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情推理教学的实践
2021-01-19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丁丽云
江苏省南通市八一中学 丁丽云
合情推理是一种比较自然、合乎情理、似乎为真的推理,依据固有的数学事实与正确的数学结论,或者以个人数学经验与直观进行推测,最终得出某些结论的一种推理,一般表现为凭借直观与联想或直觉等非逻辑思维形式。初中数学教师需主动渗透合情推理教学,带领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多种方法获得数学结论,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发挥问题导向作用,引领学生合情推理
教师首先可采用问题驱动法,积极发挥问题的导向作用,引领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合情推理,使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讨论得出相应的数学结论,帮助他们慢慢学会合情推理。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围绕具体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地呈现知识,带领学生不断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指导他们合情推理出数学结果,增强学习自信。
上述案例,教师由旧及新呈现教学内容,逐步提升问题深度,确保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使其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让他们在问题引领中合情推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善于结合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合情推理
针对初中数学合情推理教学而言,方法有很多,包括:直观观察、直觉、联想、实验、类比与归纳等。初中生具有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据此适当扩大实践操作的比例,为其提供更多动手探究的机会,组织他们在手脑配合中进行合情推理,顺利得出数学结论。
比如,在开展“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时,教师先要求学生列举一些三角形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学生可能说出自行车架、索道支架、大桥钢架、房屋人字梁等。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用三角形,并讲述:盖房子时,在窗框未安装好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为什么这样做?课件中同步展示图片,指导学生用三个图钉把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尝试扭动它,交流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形状不会改变。之后,学生用四个图钉把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然后扭动,发现形状会改变,随后在四边形的木架上再钉一根木条,将一对顶点连接起来,发现形状不会改变。
如此,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三次实验思考和研究规律,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发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让他们在手脑搭配中展开合情推理。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数学知识具有典型的工具性特征,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高效实施合情推理教学,教师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固有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与知识基础出发,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巧妙引入一系列生活化资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与探索这些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其养成善于观察与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进一步扩大发展他们合情推理能力的空间。
例如,在讲授“概率”过程中,教师先列举一组生活中的事件:抛出的铅球下落,购买彩票中奖,明天是晴天,过马路遇到红灯等,让学生判断哪些是随机事件,复习旧知识。接着,教师设疑:在同样的条件下,某一随机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那么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用一个数据来衡量该怎么求?组织学生进行生活中的抽签游戏:邀请5 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 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分别标有1 至5 的序号,随机抽取一个纸签,思考:抽取纸签的号码有几种可能?抽到各个号码的可能性一样吗?抽到5 的可能性是多大?组织学生结合生活化实验观察与研究,合情推理随机事件的概率。
教师紧密联系生活事件,组织学生探索什么是随机事件的概率,使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认识到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发展他们的合情推理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合情推理教学中,教师需依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灵活运用问题导向、实践操作与生活素材等多个途径,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合情推理,使其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