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立与实施效果评价
2021-01-19陆兰芳
陆兰芳
帕金森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为主要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平衡能力、姿势及运动功能造成极大的威胁[1-2]。以往数据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死亡通常源自意外跌倒事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3-4]。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帕金森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类患者在就诊时需要有家属陪伴,再加之医院门诊人流量大,极易发生风险事件,引发护患纠纷。目前,帕金森病无法完全治愈,仅可延缓其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上,药物治疗仍是首选,而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5]。因此设立帕金森病护理专科门诊,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延缓帕金森病的发展极为重要。为此,本文就帕金森病护理专科门诊的设立与实施展开探讨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12月接诊的3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19年1-12月接诊的36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中帕金森诊断标准[6];临床检查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重症帕金森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伴有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及精神疾病;临床检查资料缺失。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0~82岁,平均(67.48±2.15)岁;病程2~9年,平均(5.24±1.15)年。研究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7.83±2.21)岁;病程2~9年,平均(5.17±1.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门诊工作模式,即叮嘱患者定时服药、饮食指导、常规宣教等。研究组设立帕金森病专科门诊,具体如下,(1)成立护理专科门诊,采取医护协作模式,每周定时出诊,出诊地点于特诊科,由功能神经科医疗专家、帕金森病专家及专科护理人员协同出诊。(2)出诊护理人员需具备以下几点条件:①相关专科学习经历≥3个月;②主管护师以上职称;③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耐心;④娴熟掌握沟通技巧,具备协调能力;⑤本科及以上学历。(3)专科护理服务范围。①口服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主要治疗方式,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该治疗方式是帕金病森重要手术方式,术后控制是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在此阶段,需配合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仪器检测、参数设定、视频资料采集、评估病情等工作。②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显著,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能为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判断依据。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使用帕金森病评估量表(MDS-UPD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③健康宣教。心理指导,帕金森病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慢性疾病,由于病程迁延,病情逐渐发展、患者自理能力丧失等因素,患者极易出现焦躁、抑郁等症状[7]。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用药护理,帕金森病患者用药种类较多,服药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时间进行个体化制定。为此,专科门诊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服药时间、药物名称、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开展全面细致的宣教工作,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饮食指导,帕金森病患者吞咽、运动、咀嚼等动作缓慢,极易出现饮食不均衡甚至体重降低的状况。门诊护理人员需详细宣教每天饮食摄入量,给予饮食摄入建议,叮嘱患者预防便秘等。④康复指导。帕金森病患者会出现较多的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包含平衡能力障碍、肌肉僵直及震颤、冻结步态、运动迟缓等,极易出现跌倒等风险事件。专科护理人员在患者就诊时需针对患者自身状况进行步态行走锻炼,指导正确的步行姿势,指导防止跌倒的方法、紧急处理方式、居家注意事项等;非运动症状包含体位性低血压、便秘、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吞咽障碍等。门诊患者及其家属常缺乏帕金森病相关知识,在患者就诊期间需开展相对应的健康宣教,促使患者掌握帕金森病相关知识,确保治疗安全性。⑤个案管理。帕金森病需长时间随访管理,从而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8]。门诊护理人员需在患者首诊时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定时进行电话随访,以便掌握患者的服药状况、居家照顾状况、疾病发展状况、心理状况及自理能力等,根据上述情况,适当的调整护理方案,针对性给予指导与帮助。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及康复锻炼依从性、心理状态、睡眠质量等。(1)依从性采取医院自拟调查量表,百分制,分为完全依从(≥85分)、一般(70~84分)、不依从(≤69分)三个指标。总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总例数×100%。(2)心理状态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评估,分界值为50分,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7]。(3)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进行判定,满分为10分,睡眠质量与评分呈负相关关系[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治疗及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比较 [分,(±s)]
表2 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比较 [分,(±s)]
组别 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对照组(n=36) 49.58±3.18 6.32±0.85研究组(n=36) 47.72±3.02 5.14±0.74 t值 2.545 6.282 P值 0.013 0.000
3 讨论
帕金森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是临床公认的严重运动障碍类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有数据显示,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约200万例,年发病率可达0.80%[9-10],再加之我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帕金森发病率显著提升。该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繁杂,会造成程度不一的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工作,需专人照顾,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有学者指出,通常帕金森病患者均迫切需要医护热情的关怀、指导与协助,而门诊临床医师工作量大,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11-12],为此,设立专科护理门诊极为重要,可为患者提供全面性、针对性护理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及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多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也是患者重要的治疗需求,保障充足的睡眠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护理专科门诊的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饮食、心理、用药、康复锻炼等方面个性化专业指导,能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的需求,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可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提升自身修养。
综上,设立帕金森病护理专科门诊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及康复锻炼依从性,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