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滁州学院为例

2021-01-19魏丽丽何雯宫瑱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魏丽丽 何雯 宫瑱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一、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发展概况

(一)传媒工作室定义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专业教师为主导,工作室为平台,专业知识学习为动力,项目为依托,技能实操训练为主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强化教、学、做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校企合作、产学互动,促进教学与就业衔接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发展情况

当今中国正处于传媒行业蓬勃发展时期,传统媒体的改进与完善,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兴盛,再加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为传媒工作室提供了一个宽松与便利的创业空间。各大高校也积极推进应用型全媒体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探索和完善“以产品生产为导向,以学生实操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的工作室模式,以促进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适应于全媒体时代复合型人才。

(三)滁州学院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发展情况

滁州学院传媒工作室均依托于创新创业项目,以校园为平台,借助校内导师专业化资源,创立工作室进行发展。目前做出成效的工作室分别为“魔方格工作室”“DoIt短视频工作室”“根号五工作室”“晴天工作室”。以下为四个工作室的具体模式发展状况,并以此进行研究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发展问题与发展策略。

1.魔方格工作室主要以影楼模式为主。其主要业务以个性写真、毕业照和生活照为主,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要载体,开展高端个性化拍摄服务。

2.DoIt 短视频工作室主要以制作短视频为主。以校园为依托,在滁州市等高校内开展毕业跟拍、社会调查、街头访问、社团活动等业务,同时承接百度、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自媒体平台的视频制作业务和自己专业化自制视频。

3.根号五工作室和晴天工作室,前者倾向于校内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定制拍摄以及网站创意视频投稿运营,后者更倾向于校外大众化的个人写真、婚庆跟拍和广告宣传片拍摄。

二、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论文研究首先基于校内工作室现况,制作出一份调研问卷用来收集相关数据,为工作室的项目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下是关于“工作室发展出现的问题”调研数据。

本论文深入采访了四位工作室创始人、六位工作室成员、两位相关指导老师,以及当地传媒公司的内容总监,同时发放调研问卷用来收集数据,为工作室的项目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得出以下三个关于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校扶持力度较小,硬件设备落后,创业专业性指导欠佳。这里指的扶持小倾向于资金扶持力度小,工作室初期建立于运营全靠工作室成员本身负担太重,前期没有较充裕的资金是难以真正运转,其次摄影设备停留在老式阶段,学生用来专业拍摄,尚且不够,往往是工作室成员自掏腰包购买新设备,再者针对工作室运营和技术指导较少,前期学生在创业明细和报销细节操作不明确,存在漏洞,以及专业拍摄方面缺少技术性指导,因而导致学生在后期制作方面耗时多。

(二)工作室成员坚持度不高,团队协调困难。工作室成员前期因技术不熟练,导致占用时间多,出现工作室剪辑任务繁重,酬劳低,与客户沟通困难的问题。也容易降低成员的工作热情,产生成员之间协调困难的障碍。工作室成员未经社会锻炼,自身见识面较窄,与实际社会存在一定的脱钩。

(三)工作室自身软件与硬件不齐全。软件指的是化妆技术不高、服饰种类与数量稀少、拍摄创意与手法不新颖、成员自身见识较窄等,因而出现设计缺乏灵动感和美学,视觉效果低的问题。硬件指的是资金投入低、设备落后且数量少、客户群体固定流通性小、市场范围小等,出现工作室前期和中期客户少、收入低,难以运营的情况。

三、高校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发展策略

(一)学校资源与平台利用率最大化

积极争取校领导支持与扶持。在已有场地与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加大更多的项目扶持力度,更好地贯彻与落实应用型学校的定位。比如学校能够投入更多的创业初始资金;设置传媒类摄影设备以供专项扶持,尤其是传媒学院;能够对创业学生与团队进行系统性地技术和专业指导。

合理利用学校宣传栏目与平台。高校社团生活丰富多彩,传媒工作室应积极利用社团或校内大事活动,抓住校内客户群体,同时学校的官Q、公众号、创业板块适当给予空间引荐,使得传媒工作室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与创意手段进行宣传与打开知名度。

依托项目,获取更多的校外与校企客源。工作室成立初期,在运营和寻找客源方面很不成熟,学校应该尽量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合理推进校内传媒工作室与校外正规媒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交流与对接适量项目,帮扶传媒工作室更快地成长。

