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海报设计的视觉前沿研究

2021-01-19张晓萌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海报设计形式设计师

张晓萌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风格时代下的海报设计

在早期的欧洲,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化急速扩展,文化艺术繁荣,安逸的生活与丰裕的物质使人们艺术审美要求日益增高。欧洲早期海报设计最大的风格特点就是对中世纪哥特风格的提倡推崇。题材多为以中世纪为中心,以古典神话为中心的倾向。彩色石板印刷的普及应用使绘画能逼真的印刷出来,使这时候的海报招贴设计主体转变为以图画为中心,色彩对比强烈,画面多表现为中心对称,字体出现繁琐的“美术字”,为达到花哨效果广泛使用类似阴影体、各种装饰体与主题想配合,达到了功能实用性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随着达达主义与未来主义艺术思潮的流行,表现在海报设计上体现出编排自由,杂乱无章,字体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版面上形成一个完全混乱无序的形式特点。强调视觉强烈,不在乎内容,表达潜在意识与自我。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设计师试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创作加工,例如多次曝光技术或将摄影与绘画结合创作,主要以照片的摄影拼贴方法创作插图,版式设计生动活泼跳跃,打破固有设计原则局限,大胆尝试新材料,打破材料以及运用方式局限,把握设计中的偶然性与机会性,探索新形式。设计师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作为舆论的手段力量,通过设计表达自己的立场,表现社会问题。在版面上采用非对称形式但追求平衡,简单理性,寻求内在结构。通常使用无衬线字体,简明扼要纵横编排版式为基础,平面装饰的基础仅是简单几何图形和纵横结构,形式开始遵循功能,理性思维之光开始在设计中闪耀。

德国的包豪斯学院在设计界掀起了强烈的波澜,设计中出现大量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倾向,在海报设计中信息功能分区,网格系统设计次序化,将装饰减少到最少,具有社会主义与民主色彩特征。版面编排简单,无装饰性字体,用照片拼贴、抽象摄影技术从具体生活主题中抽象出完全没有具象的形象,现代感强烈。一切元素如文字、插图等必须为版面最佳传达效果服务,信息分布讲究次序,设计师开始考虑大众化的设计,利用象征性图形代替文字直观传达信息。通过简单的网格结构和近标准化的版面公式达到设计统一,功能简明准确,基本采用非对称式简单纵横结构,使整个画面的信息传播更加简洁高效。内容决定形式,设计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性。将字体、插图、照片、标志与图案等以高度次序的方式编排,这些设计因素形成一致性与统一性,达到高度整洁和清晰的传达特点。达到正负形区域、明暗、曲线与直线、动与静的对比平衡。设计是解决问题,不仅是提供外形,是科学的过程,而不是个人艺术表现,功能与美学达到结合。

二、海报设计与新媒体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停留在信息传播的媒介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动态海报较传统海报较传统静态海报表现形式、内容更加丰富,趣味性更强。葡萄牙设计师Goncalo Duarte 的海报利用鲜艳的色调和抽象图形,风格来自于动画、设计和插图三者结合尝试。通常以矢量图为元素,以动画形式制作的GIF 格式,信息传播比静态海报快而丰富。而将海报设计与装置艺术相结合,将对象本质与变化快速表现,全面表达设计内涵,让大众对海报信息的获取由被动的接收转为主动的探索,吸引观众的关注度,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麦当劳免费咖啡的户外海报与装置结合,将咖啡豆装满在透明的玻璃广告箱中,并在玻璃板上标注时间的刻度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玻璃广告箱里所剩的咖啡豆越来越少直至没有,即代表着此次活动的结束。用装置艺术的设计方式言简意赅地传递出了海报宣传的主题内容。

