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胸腔内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分析

2021-01-19张旭鹤刘世祥周伟力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气胸引流术创伤性

张旭鹤 刘世祥 周伟力

(1.渭南市华州区人民医院普通外科,陕西 渭南 714100;2.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急诊外科,陕西 安康 725000)

创伤性气胸属于临床常见外科疾病,其大部分因肋骨的骨折断端损伤、刺破肺部,或气道压力上升造成肺、支气管破裂,或暴力造成机体支气管、肺组织的挫裂伤[1]。现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小量的闭合气胸能自行吸收,传统采用胸腔内闭引流术,但并发症比较多,不利于术后恢复[2]。近年来,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开始被应用于临床中,临床应用效果良好[3]。本研究旨探究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治疗创伤性气胸的临床效果,现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诊治创伤性气胸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3.65±9.18)岁,就诊时间(2.19±0.85)d,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8例,高空坠落8例,砸伤7例,刺伤2例;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58±8.82)岁,就诊时间(2.35±0.91)d,致病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空坠落7例,砸伤7例,刺伤2例。纳入标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确诊为创伤性气胸者;资料完整者、主动配合者。排除标准:手术禁忌症者;非创伤气胸患者;伴发出血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疾病者;妊娠、哺乳期疾病者;免疫血液疾病者;心理精神障碍疾病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临床检查、对症干预处理,对照组予以传统胸腔内闭引流术,在锁骨中线的第二肋间常规消毒以后,浓度2%利多卡因局麻处理,做1cm切口,皮下组织进行钝性分离,留取腔道进行引流管置入,引流管选择6mm硅胶管,置入3cm,连接好水封瓶,临床操作过程需要防止肋间血管、神经损伤,引流管胸壁固定好,切口严密缝合,覆盖无菌辅料,完成胸腔闭式引流处理。研究组予以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患者选择平卧位,在锁骨中线的第二肋间常规消毒以后,浓度2%利多卡局麻处理,静脉穿刺针完成穿刺,进行导管钢丝置入,穿刺针退出后,皮肤扩张,选择12G PICC导管胸腔置入,连接好水封瓶,钢丝拔出以后,切口缝合,胸壁固定导管,覆盖无菌辅料,引流期间严密监测,注意预防感染、引流管事件等发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 观察、分析两组手术疗效指标:穿刺、肺复张、下床活动、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等情况;采用VAS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疗效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穿刺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指标

2.2两组疼痛度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术后1 h、术后6 h及术后24 h疼痛指标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度指标比较分,n=3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出现感染0例,皮下气肿、出血、肺水肿、引流管事件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11.43%;组出现感染、皮下气肿、出血、肺水肿各2例,引流管事件3例,并发症发生率31.4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创伤性气胸传统采用胸腔内闭引流术,其引流管粗,患者疼痛感明显。近年来,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因引流管细、软,对于肌肉神经的损伤小,并能有效引流肺部气体,达到治疗目的[5]。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果与张富军[6]结果相符合;且研究组术后1 h、术后6 h及术后24 h疼痛指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表明患者应用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能有效缩短穿刺、拔管与下床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加快预后恢复。分析原因,创伤性气胸患者临床主要为气促、心悸、胸痛、腹痛、肩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恶化,严重危及生命。因此,创伤性气胸患者需要及时引流肺内气体,本研究中,对照组选择传统胸腔内闭引流术,其可进行胸膜腔气体有效排出,进行胸腔负压维持,但引流管粗硬,患者疼痛程度更大,容易出现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而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其是微创技术,切口比较小,临床操作比较简单,引流管软,患者疼痛感比较轻微,机体胸壁肌肉相关神经影响比较小,患者术后不需要止痛药服用,更具临床安全性,能有效缩短穿刺、下床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疼痛感,临床应用效果显著[7]。同时,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出现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11.43%比对照组发生率31.43%少,进一步证实创伤性气胸应用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能显著减少发生并发症,利于预后康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创伤性气胸应用微创胸腔内闭引流术治疗,能有效缩短穿刺、下床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度,降低发生感染、肺水肿、引流管事件等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质量恢复,具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气胸引流术创伤性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