(二)创意型、技术型、服务型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创新拍摄理念及想法,增强拍摄手法。加强创意设计,做到创意新颖,原创有特色,拍摄风格多样且大众化。创新推出新颖宣传方式,优化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小红书、抖音等成品。并且推出极具创意的私人定制的个性系列,价格优惠,容易打开市场。

注重技术创新和提高专业能力。传媒工作室自身应培养技术人才、定时接受技术培训与指导、多发掘创意性、专业性拍摄,给人更好体验感。尤其是后期剪辑和修图调色,个人审美观显得格外重要。

创新服务形式,提供介绍和预约服务。服务态度与质量好,能够满足用户的拍摄体验,能偶积累用户好感度和工作室口碑,甚至可以进行二次拍摄与客户之间推荐拍摄。

图1 您认为大学生传媒工作室创业的支撑点是什么?

(三)与时代接轨,多种新媒体运营模式

采用新媒体内容运营模式,进行内容创意宣传。创建工作室专用账户,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直播等新媒体社交软件中,发布工作内容与教程和拍摄成果,吸引用户,积累粉丝,扩展业务。无论哪一种模式,其内容需新颖有创意,拍摄质量与技术需专业,这样能够在众多视频和内容脱颖而出。

合理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内容运营。每一次的内容运营,都要对数据分析,通过浏览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明细数据,精准定位,不断尝试和总结数据,进行内容运营,从而增强用户黏性和互动性。

(四)立足校园与新媒体,创新多种营销模式

多种价格促销方式,促进引流和推广。图2 调研数据显示,物美价廉,多多优惠可以引流,多进行价格促销活动,价格符合学生预期,能够满足学生拍摄需求,站稳校园,扩大优势,逐渐发展成型,获得经济效益。

跟踪热点,提高内容热度,打开知名度。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消息的爆炸和新颖性能够更快地抓住用户的观看欲望,跟踪热度,在工作室自媒体社交平台进行内容营销,很容易打开信息市场,获取用户和粉丝基础,前提是内容质量有保证。

采纳多种模式进行主题宣传,吸引消群体。善于运用多种模式进行主题营销,打开市场和积累粉丝基础。比如网红打卡模式、公益模式、赞助模式、节日促销模式、社团活动模式等,这些模式只是一个内容运营的跳板和工具,切不可关注点放在营销而忽视了质量。

图2 您更倾向于哪种促销方式?

(五)工作室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核心精神。团队齐心协力是核心,发挥各个长处。一个良好的团队组织与和谐的环境氛围,能够更好地协调成员之间的优劣势,促进团队的整体发展。

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核心文化。导师制工作室更适用于传媒工作室的初期发展,后期更倾向于团队自身磨合形成的管理模式。前者对于工作室的筑基起着重要作用,后者团队磨合和合作更能够促进工作室走得更远。

找准工作室定位、确定市场主体。工作室的工作内容、消费群体可以多样化,但工作室的核心必须精准定位,瞄准市场主体,才能够抓住最大受众的消费需求,同时工作室的运营要适用于大众化,寻求更多的受众群体。

扩展社会关系与人脉,扩大交际圈。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的来临,要求工作室需要拥有良好的粉丝基础和人脉。在此基础上进行社群运营和推广,才能更好地宣传和提高知名度。因而工作成员需要多参与人际活动和多种宣传手段,获取更多的受众与粉丝,扩大人际圈。

(六)教学、实习、创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理论学习打基础,教学实践试运行。学生初期跟随导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稳固专业理论,在导师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理论解决实际拍摄和剪辑问题,学以致用。

实习实践学真知,兴趣能力终确定。在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选择校外传媒公司进行短期实习[2],深入学习和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学习传媒公司的运营模式和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在此基础确定自身是否坚持走入传媒行业和是否坚定创业信念。

创业孵化做实事,走出校园终有成。有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在创业阶段就会少了很大阻力,管理和运营起来也相对轻松,更能够减少初期创业时间和人力成本,更好地推进传媒工作室的发展进程。工作室能够逐渐由普适营过渡到专业性,针对某一有优势、有潜力的项目着重发展,形成自己工作室的独特魅力。走出校园,也有自己工作室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