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科研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策略

2021-01-19黄举泮

中国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政治

黄举泮

新课程改革是面向“未来教育”组织实施的,旨在全面推进中国学生素质教育深化、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宏观的“新课程改革”框架下,具體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理念、方法、评价等都要求做出创新,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引路人更是责无旁贷。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主观上转变认识,不甘于只做一名任劳任怨的“教书匠”,还应通过增强学习力,不断提升自我专业能力,努力成长为一名“专家型教师”,深挖自我职业生涯的价值,实现社会给予的教书育人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能依据客观条件(如学生、教材等)灵活实施教学策略,以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相对应的要成为“专家型教师”,就要有较高的教育科研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日常课堂的高效教学,就离不开课堂教学方案的不断创新。科研的素材来源于教学,而教育的高效实施依赖于科研成果的指导,二者同为一体,相互影响,彼此促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也明确要求:“为保障课程实施效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要根据课程标准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师素质的要求,做好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工作。”

一、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融合的逻辑分析

透视教育现象,不难发现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其中,教育科研泛指运用科学方法、工具、途径等对教育现象进行剖析,从中总结规律、建立理论范式。而课堂教学则是运用教育方法、工具、途径等对教育对象传播知识,其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如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并在一定知识架构之内自主创新。聚焦具体的学科,如果将课堂教学的价值定义为传授已知,那么教育科研的价值就是探究未知,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典型性更加明显。

一方面,教育科研为课堂教学提供创新依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属于社会人文科学范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以信息输入为主的教学方式,容易带给学生枯燥、乏味的体验。教师应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或问题进行归类总结,通过校本教研或课题研究等教研手段,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工具、方法等融合于课堂教学中。例如,《标准》中提出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本质上就属于教育科研成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适当拓展,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够为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扩充、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为教育科研提供验证媒介。教育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范式等是否合理,必须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如什么是民主监督,作为中学生如何参与民主监督等内容。尽管教材都有所描述,但因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阅历,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专题分析,找出更适合的教学方案。师生之间、教材教法之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互动,可建立双向反馈机制,能够及时发现教学方法、思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纠正和调整教育科研方向。

二、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有效策略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和教法的创新占主导地位,以此为切入点构建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策略,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基于教师的融合策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将教师定义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它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综合角色——既是教学管理者,又是课堂引导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体——在具体学科视域下,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任务均由教师这一角色完成。

一方面,应当重视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推动专业能力发展。一般来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要经历三个步骤,分别为“教师—教育工作者—专家型教师”,从教师转变为教育工作者的前提,是要将以教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型为以生为本,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摒弃被动式、灌输式的教学弊端,要求教师从思想政治教学向思想政治育人转变。从教育工作者发展为专家型教师的前提,则需要将教师的应用型能力扩展为探究型能力。身为专家型教师要有别于按部就班的“教书匠”,在教学实践中不可一味地拾人牙慧,更要树立教育科研意识,依据学科特色提出创新理论、创新方法。

另一方面,通过校本研修等培训方式,促使教师具备实践、理论相互转化的能力。尤其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指引下,能够突出本地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善于挖掘、组织、运用本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确保教学目标与《标准》所列核心素养保持高度一致,逐步构建和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基于教材的融合策略

教材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依据,也是立足于该学科进行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基础教学载体。基于教材的融合策略构建,需要从顶层设计展开。当前我国在课程设置上划分三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的主阵地,可借开发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与现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搭配使用,以发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三重优势,进一步促进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效性。一方面,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本地教育资源,以教学实践为切入点,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充分条件。另一方面,结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最新成果,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实现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相融合。

3.基于教法的融合策略

教法的形成,既离不开对教育科研的潜心探索,更需要课堂教学的长期论证。因此,基于教法展开教育科研和课堂教学融合策略的探究,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面向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科研重心,应落实在思想政治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整合上,提出“互联网+思想政治”的范式。例如,多媒体情境创设、“线上+线下”综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综合评定两者融合的最佳方式。

综上所述,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出发,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需相辅相成,不能以狭隘的社会分工论去审视科研和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职能分配。本文基于教材、教师、教法三个方面提出融合的策略,抛砖引玉,以期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发展有所启示。

(作者单位:广东省阳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政治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刚柔并济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破次元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融椅
“超学科”来啦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