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管理的研究

2021-01-19龚天玲

求知导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幼儿教育

摘 要:幼儿对上小学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在幼小衔接阶段,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特点,将规则要求融入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強对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设计任务游戏,让幼儿能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我管理;规则游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4-0005-03

作者简介:龚天玲(1994.3—),女,江苏省启东市北新幼儿园,副园长,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人生第一个集体向另一个集体过渡的阶段,对幼儿来说,由于作息时间、学习内容与教育教学的不同,其进入小学将面临各方面的考验。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必须就生活学习各方面对幼儿加强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应为每一个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2]。”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幼儿形成时间意识、任务意识、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懂得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那么,幼儿教师该如何利用任务游戏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加强时间管理,培养幼儿合理的作息习惯

小学作息时间与幼儿园大班作息时间是有区别的。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一年级的哥哥姐姐什么时间上学、什么时间做操、什么时间参与学习活动、什么时间吃午餐,让幼儿将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做对比,了解小学学习时间比幼儿园集体活动时间要长、学习任务要重,将会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而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欲望[3]。

(一)玩小游戏,知道珍惜时间

大班下学期,幼儿开始认识整点、半点,知道秒针走一圈就是一分,分针走一圈就是一小时。基于此,教师可以提出“一分钟可以拍球多少次?” “一分钟可以跳绳多少次?”“一分钟可以看多少页图书?”等问题,让幼儿知道时间在不停地走,只有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学习,努力进取,才能让自己更优秀。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设计小游戏“一分钟,你整理好了吗”,要求幼儿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内,尝试将书本整理好放进小书包,将铅笔、橡皮快速放进文具盒,再将文具盒关紧,放进小书包中放文具的位置,拉好书包上的拉链,背上小书包,站到教师指定的集合地点,等待放学,从而让幼儿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为上小学做好准备。

(二)玩大转盘,了解小学作息时间

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记忆小学作息时间,教师可以将小学作息时间刻在大转盘上,带领幼儿玩大转盘游戏。教师可以将小学生7:00起床、7:30上小学、8:00开始集体活动、9:30升国旗做早操、10:00继续集体活动等时间表以大转盘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转动大转盘,指针指向哪,就让幼儿就跟着做相应的动作,初步熟悉小学作息时间。特别是当指针转到集体活动时,幼儿需要坐端正、挺起胸,做认真听讲的模样。这样,通过趣味游戏活动,幼儿既认识了整点、半点,又对小学作息时间有了初步了解,激发了上小学的欲望。玩大转盘的游戏加强了幼儿的时间观念,教师的有意提醒也让幼儿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知道该在哪个时间段完成哪项事情,做事不能拖拉,不然会影响下面活动的开展。

(三)运用快乐大转盘,让幼儿学习合理规划作息

大班幼儿已经对时间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师可通过“认识时钟”等教学活动,让幼儿将时间概念与日常作息结合起来,在玩中形成时间观念,提高幼儿合理规划时间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数学游戏区投放“快乐大转盘”,将幼儿园与小学作息时间表贴在大转盘上,让幼儿转动转盘,看图记忆时间,即幼儿园几点入园、几点做早操、几点开展集体活动、中午几点吃午餐,小学又是几点入校、几点做早操、几点开始上课、几点吃午餐。幼儿在看图记忆时间的过程中,认识了整点与半点,了解了小学生活,学会了合理规划时间,了解了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任务,培养了时间观念[4]。

教师也可以让幼儿观察当地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视频片段,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才能适应小学生活[5]。有的幼儿看视频后发出感慨,自己不能再睡懒觉了,需要早点起床。教师问:“早晨醒不了怎么办?”其他幼儿积极帮助他想办法,如请妈妈喊自己起床,或者买个小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幼儿在讨论交流中加深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并积极想办法改变不良作息习惯,以适应小学生活。

二、通过任务游戏,提高幼儿的责任意识

到了小学,学生不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为班级服务。比如,值日工作不再是幼儿园的意愿式,而是小学里的安排式,轮到谁,他就必须认真打扫卫生,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否则会影响集体荣誉。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任务式小游戏,加强对幼儿劳动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6]。

(一)引导幼儿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在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增多,且需要学生合作完成。因此,在幼儿园,教师应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培养幼儿与他人协作的能力[7]。

比如,午餐过后,放餐具的盆子很重,幼儿一人端起盆很吃力,如果两人一起端盆,不仅轻松许多,还能增强幼儿之间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加强劳动教育,提高责任意识

幼儿园有保育员,很多劳动工作由保育员来做。到了大班下学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给幼儿创造劳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劳动能力,增强责任感,如让幼儿搬桌椅、扫地、拖地,时刻保持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8]。此外,教师也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鼓励幼儿在家整理房间、洗碗、洗衣服等,使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提高家庭责任感。这样到了小学,幼儿成为小学生后,就会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卫生,自然而然地形成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劳动活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和劳动任务[9]。

(三)创设任务游戏,增强任务意识

任务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及任务要求的认识。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创设“小兔运萝卜”“小松鼠运糧食”等任务游戏,让幼儿帮教师将表格送到保健室,让幼儿带着任务完成游戏,增强责任感和自信心。

