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典型问题及其解决

2021-01-19丁玉祥

中国教师 2021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素质评价

丁玉祥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切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由于中小学对综合素质评价功能、定位以及结果运用上存在着认识的偏差,客观上影响着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学生升学录取的关联性,如何有效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相关问题,有利于推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落地,并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学科育人方式变革提供有力支持。

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对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客观要求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引导学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既关注知识技能培养又关注人文素养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提供真实可信的参考依据,也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学生毕业标准和升学、就业的重要依据。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明确强调:“改进中小学校评价,突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探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客观记录学生品行日常表现和突出表现,特别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将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从《方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看,不仅提出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工作重点,规范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增加了将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及实践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而且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方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强化信息技术支持综合素质评价。因此,初中学校要主动强化过程性评价,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制度建设。要全面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实施,需进一步明确综合素质评价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平台,积极完善客观真实、方便适用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扎实开展评价工作,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挂钩,有利于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和考试招生录取中的关键作用,有利于发挥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成长和素质全面培养的导向作用。

二、影响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实施的典型问题及问题归因

1.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的典型问题

由于诸多现实问题影响,现有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存在着五个典型问题。一是评价过程欠缺支持环境,保障制度落实不够,实施的形式化倾向明显。综合素质评价由于缺乏有效过程保障制度,过程性资料积累和保存过于随意化,导致个性个体间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材料差异较大,不利于保持综合素质评价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二是评价观念的转变缺位,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一些教师、学校管理者对综合素质评价思想上轻视、行动上放任、管理上松懈,导致评价形式单一,评价信息不够全面,出现大部分综合素质评价的材料千人一面、多数雷同、缺乏个性、信度失真。三是评价方法不够规范,评价结果表达简单化,评价工作负担依然偏重。部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缺乏定性和定量的有机结合,缺少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介绍,单纯采取实物留痕,不进行典型性写实材料的合理筛选,导致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中雷同性材料过多,无法全面反映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状况,相反增加了家长和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负担。四是评价结果解释性不足,结果的区分度不够明显,招生录取中只能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部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过于笼统,结果区分度低,在中考录取中不能发挥其有效区分作用。有些地方将评价结果进行简单的量化赋分,但赋分分值缺乏合理性依据,导致结果解释性差,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效度。五是评价指标分解不科学,主观性太强,每个评价维度赋值不够精确,具有较大弹性。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内涵描述较为笼统,重要观测点不够明确,评价维度的赋值过于随意,学生过程性评价的写实性的佐证材料列举不够具体,导致学校和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时缺乏清晰的参照,从而偏离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2.影响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问题归因

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制约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学校国家课程的规范化实施,学生全面培养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形成了负向作用。从问题归因角度看,导致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评价认识缺位。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性缺乏必要清晰的认识,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简单化。二是缺少专业的师资。学校缺少胜任综合素质评价的专门教师,也缺少相对系统化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法指导的专业培训,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形式化。三是缺少深度研究。学校和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相关问题的深度研究,缺少必要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理论经验,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敷衍化。四是缺乏实施氛围。学校和教师对综合素质评价缺乏重视,学生和家长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在考试招生录取中没有发挥关键作用,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表面化。五是技术保障缺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管理中,各类过程性材料种类繁多、数量较大,由于缺乏过程材料的筛选和甄别,没有能够及时将各类过程性文本资料转为数字化资源,并上传网络平台进行存储和管理,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复杂化。六是课程方案要求缺失。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在课程实施中的要求脱节,缺乏对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等课程过程性材料明确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导致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虚无化。

因此,基于《方案》开展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影响因素的精准分析,形成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进的问题解决策略,能够为初中学校的各类课程的规范化实施,全面育人目標的落实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客观上说,基于《方案》实现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典型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规范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实施,有助于发展性评价改革的深入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对改变以考试评价简单代替课程教学管理的现状具有重大意义。

