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融合
2021-01-19王开银昌吉学院
王开银(昌吉学院)
文化自信是维系一个国家在全球化生态中自我认同的标志符,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中踽踽前行的指路标,更是全体人民形成凝聚力、向心力的催化剂。文化自信既不是凭空而生、亦不是虚构创设的,它的形成源自于不断的文化积累,逐步构建起支撑民族信仰的精神大厦。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聚焦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支脉,对于构建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水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代表了与“水”(物质形态)相关的文化形态总和,与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对全球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水文化,促进汉语言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文化自信视域下语文教育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由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专家合著的《中华水文化概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年2月第1版)一书,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水文化的独特底蕴,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其与汉语言文化融合的可行性。品读全书,具有如下三大特色。
一、从水的物象特点出发,辨析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内在联系
除去绪论与第一章“水与社会”总论,本书用五部分阐述中华水文化的内涵,开篇从水的物质形态特点切入,即以第二、三两章解构物态水文化构成,其余精神水文化、地域水文化、行为水文化、时代水文化各占一章,篇幅足以表明,水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水的物象”,其特点恰恰是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衔接点。水的物象是指水的客观存在形态,小溪潜流、江河湖泊、瀑布汪洋、运河水坝等均属于水物象范畴,而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化重点表现的对象。如李白笔下瀑布之水自九天倾泄而下,如曹操歌以咏志赞叹沧海浩渺无垠,如杨万里诗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水的不同物象特点,衍生出多样性的汉语言文化叙事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语言文化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文学创作中,提及江南之水多为婉约清丽,语言风格倾向细腻灵动,提及北方之水多为粗狂豪放,言语之间尽显宏大气魄,因水的物象差异造成汉语言文化不同发展方向,可见一斑。
二、从水的意象内涵着手,解读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相互影响
除物态水文化外,水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水文化,它形成的基础是水的意象,即人主观情感作用下形成的水的艺术形象。许多汉语言文化中推崇的道德品质、人生态度、处世规则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从水文化中衍生出来的。如中国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认知源自于水无垢、无味、无色的物象特点,经由人的主观情感加工创造,转化为不染纤尘、坦荡君子的象征。同时,汉语言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创新,词汇、语义、时态等在不同情景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导致水文化的内涵愈加丰富。例如,同样缘自水无垢、无味、无色的物象特点,在当代互联网语用情景下,人们会用“太水了”形容缺乏实质性内容,这时水的意象与“君子之交淡如水”大相径庭,情感上一褒一贬、认知上南辕北辙。本书从宏大的社会演进维度审视,强调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而人们能够从水文化中信手拈来、快速创建“潮词”,以丰富当代汉语言文化系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三、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探究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融合方式
狭义上的文化自信,可以理解为文化受众对自身文化系统的高度信任,本书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中国人对水文化价值的深信不疑,如从水的物象中孕育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从水的意象中参悟出风水观念等。在文化自信的加持下,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融合相得益彰,具体融合方式有两种。其一,以水为中心的“发散性融合”,诸如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水袖、水帘、水烟、水韵等词汇,取自水的物象的某一方面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固定的汉语言文化表达方式。其二,以水为喻体的“跨域性融合”,如用来形容军民关系的“鱼水之情”,用来表达关系相近的“一衣带水”。整体上,掌握水文化与汉语言文化的融合方式,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