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具匠心巧设计,聚焦“双减”乐实施

2021-01-19刘丽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53期
关键词:提质增效作业设计双减

刘丽娜

【摘要】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巩固所学知识,内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手段。“双减”背景下,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业是有效的突破口。以作业设计为抓手,设计具有构建联系的作业,可以助推学生整体建构知识;设计分层作业,可以有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及时做好作业的评价与反馈,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作业效能,从而真正做到作业减量、提质、增效,达到助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作业设计;提质增效

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评价、反馈和进一步设计课程的依据。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机械重复,脱离生活、乏味无趣,缺乏应用意识。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深恶痛绝,倍感疲惫,严重打击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不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双减”政策提出“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下学科核心素养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作业设计迫切需要变革。如何打破传统作业设计模式,设计出科学有趣、符合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达到减量提质增效的目的?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设计具有构建联系的作业,助推学生整体建构知识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具有结构性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学生从结构中学到的原理,容易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去。”过去,教师设计作业往往是以单一知识点,或课时内容来进行设计的。这样的设计,只关注了学生对本课时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它给学生带来的是对知识碎片化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和数学学习综合能力的成长。这也是学生解决只包含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完成得很好,当需要综合运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时,学生错误率高,感觉困难的原因。

以小学数学学科素养为核心,设计体现知识间内在联系和层级关系的作业,通过作业的方式做好知识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和衔接,有利于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比如,学生学完“倍数与因数”的知识后,在单元整理与复习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的作业。学生对作业表现出很高的兴致,作业完成的质量也很好。

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倍数与因数”单元知识,而且能让他们在梳理过程中发现倍数与因数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再如,学完“小数除法”这一单元后,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总是出现同样的错误。仔细分析后发现,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无法将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除数是小数的计算当中来。如何帮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原因,改正错误呢?笔者布置了一道以小数除法易错题收集与分析为主题的数学小报作业。

数学小报比起单调的错题集让学生更有“新鲜感”。它让学生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体构建知识,提升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二、设计分层作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因材施教。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同样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布置作业时,如果都是基础题,那么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就会觉得没有挑战性,只追求速度,完成后不检查,养成只追求速度而不求质量的浮躁的作业习惯。如果作业太难,學习能力强的学生有兴趣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却要费大把的时间去思考,仍不得其解,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学习信心。

2021年4月25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提出“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分层作业可以根据学生思维能力达成水平,在减量提质增效的前提下,将作业设计成不同的等级,学生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等级完成作业。

如,学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必做题A,有能力的可以继续选择剩下B、C、D的其中一道或者两道题完成。

这样设计的分层作业,即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选择挑战性强的题目完成,也可以让学习困难的学生避开那些“啃”不了的难题,选择基础性的题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完成。从而做到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创新作业类型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中指出要“创新作业类型方式”,要“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还要“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类型基本上都是书面作业,作业内容单调枯燥,远离生活,无法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美国当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曾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要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创新作业类型,设计具有探究性、实践性、跨学科综合性的作业。如,调查实践、数学日记、手抄报、制作思维导图、手工制作等,完成作业的主体既可以是个人,是小组,也可以是全班学生,甚至可以是亲子合作。如,学完“设计秋游方案”后,笔者布置了“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材料和数据,设计一个全家人寒假出游的方案”的作业。

这种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主题的实践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促进亲子间的关系,达到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四、做好作业的及时评价与反馈,充分发挥作业效能

“精选、先做、全批、及时反馈”是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准则。“双减”文件对作业的批改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要加强面批讲解,通过作业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尤其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由此可见,作业作为课堂的延续,光是学生完成作业还不行,还需要教师及时地批改,认真地做好作业的评价,才算完成“作业程序”。

作业评价承载着育人导向。在批改作业时,我们除了采用等级评价,还可以采用简洁的鼓励性语言、小印章等激励方式的点评。同时,还可以制订作业激励制度,如,作业完成优秀达到一定的次数就可以奖励免一次作业、发信息向家长表扬等。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追求高质量作业的良好品质。在批改作业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讲解,及时反馈,并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总之,以小学数学学科素养为核心,立足单元整体,构建具有联系的作业,创新作业形式,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及时批改反馈,就能实现“双减”政策提出的“减量提质增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2012.

[2]陈雪莲,陈惠芳.数学作业设计的点滴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12).

[3]陈斌.核心素养培育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 2020(3).

责任编辑  胡春华

猜你喜欢

提质增效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扁平化管理的精益烟叶生产模式的实践应用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新形势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提质增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