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CorelDRAW 的应用与实例讲解

2021-01-19符海团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逆时针顺时针实操

符海团

(澄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海南 澄迈 571900)

关键字:CorelDRAW 教学;教学模式;问题探究式教学

一、研究背景

在常规的CorelDRAW 教学中,传递-接受式、自学-指导式等教学模式被广泛于中职的课堂当中。传递-接受式在中职教育,特别是实训课程上普遍应用。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及一定的先知知识的储备,同时学生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使得整个课堂呈现的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考性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指导式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但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一定的学习基础才能把“学”运用好,但这过程缺乏问题情境的激发,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和有效信息的建构。因此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自主、独立、创新的CorelDRAW 图形设计人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法。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情境、外在条件的帮助下(如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提倡学习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为中心的过程。不仅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又提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这过程当中起到得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是被灌溉知识的对象。

结合CorelDRAW 教学,总的来讲,这里运用到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以问题为导向。问题的提出不仅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终点,教师根据实际提出问题,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激发思维发散,分析问题的本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结论去验证问题,达到学习是在不断重组、建构的目的。(二)协作探究。学生以小组形式组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设定对应的情境,提出相应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实操探究,总结出规律,并以小组形式发言。学生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使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另一方面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自主构建知识并不断升华习得的经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这个环节涉及到教师与学生角度的转换。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充当引导者,负责一步步由浅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设定,激发学生思考,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经过探究实操,发现并总结规律,解决学习重难点的同时发展能力。(三)评价与交流的多维性。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内部的交流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小组与小组间的总结性交流又促进学习成果的分享,加深知识意义构建的能力。再加上教师对小组成员及成员自我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在进行小组协作合作的过程中懂得自己在组内承担任务的重要性并且有利于建立小组协作的归属感。

三、结合CoreIDRAW 教学构建问题探究式教学流程

课前测试:我们可以通过app学习平台,例如蓝墨云,在课前进行知识点的测试,测试的内容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背景,考核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获取已有知识水平:通过课前测试,得到学生答题情况的汇总数据,这不仅是帮助教师考查学生对该课题内容的初步把握情况,而且对后期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的实施可提供很好的参考依据。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创设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生活实际,提出比学生原有认知水平高一阶的问题,激发学生重组已有的认知。

引出新知:在解决了上一级的问题之后,再提出与本课题相关但又高于上一级的问题,层层递进,由浅到难,激发学生的挑战性。

进阶性问题:在上诉问题之后,这时我们引出的问题要高于前两阶,而且要与本课题的的教学目标的知识点相关联,做好递进的铺垫。

重组新知:在了解了上诉问题的答案之后,激发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贯穿起来,为解决后续知识重组新的链接。

引出核心问题:经过层层递进之后,这时可以引出本课题的重难点,某个待解决的有规律性的问题,再重新回到最开始的情境问题,建立关联关系。

分组讨论合作:在创设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抛出实操任务单,让学生在小组内协作探究。

发现总结规律:以小组为形式,组长汇总小组内的实操成果,总结出规律。

分享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合作过程及发现的规律。

纠正与提升:各小组间进行点评,教师评价并布置具体案例巩固验证规律的真假性。

四、本模式在CoreIDRAW 教学中的实例应用

课题名称:调和工具---打造七彩效果(2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调和工具的含义。

2.熟记七色光谱的顺序。

3.找出调和工具中各类调和方向的规律。

(二)技能目标:

使用调和工具设计出具备七彩的层次感效果。

(三)情感目标:通过掌握调和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作热情及专研探索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顺时针、逆时针调和的规律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色彩,运用顺时针、逆时针调和打造对象的七彩效果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1.从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出发,学生对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概念有些含糊,调和工具需要借助顺时针和逆时针进行七彩调和效果的打造并不是选择任何色彩都可以实现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借助蓝墨云app 采用课前发布知识测试的方式统一收集学生的测试结果,从而明确学生整体上对“七色光”的颜色内容与顺序的了解情况。

2.采用动态图形象地演示时钟的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采用“七色光谱”的圆形分割图,形象直观地展示七色光的顺序表,同时每个分割的模块用相应颜色标示,为调和方向、调和颜色的选取提供模型支持。

3.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给学生设定对应的情境,提出相应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通过实操探究,填写学生实操登记单,从而总结出规律,加深学生对这次课重难点的习得。同时,把本节课习得的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案例设计,做好知识点与实际岗位的链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与专研刻苦的职业素养。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

学生登录“蓝墨云”app 完成七色光谱“课前预习”测试。

教师活动:1.发布试题,在平台观测学生答题情况。2.借助平台分析得出的数据,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对后面的课堂学习目标及教学策略有初步的确定。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提示下思考,在“蓝墨”app 上完成教师发布的测试题。

(二)创造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3min)

上节课学习了调和工具中的“直接调和”,那么直接调和是什么效果呢?

教学活动:1.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调和工具,现在大家知道什么是调和效果了。现在大家回想下彩虹是由哪几个颜色组成的?