三、解决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实施的关键策略

顾明远先生指出“教育评价改革,关键在落实。强调立德树人,强调树立科学成才观念。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针对不同对象、各个学段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全面育人的课程意识不足,学校在支持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操作方案不够精心,支持综合素质评价过程实施的技术平台缺位或者系统不够稳定,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保障评价实施的校本制度不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还未能在考试招生录取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在综合素质评价的重点上,要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并积极寻求解决影响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实施关键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并制订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法,这有助于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具体来看,可以采取以下四种策略有效解决影响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问题。

1.规范评价程序

有效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程序,能够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公正性和规范性。在评价程序上,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避免人为干扰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流程。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小组总评的评价程序。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直接负责对评价工作的真实性、有效性的审查和认定。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如有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裁定,力求评价结果的科学和公正。

2.细化评价标准

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能够保障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因此要继续探索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抓住重点,使评价指标更具科学性。有些地区依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规定了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大方面二十项关键指标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优化,遵循“指标分解—赋值综合—等级评定”的流程,细化完善并形成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同时研制了具有地方特点的评价标准细则,从而保证评价操作的便捷性和评价结果客观性。如杭州市采用“道德与素养、劳动与技能、实践与探究、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艺术”六大维度;宁波市采用“审美与艺术、实践与服务、运动与健康、探索与研究”四大维度;还有的地区直接参考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基础性发展目标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大维度。从全国范围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维度的版本较多,若要形成一套涵盖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统一的指标维度,很难得到公认,需要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地域特点且易于操作的评价标准则。

3.健全诚信机制

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是引导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和实践过程。重视诚信机制的确立,积极引导参与评价的人员秉持育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工作导向,树立诚信品格,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应由班级评价小组提出更改意见,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定,并对更改缘由和经办人作书面记载,同时保存原始性评价记录备查。尤其是要记录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客观描述活动过程的具体事实。如典型事实材料、重要活动过程记录、研究报告、论文、活动作品,以及照片、录音、录像材料、各种证书等。写实记录要描述要点、客观真实、有据可查。如有学生对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学校申诉机构申请提出,由申诉复议机构审核后公示结果。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要求和结果修改程序性的规范来进一步健全诚信机制,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4.强化制度导向

规范性的制度有利于综合素质评价组织实施,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对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认同度。为此,通过健全系列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性制度,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效性。具体包括:一是公示制度。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的运用等,应向学生及其家长做出明确的解释并公示。评价结果应在班级公布,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接受监督。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学校评价委员会反映或投诉。二是申诉制度。对评定结果有异议者,可向校评定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诉和举报;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的,可向上级评定工作委员会反映。三是评估制度。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要加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督查评估,全面了解有关评价工作组织与实施进展情况,及时纠正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5.发挥技术支撑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支撑作用,基于系统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观测要点,开发支持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材料可浏览观察、可实证留痕、可量化分析的电子化平台,方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利于家长了解评价结果、社会监督评价过程材料真实性,形成围绕学生立体化成长数据的分析应用平台,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报告的科学性、公信力和含金量。学校借助等级性评价,以星级评定为主要评价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工具便捷功能,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差异化;可以借助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平台网络查询和在线评价功能,支持教师、学生、家长多角色参与线上查询和线上综合素质评价;支持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性数据的积累,注重实证,形成可视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写实材料,支持音频、视频、图片等多种格式呈现;能够自动生成各类与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的数据报表、班级评价报表,保证多维度统计分析评价的结果,多种类型报表可视化呈现,为班主任和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日常管理提供大数据分析辅助工具;并适应多终端支持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查询、浏览以及数据上传,保证综合素质评价过程操作的便捷性、精准性和保密性。

参考文献

[1] 熊伟荣.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及其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6(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EB/OL].(2013-06-08) [2020-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1306/t20130608_153185.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EB/OL].(2002-12-27) [2020-11-20].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3/content_62173.htm.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6-09-19) [2020-11-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609/t20160920_281610.html.

(作者單位:南京市教学研究室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初中生素质评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