法,实现了这首乐曲多调性的特点。

谱例6:

谱例7:

(二)这首作品从调式调性上,开始是四小节引子,调式就由C大调到了a小调[7],开始就预示了一种惶恐不安,悲伤哀愁的情调,再到第一段5-22小节的主题陈述,先在a小调上进行,然后是23-40小节主题在属调上展开,然后又回到了a小调、C大调、e小调、B大调、e小调、C大调。第二段41-68小节是主题的进一步展开,调式从d小调、降A大调、E大调、A大调、c小调、e小调、a小调,第三段69-84是它的再现段,85-96小节是它的尾声部分,最后两小节结束在a旋律小调的快速音阶上,首尾呼应一气呵成,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它的调式进行了多次转、离,使调式色彩更加丰富,促进了乐思的发展,产生了乐句和乐段在调式调性上的呼应对比,产生了变幻莫测的音效色彩,这也是这首作品具有高超的技术性和震撼力的一个方面。

(三)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它的织体美

开始两小节是单声部织体,显示出淳朴自然具有波兰民族的格调,又显严肃、深沉的性质,后面主题段就开始呈现出它的复调织体,运用了三种复调手法即:支声复调、对比复调、模仿复调手法[8],它在对比复调手法上,除了旋律形式的不同对比,如:5-8小节右手半音阶旋律与左手级进式主题旋律对比,还采用了不同节奏型的对比,如:5-8小节右手连续六连音和左手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二分音符的对比,10-12小节左手三连音的对比等,还运用了左右手交换旋律和不同音区移动的手法,如:41-44小节的左右手旋律交换,5-8小节四次音区移动,以及9-12小节每小节环绕型音程的音区移动,这种音区的移动手法甚至贯穿全曲,另外为了增加矛盾冲突和力度对比还运用了双手反向运动的手法,为后面的乐思发展做好铺垫,如:61-64小节,85-86小节,见谱例8。

谱例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87-88小节及93-94小节还大胆运用了双手演奏平行八度的手法,最后还在89-91小节运用了六对四的节奏手法,全曲还大量使用了柱式和弦和分解和弦的织体,使作品织体充满变化,作者用这些手法表现出从内心为祖国担心彷徨、到悲愤呐喊的爱国情思,同时也体现了这首作品高超的艺术性。

五、作品处理中,技术、思想、情感的融合

经过以上四方面分析、归纳、总结,练习了提炼出来改编的主要二声部到三声部复调曲谱以后,再来看看如何把这些内容很好地运用到实际演奏中去,首先要了解肖邦的生平性格,肖邦表面上是一个多愁善感、喜爱幻想、生性孤独、温文尔雅的人[9],而实际上舒曼说他是一个“最勇敢、最骄傲、最富有诗意灵感的音乐家”[10],还要了解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中的音乐演奏表演术语。在肖邦短暂的一生中,有接近一半的生命是在异国他乡的巴黎度过,1830年他20岁离开波兰时,波兰正处在反对沙皇专制的起义之时,后来起义失败祖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而肖邦只能用他的作品去鼓舞人民的斗志,也只能用音乐抒发自己对祖国和亲人的怀念祝福以及为祖国和人民的呐喊之意,在他后半生的作品里,大多数是表现这些思想和情感的,所以有人称他为悲情的,他称自己是“波兰的孤儿”。这首作品完成于1833-1837年间,这也是他流亡巴黎所作,极富有革命的热情,从开始的弱奏到很弱,再到极具反差对比的强奏,节奏从疏散到密集,音区从最高到最低的拉伸,此起彼伏,预示着从哀怨到愤怒到呐喊的疾呼,作者借用冬天呼啸凛冽的北风或如枯木不畏寒风酷暑的精神,采用爆发式的急速音流,鼓励波兰人民拿出奔流不息的斗志,与沙皇作坚持不懈的斗争,那些环绕式的音程高低变换,更像是描写波兰人民勇敢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整首乐曲使用连续的六连音犹如不可遏制的战斗力量,呼吁人民斗争到底,坚持不懈,左手出现的主题音调仿佛在一次次地吹响斗争的号角,又似在告诉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等待着他们,最后的结尾部,由于使用了反向进行和平行八度,又好似号召大家齐心协力共赴美好明天,胜利在召唤着我们,不要气馁,继续加油。当然要想表现好这首作品,最重要的还要有精湛的演奏技艺,把情感和音乐互相交汇融合在一起,尽情地抒发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冬风》,做到人琴合一,才能弹出他心灵的柔和和他刚毅的精神。

总之,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盲目的进行练习,要学会动脑子找规律,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首乐曲不是一首简单的主调乐曲,是一首隐藏起来的多声部复调作品,可先使用经过分层提炼出来的冬风主要二个声部的乐谱进行分声部练习,再学会用耳朵听着进行由两声部到三声部及多声部练习,然后结合学习肖邦的生平、性格、创作背景,和声、调式调性、织体结构等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演奏,融入理解和感情,有表达、有技巧的练习,再经过理论上的分析处理可以使学生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学生练琴效率,最后达到出神入化,如临其境的表现效果。

注释:

[1]许丽雯.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钢琴曲与器乐曲[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01):76.

[2]社余杰,先 刚,毛佩洁.肖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8.

[3]林 育.怎样弹好肖邦钢琴练习曲[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74.

[4][德]古·扬森.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41—48.

[5]吴国謧,高晓光,吴 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302.

[6]戴定澄.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54.

[7]吴国謧,高晓光,吴 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302.

[8]钱仁康,钱亦平.音乐作品分析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1:19.

[9]乐 山.外国音乐家轶话[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51.

[10][德]古·扬森.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陈登颐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41—48.

猜你喜欢

冬风织体小调
g小调赋格(钢琴小品)
秋日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冬风
Colorful you
冬天的风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小调[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