2.提问:学习了调和工具中的直接调和,接下来我们要学习顺时针调和和逆时针调和,首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什么是顺时针和逆时针?它们分别能调和出什么样的色彩呢?如果我们需要设计例如彩虹七色光的效果,该怎么选择调和颜色?

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调和工具是两个对象之间发生的形状、颜色的逐渐变化。

2.思考:什么是顺指针和逆时针,彩虹的七色光谱包含哪几种颜色。

(三)引出新知,消除疑点(10min)

教学内容

1.调和方向

(1)顺指针

顺时针是指和钟表的转动方向一样的转动。

(2)逆时针

逆时针是指和钟表的转动方向相反的转动。

教师活动:1.给学生观看时钟转动的动态图片,提问学生时钟正常的转动方向是什么方向,并用箭头标出。

2.提问学生与时钟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时什么方向,并用箭头标出。

3.给学生播放“三菱镜发现彩虹实验"小视频,引导学生彩虹无处不在身边。

学生活动:

1.观看动态图片,明确时钟转动的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2.根据箭头指示方向明确与时钟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叫“逆时针”方向。

3.学生观看小视频,懂得七色光的由来,感受彩虹色彩的斑斓视觉效果。

(四)教师演示,剖析重点(12min)

教学内容:观察调和方向与七色光的关系

观察下列的七色光谱饼状图,分析调和方向与七色光的顺序有什么内在关系。

教师活动:用饼状图代表七色光的分布,按1 至7 的顺序排列分别代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里以红色1 和蓝色6 两种颜色为例,进行详细直观的解释顺时针与逆时针调和时所经过的颜色,并在CorelDRAW 软件中演示预测结果。

学生活动:通过饼状七色光图,在教师的带领下,理解顺时针、逆时针调和时所产生的颜色。

(五)提出核心问题,寻求解决方法(5min)

教师活动:问题1:如果想打造包含七色光的渐变调和,可以采用哪两组颜色?这些颜色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2.若是两组相邻的颜色,从高到低的顺序调和时,采用顺时针调和和逆时针调和分别是什么效果?反之,从低到高的顺序时,选择顺时针和逆时针调和又能产生什么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思考,分组讨论,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

(六)实验探究,寻找规律(15min)

教学内容:按班级人数,分成若干组,完成实操探究。以下实操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提示。

1.绘制椭圆,填充“橙色”,绘制矩形,填充“青色”,选择调和工具,步数选择“7”,方向选择“顺时针”复制椭圆和矩形,调和方向选择“逆时针”,对比两种调和效果,填写“学生实操登记单”。

2.绘制椭圆,选择填充“橙色”,绘制矩形,选择填充“红色”,选择调和工具,步数选择“7”,方向选择“顺时针”;复制椭圆和矩形,选择调和工具,方向变成“逆时针”。对比两种调和效果,填写“学生实操登记单”。

教师活动:教师根据分组情况,安排好每组成员的任务,有负责实操的同学,有负责填写登记单的同学及代表发言总结规律的同学。教师给予相应的提示,观察学生对照“学生实操登记单”完成实操探究。

学生活动:根据分组情况,每组成员按任务完成相应的工作,根据教师的指示,合作探究完成实操操作并完成“学生实操登记单”。

(七)总结评价,发现规律(10min)

教学内容:观察“学生实操登记单”的实操结果,总结出规律。

分组发言,包括每组的分工情况,所选择的颜色类型、调和的顺序与方向及产生的效果,并总结各组发现的规律。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实操过程,给予适当指导,启发学生对比实操结果,发现规律。

学生活动:根据实操登记的结果,组内讨论,得出规律,派代表准备发言,其他组员认真听取其他组员的发言,发言内容包括选取的调和颜色,采用的调和方向,及调和所产生的效果与发现的规律。

(八)教师点评,学生整改(10min)

教学内容:教师根据学生每组的分工完成情况,对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对存在失误的操作过程给予纠正,对整个实操过程进行边讲解边演示,得到教师实操结果单。

教师活动:点评每组内的分工完成情况,对配合和谐的小组进行表扬,对个别落后的组表达出期望,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同时对学生这次的实操过程进行有条理有讲解地演示,呼应重难点。

学生活动: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回顾自己的不足,做好登记,及时纠正,巩固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

(九)巩固与技能提升(15min)

教学内容:按照之前的分组情况,每位组员均要求完成七彩孔雀的设计。要求:每组成员需设计出不同色彩顺序调和的“孔雀”效果,每组至少提供三种。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对调和工具的理解与掌握,设计出自己认为最好看的“七彩孔雀”。并且对各自的作品进行阐述,指出自己的创意与不足。完成“蓝墨云”发布的任务“自评表”。

课后学习跟踪:通过APP 平台学生完成“学习效果验证”自测。

猜你喜欢

逆时针顺时针实操
师生安全实操培训的路径探索
公立医院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实操易错点分析
最后才吃梨
逆时针旋转的水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图形前线
为什么表的指针都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
心情不好
逆时针跑,还是顺时针跑?
逆时针跑,还是顺时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