三、增强幼儿注意力,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的集体活动时间比幼儿园的时间长,每节课都有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因此,在幼儿园,教师有必要对幼儿进行思维方面的训练。

(一)记忆力小游戏,增强幼儿记忆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有很多,对此,在幼儿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比如,教师可开展小游戏“什么不见了”,将五样不同的玩具放在桌上,首先,让幼儿记忆这五样玩具,然后让幼儿转过身去,教师悄悄拿走任意一样,要求幼儿转过身后观察,并准确说出哪个玩具不见了。随后,教师可以随时增加玩具数量和种类,增加记忆难度,以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

(二)开展数学思维游戏,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大班幼儿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组成与加减”知识,教师可以将算式题制成卡片,带领幼儿玩抢答游戏和接龙游戏,以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由于幼儿喜欢玩拼图,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各种图片,让幼儿用图片拼出帆船、城堡、火箭等,以提高幼儿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大班下学期,幼儿对空间有初步的感知,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几块积木拼成一个新的形体,让幼儿“数积木”,将形体中的积木都找出来,以提升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测量类游戏,如“量一量裤子有多长”“比一比树叶的大小”“数一数有几个回形针”。对图形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将图形拼成有趣的动物,如小猪、小乌龟等,让幼儿数一数有几个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由于幼儿对“找不同”的游戏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找不同”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观察、比较、分析,进而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小动物住在哪里”游戏,让幼儿掌握“上下左右”方位词,提高方位判断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开展各种数学小游戏能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趣味游戏也能让幼儿养成专注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还可以对幼儿进行听力训练,如给幼儿听音乐,让幼儿准确地打出节奏;让幼儿听一段故事,复述出大概内容,或鼓励幼儿续编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赛跑、跳绳、拍球等游戏,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以健康的体魄迎接小学新生活。当然,教师还要重视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管理好情绪,提高幼儿的自律水平

自律应是一种自觉行为,是幼儿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的一种良好习惯。要想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幼儿提高思想认识,严于律己。

(一)做自律型教师,给幼儿起榜样作用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幼儿树立榜样。要想让幼儿有良好的坐姿、站姿,教师首先要给幼儿做示范,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儿,用实际行为表现为幼儿做好榜样,使幼儿严格要求自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律水平。

(二)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防止幼儿产生退缩行为

对散漫的幼儿,直接要求其样样达到自律,是不可能的,太重的任务可能会让幼儿产生行为性退缩,不利于幼儿的成长。教师可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从细微处着手,逐渐加强对幼儿的自律要求,使其在完成一件件小任务中,逐步提高控制自己情绪与言行的能力。比如,有的幼儿总是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的书包,对此,教师可将“整理小书包”这件事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先要求幼儿整理好文具,一段时间后,再要求其整理好书本与其他书包里的杂物。这样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能让幼儿逐渐达到教师的要求,学会整理小书包,并做到严于律己。同时整理小书包的任务,也能让幼儿感知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进而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多赞赏与肯定,用正面教育法指导言行

赞赏与肯定是幼儿形成正确行为意识最好的 “催化剂”,因此,要想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教师就必须多观察幼儿,从日常接触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多赞赏与肯定幼儿,以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比如,大班幼儿教师在一次户外游戏观察中发现乐乐对足球很感兴趣,他总能很快地用脚背将球运到指定地点。教师表扬了乐乐玩足球游戏时遵守规则的行为,同时指出个别幼儿总喜欢用手去碰球,违反了足球规则,希望其能加强自律,加以改正。对于犯错的幼儿,教师不能总是进行批评教育,说一些否定幼儿的话语,这会让幼儿陷入自我怀疑,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对个别自律能力较差、经常犯错的幼儿,教师更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而要耐心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使其积极改正错误。总的来说,教师应多用赞赏与肯定的话,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规范,进而使幼儿形成更高的自律能力。

(四)管理好情绪,鼓励幼儿与同伴和睦相处

由于幼儿精力旺盛,教师要适当提醒幼儿管好自己的情绪,不与他人发生矛盾,与同伴和睦相处,从幼儿的生活、学习各方面加强对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活动中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动怒,应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随意发脾气,不与同伴发生冲突;听他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结 语

总之,在幼小衔接教育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自我管理方面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时间管理能力、任务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让每位幼儿将来都能尽快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兆弟.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20(34):175-176.

[2]郭阳芳.浅谈如何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56-57.

[3]李训楠.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策略探寻[J].情感读本,2019(29):30.

[4]白耀东.幼儿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5(04):5.

[5]章小华.浅谈幼儿早期教育自律能力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3(04):82.

[6]陈雨诗.新时期幼小科学衔接教育模式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185-186.

[7]杨雯珺.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现状与研究[J].科技风,2021(31):186-188,195.

[8]蒙芸芸.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47-148.

[9]吕娟.“幼小衔接”的现实矛盾、深层原因及应对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6):5-6.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幼儿教育
试论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施及价值
试论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新形式下研究生会在研究生自我管理模式中导向作用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基于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业务能力提高的理论分析
信管专业生产实习过程自我管理的实现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