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化在水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分析
2021-01-19陈道雷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陈道雷(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汉语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色,它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底蕴土壤之中,又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这是由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决定的。一方面,汉语言是传统文化的标书工具,文字、符号、词句、语篇等不同要素奠定了传统文化的言说范式,而一旦脱离汉语文化语境,汉语言的工具价值就如无根之木、必然无据可依。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创新,这有赖于汉语言体系的不断自我进化,如表述方式创新、时代潮词发明、能指所指转换等,因此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汉语言语用规则。中国宏大的传统文化如同千里沃野,水文化则是一块重要的“自留地”,为汉语言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落脚点。在时代更迭下,汉语言文化从多个角度向水文化渗透,在水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郑晓云编著的《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一书收录多篇经典文章,从大众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三个领域,论述了汉语言文化对水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影响。品读全书,有如下三个显著特色。
一、立足大众文化情境,揭示水文化历史变迁
《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是一部文集类专著,共收录了36篇与水文化相关的文章,时间跨度20余年、洋洋洒洒40余万字,涉及题材之繁、问题探索之深、涵盖领域之广,在国内外类似著作中是不多见的,具有很高的学术性与权威性。本书的研究基础是物态水文化,作者从水危机视角切入,系统分析了我国水文化的历史变迁,深入揭示了人与水的历史发展关系,指出水文化历史变迁的本质是“一个文化动力学过程”。而在众多动力构成中,汉语言文化显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物态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包括饮用、洗涤、灌溉等,经由汉语言文化的加工转化,水的物理形态演变出一系列文化意象。例如,书中《从水文化到水建筑》一文提及我国水井文化的历史变迁,它作为一个大众取水的水工建筑,引申出“市井”这一意象概念,用以指代汉语言文化语境中的城市环境,再进一步的发展中演化为特定的汉语言文化状态,如“有水井处就有柳词”的说法。整体上,在大众文化情境中,汉语言文化实现了水文化的抽象发展,促使其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二、依托民族文化精神,阐明水文化发展脉络
放眼全世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有独特的象征符号,如果追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缘起,与水文化发展历史进程密切相关。从汉语言文化成果出发,“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都江堰治水象征着中华民族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坎儿井象征着中华民族先进的智慧。结合所列举的相关案例、观点,本书详细阐明了中国水文化的发展脉络,即汉语言文化实现了水文化的领域细分,形成了相对独立、相互借鉴的表述形式。如汉语言文化经由神话故事范式塑造了精神水文化,利用科学工程范式塑造了实用水文化,利用农业技术范式塑造了地域水文化。走出古代社会场域,水文化的发展脉络并没有中断,本书所提出的“共享水”“水滨城市”“城市排水系统”等主张,可以看作是时代水文化(或“生态水文化”),这也是汉语言文化对水文化发展的创新。
三、聚焦生态文化特色,探索水文化创新模式
本书规模虽大,但主题突出、主次分明,重点探讨了生态文化视域下的水文化发展,汉语言文化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汉语言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万物协调,这也是生态文明的中心思想,转化为当代汉语表述方式,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水本身是重要的生存、生活及生产资源,从汉语言文化中提炼水生态文明理念,对于改善人水关系、引领水文化进入全新历史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沉淀和积累,其中涉及水文化的内容,更多地是经验与教训,对于探索水文化创新模式,提供了大量借鉴。其中,汉语言文化中不乏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水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如介绍皮日休论汴河水利工程时,就采取了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应从长远价值出发,而不可计较眼前利益得失。现实中,水文化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如水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吸收汉语言文化中提供的水文化智慧,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