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外语教学设计探索
——以The Shadowland of Dreams 为例

2021-01-19雷志平

魅力中国 2020年42期
关键词:梦想文本语言

雷志平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4)

一、课例背景

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 年教育部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更多地延伸到学生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道德修养等多维度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蕴含于语言。语言学习中处处彰显文化的特征。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听说读写译语言能力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感知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并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外语教学对于传播中国文化思想、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发挥着重要作用。

笔者所授的大学英语课程使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系列教材。该套教程以人文主义教育观为编写理念,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融入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中,内容丰富、主题新颖。全书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活动纳入人格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习得与人格发展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步提升。以第二册为例,该书主要选取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和说理性强的议论文,共分8 个单元,涉及和谐社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理想的追求、生命的珍爱、团结互助、逆境中成长、友善等多个主题;选取的文本既注重文章的经典性和普适性,又兼有篇章的时代性和大众关注度。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梦想的阴暗之地》The Shadowland of Dreams 是《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版)第三单元Text A 学习内容。该篇作者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Alex Haley。在这篇记叙文中,作者详细记录了自己如何从穷困潦倒、默默无闻、周围诱惑遍布的经历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成名成家的人生经历。本课内容的学习,旨在告诉人们磨难与艰辛是实现梦想、完成人生目标的必经之地。告诫人们,要想梦想成真,就必须耐得住寂寞,要抵制住诱惑,坚持自己的信念,艰苦奋斗。

(二)学情分析

获得成功是每个青年人所期望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对于成功则更加向往。不少大学生通过尝试阅读成功学方面的书籍希望获得成功,往往把成功定义简单化、庸俗化。如果没有成为他人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歪曲的认识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渴望迅速成功的浮躁心理;过分崇尚金钱与权力的成功观;忽视失败与成功的辩证关系,缺乏对失败的包容;道德约束力不断弱化。”(引自张伟玲《浅析成功学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结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要因势利导,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大学生成功观教育,发挥成功学在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促进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Knowledge Aims:

1.牢记中国文化中关于成功的英文表述;

2.归纳总结成功的含义;

3.分析课文结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

4.熟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Ability Aims:

牢固掌握、灵活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目标Emotional Aims:

感悟奋斗与成功的关系,懂得有价值的人生就是努力与奋斗的一生,鼓励学生争做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有志之士。重点Key Points:理解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牢记重点句型和短语。

难点Difficult Points:通过学习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度过梦想的阴暗之地的。

三、教学设计

在《梦想的阴暗之地》The Shadowland of Dreams 文章中,非洲裔的美国黑人作家亚历克斯·哈利(1921-1992)回忆了他因为酷爱写作,不惧贫困,怀着坚定地信念,提升自我,最后成功实现梦想,成为一名作家的人生经历。全文共1277 字。如何将这个鲜活的文本生动有趣地讲给学生,引导学生领会成功道路的艰辛,是笔者一直思考的。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本课采用差异比较法,以问题“什么样的人是成功之人?”导入,将本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进行类比,层层分析、详细解读文本,最后小结部分回答导入时问题“什么样的人是成功之人?”进行收尾,总结全文,揭示主题: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持梦想的人。

整个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外语教学中,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学习中,让学生不仅掌握语言基本技能,而且更加深刻地感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回到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有价值的人。

(一)问题导入

1.Question 1

What are symbols of success in your opinion?

People regard (consider)......as symbols of success.

2.Question 2

What is a successful person like according to your understanding of success?

A successful person is the one who......

[设计意图]结合时代背景,创设情境,首先展示四幅图片,分别有抗疫英雄、优秀企业家、快递小哥、支教老师,提问学生“你想成为图片中这些人物中的哪一位?”,导入新课,迅速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哪些共同的特点?”,激发学生想说、乐说的强烈愿望,为后面的文本分析活动做好铺垫。

(二)文本解读

1.引导学生总结图片中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

2.概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

3.介绍课文作者及课文故事梗概。This text provides u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hardships of Alex Haley,in the process of being a writer.

4.分析课文:首先梳理唐僧取经故事中唐僧的目标、生活条件、诱惑、克服办法、自我提升等经历,接着对照课文,运用跳读和略读的阅读方法阅读文本,找到文中作者亚历克斯·哈利的对应人生经历,层层分析文章段落,同时理解相关的语言表达。

[设计意图]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读全篇,回答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段落布局,掌握长难句等重要语言点。

(三)课堂小结

总结故事,回归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感悟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持梦想的人。

课后思考题:联系中国伟大思想家孟子的《孟子·告子下》中相关表达,挖掘中西文化共通点,课下讨论“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或者有价值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在总结课文内容、重点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现实,结合专业特点,思考在未来的职场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工作者,在人生之路上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后记

本课以《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版)第三单元Text A The Shadowland of Dreams 为依托,以学生为本,尝试将中国经典故事对接文本阅读,解读文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唐僧取经故事分析课文的谋篇布局,思考作者的成功之路;引导学生领悟人生道路,深刻体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是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坚持梦想的人的课文主题。

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牢固掌握语言技能并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人,提高自学和思辨能力,实现将思政课所传递的教育目标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的每一个角落。然而,本课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应针对学情,进一步落实分层优化的教学设计,在遇到难点的时候,应多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最后,希望按照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们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们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梦想文本语言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语言是刀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梦想
梦想
我有我语言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
有趣的语言