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肌电图对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评估价值

2021-01-19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室福建福安355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肌电图面瘫病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内科肌电图室 (福建 福安 355000)

内容提要:目的:分析肌电图对于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评估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73例,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检查后,对患者的病情评估情况,以及评估后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经过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检查,共评估重度患者11例,中重度患者20例,中度患者25例,轻度患者17例。并对不同病情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后,4类患者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并且发展期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其余两期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过对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针对患者病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示此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实际评估价值。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Bell麻痹或面部神经炎,其主要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的患者周围性面肌瘫痪,并主要表现为患者面部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鼓嘴等动作[1]。此类疾病属于临床神经内科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并且男女患者发病率接近,大部分患者均为单侧患病,少部分为双侧。由于此类疾病发病后将随时间推移,神经炎症反应逐渐加重并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临床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方针。通过对患者实施面神经功能评价,可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估,从而使医师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实施相应治疗。但仅采用此种方法无法有效反映患者面部神经损伤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后恢复情况,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无较显著帮助。本次研究即主要分析对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肌电图检查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以此为提升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做出参考。详细内容现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计73例,其中男37例,女36例,年龄28~69岁,平均(41.23±3.91)岁,疾病分期:发展期28例,静止期31例,恢复期1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肌电图检查,使用维迪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完成检查。调整检查室内温度至人体适宜程度,并使患者取仰卧位,使用酒精棉球对电极安置部位实施脱脂,待酒精完全挥发后,进行表面电极的粘贴与固定。尽量保持记录电极平行放置于面部肌纤维肌腹处,将刺激电极放置于患者耳下,使用超强脉冲刺激电流对患者实施刺激,控制刺激时限为0.1ms,完成对患者运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患者评估结束后,根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价,并根据患者疾病评价对其采取相应治疗。可以选择针灸治疗,取患者下关、地仓、阳白、合谷、太阳、颊车、颧髎等穴位作为主穴,并配合迎香治疗鼻唇沟已逐渐变浅患者;加攒竹治疗抬眉困难患者;加口禾髎治疗人中歪斜患者。进行电针治疗,调整频率为2~5Hz,30min/次,1次/d,持续治疗5d后休息2d,共治疗28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分析患者经过肌电图检查后患健侧波幅比大于40%、界于25%~40%、界于10%~25%,小于10%的不同情况结合其病情评估情况对应H-B量表,轻度表示患者H-B量表评级为Ⅱ级;中度表示评级为Ⅲ级;中重度表示评级为Ⅳ级;重度表示评级为Ⅴ~Ⅵ级。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治疗后评分变化进行记录,显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提升2级及以上;有效表示治疗后患者评级提升1级;无效表示患者经治疗后评级未变。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3.0软件完成研究结果中所有数据处理,并使用t表示研究中所有计量资料,使用χ2表示研究所有计数资料。结果中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间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患者经肌电图检查评价结果

通过对所有患者实施肌电图检查评价后,各时期患者均得到明确的疾病评估情况。其中发展期患者中中重度、重度患者数较多;静止期与恢复期患者均为轻度、中度患者数较多。详细数据见表1。

2.2 患者经对应治疗后治疗效果比对

将不同时期患者经过对应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互相比对,其中发展期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另两时期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1.患者经肌电图检查评价结果(n/%)

表2.患者经对应治疗后治疗效果比对(n/%)

3.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可于任何年龄段发病,并且男女患者发病率相对接近,并且患病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表现为单侧发病,仅有少部分患者为双侧发病。其发病原因相对复杂多样,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亦可由于单一因素引发[2]。面部突然受寒、遭受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均可导致发病。各种高危因素将会导致患者面部局部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痉挛现象,并引起面部神经缺血、水肿。由于人体面神经管为骨性腔隙,整体容积较为有限,若患者自身面部神经水肿明显,将会引起面神经受压迫形成周围性面瘫。同时,长期压迫将会导致患者面部神经逐渐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致使损伤严重化,降低患者预后。

患者发病后起病通常较急,并且可在1~3d内到达病情高峰期。患者将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耳后乳突区、耳内或下颌角疼痛,并逐渐形成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流涎、说话漏风等症状,难以完成鼓腮、吹口哨等面部动作,进食时有较大可能因咀嚼不充分,致使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间[3]。部分患者将可能伴有味觉丧失、唾液减少、听觉过敏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耳后疼痛症状将会加重,并引起面部额纹逐渐消失,睑裂变大,鼻唇沟变浅变平,患侧口角低垂等症状表现。由于患者在患病后,对其自身日常生活将会造成较为严重影响,并导致患者外观容貌怪异,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致使患者患病期间情绪低落,不愿与他人沟通交流,并出现抑郁、烦躁、消极等负面情绪,严重者可能有自杀倾向,导致后续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下降,治疗开展困难,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治疗此症以尽早诊断,尽早治疗作为治疗方针,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相应检查,确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处理,以及时控制患者病情。

临床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病情评估主要使用House-Bl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完成评估[4]。此种评估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可较为直接的完成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评价,使医师从一定程度上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但由于此种评价方法较为主观,且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划分较大,无法较为准确地反映患者面部神经损伤的真实情况,整体应用效果尚存提升空间。肌电图检查是通过对患者面部肌肉实施引导与记录其在活动时神经肌肉系统中生物电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了解患者神经肌肉功能的检查方法。肌电图检查整体操作简便、无创,较易为患者所接受。通过对患者肌电图检查结果的分析,可较为直观的了解患者电生理信号的改变,从而对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其后,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治疗,通过针灸治疗,可选取患者面部太阳、下关、地仓、合谷、颊车等穴位进行电针刺激,从而起到活血化瘀、引邪外出的作用,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经络,促进局部循环,提升整体疗效。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肌电图检查评价,发展期患者中中重度、重度患者数较多,而静止期与恢复期患者轻度、中度患者数较多。经过针灸治疗后,三个时期患者治疗效果均较明显,其中发展期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静止期、恢复期患者治疗效果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肌电图检查,可较为有效地对不同时期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指导后续针对性治疗的开展,有效提升整体治疗效果,是一种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的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经过对不同时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针对患者病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提示此种检查方法具有较高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电图面瘫病情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