在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设计也更加重视个人个体的体验,海报的设计与观众产生互动联系,让观众自身参与到信息反馈的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变得十分重要,在观众趣味的体验同时潜移默化完成信息交流。瑞典某护发品牌在地铁站安装的互动式宣传海报。在地铁还没到达,装置中模特的头发自然下垂呈静止,当地铁即将驶入进站,海报中的感应装置激活,头发飞动,让人错以为海报中模特的头发随着地铁驶入的风向产生变化,起到形式与功能传达兼具效果。在数字化时代,设计师们更加依赖于计算机软件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导致设计表达语言和表现手法的单一化,使得大多数设计作品显出如出一辙的机械意味,缺乏原创手绘表达能力,插画能表达独特的艺术张力,形式艺术感更强,更能满足现代人群审美需求。在国际海报展中许多入选作品采用涂鸦插画的形式表达,具有强烈的艺术性、视觉张力和明显的个人绘画风格,有着不可复制的特性,设计师的发挥空间大。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与具有现代气息的版式设计在合理编排下能形成趣味十足的对比,产生独特的审美趣味。例如在墨西哥国际海报双年展入选作品中,字母的随性涂鸦占主体内容,左上方进行文字信息排版,这样处理毫无违和感,并能很好地满足传达信息的功能需求。

采用新材料、新手法、新形式将不同的画面进行打散与重新组合,打破了视觉常规效果,在不同空间将不同元素进行排列与组合,突破传统工整排版,延伸画面效果,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电影《盗梦空间》海报设计,将女主角头像与城市的面貌反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怪诞的画面空间,将不同时空的场景与电影主角拼贴在一起反映其时空反转的电影主题。体现影片的宏伟磅礴的国际大片感,吸引大众眼球,激发观众观看欲望。在海报设计中的材料创新中,瑞典设计团队利用纸的可折叠性,在平面海报设计中突破常规,创造出一个三维画面,打破传统海报设计的空间维度,设计师在3D 制作软件中设计出马的结构,然后利用纸进行结构造型出马的立体形态。利用普通材料进行创新的立体表现,另观看者频频驻足。设计师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材料的材质特性,创造出不同的视觉表现形式,丰富视觉语言,给与观者视觉上的感官刺激,以达到传达的效果。

三、未来海报设计新风向

数字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设计平台,人类活动的全球化使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在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下,信息的高速流动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也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思考、行为方式以及艺术经验,这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化促发了设计观念的改变,就海报来说,突破了以往的形态而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空间。海报的应用范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拓宽,海报设计呈现出多种新颖的表现形式,设计作品不再是单一的纸媒形式,传统媒体界限在今天不断被打破,展现出跨界趋势,海报的多维化能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和体验,设计师要更多考虑关注新技术、新传播手段。

绘画注重视觉美感与艺术个性的体现,单纯运用的电脑技术制作的海报作品似乎缺乏了艺术性,而显得有些呆板、单调,因为电脑设计比较机械,缺乏自由性,在表现手法上远远比不上绘画形式的海报设计;而且单纯用电脑所“画”出来的海报设计作品很难达到用手绘效果制作出的海报作品那种高艺术性的表现形式。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升,观众越发欣赏富有强烈表现力与个性色彩的设计,融入绘画形式的海报设计更具有亲和力、人性的自然美。艺术是联会贯通的,要从绘画、摄影、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中获取表现灵感。

传统海报是以纸张为载体,主要以印刷为手段进行创作,其形态是受众者形成对海报的感知意象的主要因素。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的生产创造,其运用拓展了海报的呈现样式,延伸了传统海报的表现可能,带给了观看者全新的审美感知,使得海报设计的创作手法与思路得到拓展,设计师应当不断的尝试合理、恰当的表现材质,丰富的材质形式与海报内容表现结合,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更多感官进行浸入式体验。通过多视角的观察与设计,使之产生与多感官共鸣融合的关系,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的艺术表达凸显设计作品主体内容的思想,设计理念能够更精准的通过载体体现。

四、结语

现代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海报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手段与平台,设计师也要与时俱进,在视觉表现上使用科技尝试不同的创作,在其他不同的领域获取灵感,才能使观看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也要综合性考虑海报展示的方式,延伸扩大其信息传达的路径,才能拓宽海报设计的视觉表现。

猜你喜欢

海报设计形式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设计师访谈
陆方 海报设计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海报设计作品四幅
创意设计师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